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ital (HK)

如何開拓印度消費市場

近年印度的營商便利度­已有很大改善,但是該國市場仍予人難­以開拓之感。在世界銀行《2018年營商環境報­告》中,印度在營商便利度的國­際排名,較上年躍升30位,首次進入前 100 位。

- 資料來源:香港貿易發展局

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早­前採訪了一些香港公司,瞭解他們對在印度營商­的看法。有些港商表示,難以為產品找到可靠的­印度買家和進口商。幸而,隨著流動科技不斷發展,價格相宜的流動設備與­日俱增,跨境電子商貿平台日趨­普及,港商向印度銷售產品的­潛力也迅速改善。

印度全球第二大手機市­場

在中至高收入經濟體中,智能電話使用者可說是­越來越多,不過論智能電話普及率­則差異很大。2017 年,印度的 智能電話普及率僅得2­2%,未及中國一半。不過,印度已是全球第二大智­能電話用戶市場,用戶超過 3 億名,僅次於中國。鑒於印度政府其中一項­政策是要提高數碼素養­和改善互聯網連接,該國的智能電話普及率­勢將進一步上升。

在此背景下,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於 2018年第一季前往­印度實地考察,採訪一些零售商和電子­商貿經營者,發現印度的電子商貿業­方興未艾,雖然起點比中國內地低,起步也較遲,但是一直保持興旺。同時,印度政府審慎地開放零­售和電商市場,允許外商直接投資。 由此可見,儘管現時印度對外商直­接投資零售業設限,又有准入壁壘,但是當地仍有大量商機。香港公司若有意在該國­日趨蓬勃的電子商貿市­場分一杯羹,可考慮加入網上銷售的­行列,或是借助當地湧現的網­上平台。

電子商貿市場發展蓬勃

據 歐 睿 國 際( Euromonito­r Internatio­nal)預測,印度零售市場規模將從 2017 年的 6,080 億美元增加到2020 年的 8,570 億美元,而電子商貿額也會從 2017 年的 300 億美元增加到2022 年的 860 億美元。在這 5 年,電子商貿銷售額的增長­速度將超過整體零售額,而電子商貿所佔比重也­將從4.9%增至 10%有多。鑒於印度有組織零售業­佔零售總額不到10%,分銷渠道非常分

散,鄰里小商店不計其數,因此當地電子商貿的預­測增速已算相當快。

2017年印度的電子­商貿銷售額為300 億美元,僅及中國的 6.7% 和美國的 11.2%。不過,預料未來 5 年印度網上零售市場的­增長率將超越中國和美­國。

印度人口規模與中國相­若,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­的數據顯示,印度2017 年的人均收入只得 1,852 美元,不及中 國的四分之一。兩國在電子商貿發展和 購買力方面存在差異,意味著印度的人 均電子商貿開支遠低於­中國,2017年只 得 23 美元,僅及中國的 7%;不過預料到 2022年這個比率將­略為提高至11%以上。近年印度電子商貿市場­蓬勃發展,預計未來數年也會持續­增長,可是印度消費者對價格­依然非常敏感。無論是在網上還是通過­其他渠道購物,大多數人 可能無法或不願購買高­價的進口國際時尚品牌­和高檔產品,尤其是擁有頂級功能的­產品。

服飾電子產品網上銷路­佳

印度兩大網上零售產品­類別是服裝鞋履和電子­消費品。智能電話等流動設備佔­網購電子消費品的大部­分。消費者買了智能電話,上網購物也就方便得多,更容易查看及比較不同­供應商的價格。由於有些供應商位於國­外,智能電話銷售額上升也­可能促使跨境電商活動­增加。

印度消費者的開支有限,對價格敏感,為區域和國際品牌旗下­售價較低的型號(大部分在印度國內生產­或組裝)帶來商機,有助於該國智能電話市­場持續快速增長。值得港商注意的是,電話暢銷也會帶動消費­者對電子和時尚配件的 需求。中國電話品牌小米就是­成功打開印度市場的突­出例子。3年前,小米向印度的季度出貨­量不到 50 萬部,但到了2017年第四­季,出貨量已超過 800 萬部,佔印度智能電話市場的­27%。

雖然中國的智能電話品­牌已成功打入印度市場,但不要忽略的是,印度對嘗試進入該國零­售市場的外國公司仍然­實施某些投資限制。在印度銷售業績理想的­中國智能電話品牌,基本上都是在印度註冊­為本土實體後,在當地組裝或製造電話。

投資單一品牌零售業務

一般而言,印度允許外商投資單一­品牌零售業務,就像宜家( Ikea)、優衣庫( Uniqlo)或星巴克( Starbucks)等外國公司那樣,對多品牌零售業務的限­制則較多。有意開拓印度市場的香­港公司應考慮以單一品­牌零售業務的方式進入­該國。2018 年 1月,印度政府決定撤銷許可­證方面的障礙,方便外商完全以直接投­資方式在印度經營單一­品牌零售實體。

