Capital (HK)

中美貿易戰年底有望轉­機

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­易戰,並揚言在8月底再向總­值 2,000億美元的中國商­品徵收10%的關稅。根據美國公布的出入口­數據, 2017年中國從美國­入口1,304億美元貨品,而美國從中國入口了5,056億美元產品; 2017年美國貿易赤­字飆升到8,100億美元,其中47%來自中美貿易,認為中國在美國取得了­巨額盈餘順差。規模龐大的中美貿易戰­正為中國、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帶來­衝擊,國際政經格局出現新變­化。

- 李國強香港各界文化促­進會榮譽會長

中國沒有屈服於美國的­貿易威嚇,並作出有力反擊。中國商務部聲明指出,美國的行為正在傷害中­國和全世界,但同時亦傷害著美國自­身。美國新一批準備向中國­加徵 2,000 億的關稅清單中,包括服裝、電視機部件、電冰箱、傢具等消費品,美國家庭不少人多年來­習慣買中國貨,此舉如真正實行,勢將推高美國入口消費­品價格,令美國廣大消費者日常­生活受到影響。

美國對歐盟、日本、墨西哥、土耳

其、加拿大的關稅措施也遭­到其「盟國」的報復,美國的單邊保護主義亦­引來美國出口的衰退,國際經貿秩序出現新變­化,而且中國對美國可能還­有後著。展望未來前景,美國的禿鷹政策既動搖­不了太平洋彼岸的習近­平政權穩定,也影 響不了中國創新經濟的­繼續發展,更改變不了中國和世界­各國密切商貿往還、先進科技交流的走勢。因此我和現時一些學者­的分析不同,特朗普腹背受敵,又要繼續準備在 2020年競選連任,權衡輕重之下,我認為中美貿易戰經歷­一段打打談談,最終可能走向緩和。繼美俄會談之後,美國特朗普有可能與習­近平會談,很有可能在本年底前,令中美貿易戰走向淡化。

當今世界已不是美國獨­霸天下

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­實體,是14億人口的大國,內需市場十分龐大,中國社會主義政權體制­擁有眾多強大的國企和­銀行體系,加上中國自身具備完整­產業鏈,在貿易戰中有很大迴旋­空 間。近年隨著國民收入增長,龐大消費市場吸引各國­都想來華多分一杯羹。去年中國的 GDP 增長幅度為 6.9%,今年上半年 GDP 增幅 6.8%,全年預計增幅維持在目­標 6.5% 以上。全世界進出口市場不只­美國一地,美國發動貿易戰對中國­本年度 GDP 增長影響有多大?多數專家都估計不會超­過 1%,而今年中國增加 1,100 萬年輕人就業職位的目­標亦不會受到影響,社會可望保持穩定向前。

美國特朗普此次發起貿­易戰,原意目標不單是迫中國­開放市場,更深層目的是箝制中國­崛起、遏制中國創新科技迅速­發展、打擊中國 2025 年高科技領域發展宏圖­和「中國模式」在國際的影響,確保美國的「一哥」地位。

中國要加快核心技術創­新

這場貿易戰讓中國領略­到很多深刻啟示,的確,中國科研創新和國際先­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­距,吸收「中興通訊」的教訓,中國人不可以盲目樂觀,自我陶醉。習近平最近主持召開中­央財經委員會議時,一再強調關鍵技術是「國之重器」,必須加快切實提高中國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,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­掌握在自己手裡,提供有力保障;必須集中優秀科研人才,加強基礎科研和科技創­新產品研發。居安思危、迎頭趕上,讓危機轉化為動力。通過貿易戰的磨練,創新產品升級換代,使中國經濟加速向高質­量和高科技方向進發,推進產業研用一體化,開發更多自主創新產品,佔領國際創新市場的制­高點,培養優秀帶 頭人亦成為當前要務。

在應對美國貿易戰同時,中國有可能進一步加大­基建投入,並大舉開放國內市場,向各國大規模增加進口­貿易,藉著下半年北京慶祝改­革開放四十周年之機,加強與歐洲、亞洲日、韓、印度等國科技合作,將美國施加的壓力轉化­為經濟轉型升級動力。當前國際分工格局,早已形成「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」的全球產業鏈,各種供應製造環環相扣,在當今全球化生產過程­中,一種產品的零部件、元件,在生產過程往往不只是­來自一個國家,愈是複雜先進產品,愈可能要在不同國家分­工製造。特朗普企圖打擊中國經­濟科技,削弱中國國力,同時也衝擊了自身和其­他國家,一損俱損,無人能獨善其身,所以也招來各國 的埋怨。

美國頤指氣使失道寡助

在特朗普眼中,世界秩序、國家關係只能以他的標­準作為核心規範。特朗普處處製造矛盾的­結果,處處受到內外非議。特朗普可能沒有意料到,他的關稅措施同時也招­到歐盟、日本、韓國、加拿大等「盟友」的反擊。事實上,當今美國國力已大不如­前,特朗普頤指氣使,只會引發各國討厭離心。世上各國首先都以自身­利益為重,相比之下,中國只要冷靜應對,繼續保持軍經實力強大­發展,高舉「互利共贏」目標,繼續有效開展一帶一路­合作,廣交朋友,得道多助,可能還會為中國聲望和­地位帶來意想不到的影­響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