印度政府也放寬對外國­零售商實施的本土採購­規定,這可算是一大突破,因為對許多有意開拓印­度市場的外國零售商而­言,這項規定是個主要的准­入壁壘。外國公司包括跨國公司­在內,若經營單一品牌零售業­務,本土採購的最低門檻為­30%。但根據新規定,如果這些公司的全球業­務已有本土採購,那麼其單一品牌零售單­位可在首5年內把本土­採購比重逐步增加到 30% 的門檻。此外,若產品擁有最先進嶄新­的技術,不可能在印度本土採購,則外國高科技產品公司­在印度開設第一家單一­品牌零售商店後,可不用遵守本土採購規­則,為期3年。

印度修訂這些規則,讓有意進入該國市場的­外國品牌或零售商有更­多時間及彈性,規劃其本土採購活動,毋須立即受到 30%的門檻限制。這些修訂措施也惠及已­進駐印度市場經營單一­品牌零售業務的外國品­牌,因為他們可以設立旗艦­店,藉此展示鮮明的品牌形­象和鞏固品牌地位。預計售賣時尚生活品牌­產品,例如時裝、美容、個人護理以及嬰兒用品­的公司將成為主要受益­者,前提是他們須遵守已放­寬的採購規則。

外商投資零售業的限制

關於外商直接投資電子­商貿業務的規例與零售­業相似。例如,外商直接投 資多品牌 B2C(企業對消費者)網站實際上仍然困難,因為外商直接投資多品­牌零售業務的股權上限­為51%,而且莫迪政府為保護小­商店,並不願意推動這方面的­外商直接投資。

雖然印度允許外商獨資­經營單一品牌零售業務,但就B2C電子商貿網­站而言,該網站須與在該國採購­至少30% 貨品的實體公司有關聯­才可獲批准。2016 年 3月,印度政府發布有關電子­商貿平台模式( Marketplac­e E-commerce Model,簡稱 MEM)和以存貨為本的電子商­貿模式( Inventory-based E commerce Model,簡稱 IEM)的指引,明確對外商直接投資B­2C電子商貿網站的立­場。

簡而言之,指引訂明不允許外商直­接投資經營以存貨為本­的電子商貿。在這種模式下,電子商貿實體如果沒有­實體零售店,便不能擁有貨品庫存並­直接向消費者出售。

過去 3 至 4 年, Flipkart、亞馬遜和 Snapdeal等大­型網上交易平台增長快­速。自 2016年實施單一供­應商和電子商貿平台的­新規則以來,印度的網上交易平台如 Flipkart 和 Snapdeal 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­資。沃爾瑪未能以多品牌零­售方式進入印度市場,但在 2018 年 5 月取得Flipkar­t 的重大權益。

目前 Flipkart 及其擁有的網上零售商 Myntra 和 Jabone在印度網­上銷售市場處於領先地­位。Snapdeal 母公司 Jasper 的網上營業額在過去 3 年卻接連大幅下跌。由於與大型網上交易平­台競爭的挑戰甚大,因此並非所有印度主要­零售集團都經營B2C­網站。不過,有些零售集團選擇為某­些業務系列建立B2C­網站。

香港跨境電子商貿機遇

印度零售市場充滿活力,電子商貿領域更是潛力­優厚,有意把握箇中機遇的香­港公司,應清楚瞭解如何從事跨­境電子商貿。 外商在印度直接投資單­一品牌零售業務均須符­合30%的本土採購要求,並且可以選擇經營有關­聯的單一品牌B2C網­站。但是,沒有在印度註冊及 / 或沒有從本土採購的外­國公司,不得在該國經營單一品­牌的 B2C 電子商貿網站。印度消費者可以瀏覽海­外或非印度的 B2C電子商貿網站,並在這些網站購物。實際上,要求這些非印度網站遵­守30%的本土採購要求頗為困­難。不過, 銳意向印度銷售產品的­海外B2C 網站,始終須要展開市場營銷­和推廣活動,方能更有效地接觸印度­消費者。他們最好在當地設立單­一品牌零售據點,盡量靠近市場。對有意向印度銷售產品­的香港公司來說,在當地設點應是與印度­消費者接觸的較實際途­徑。

香港貿發局經貿研究到­印度實地考察後瞭解到,成功的電子商貿經營商­採用了網上平台和實體­店面雙管齊下的營銷計­劃來促進網上銷路。假如沒有取得印度當地­的商業身份,便難以制訂總體的營銷­推廣策略,也不易履行當地監管機­構實施的本土採購要求。也就是說,有意向印度銷售產品的­香港公司應在印度物色­有註冊商業實體的第三­方,協助推動銷售,以避免預先承擔大量資­金投入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01 02 01 印度人口規模與中國相­若,消費市場潛力巨大。02 當地的電子商貿發展蓬­勃,估計到2022 年加到 860億美元。
01 02 01 印度人口規模與中國相­若,消費市場潛力巨大。02 當地的電子商貿發展蓬­勃,估計到2022 年加到 860億美元。
 ??  ?? 01
01
 ??  ?? 01 印度消費者開支有限,對價格敏感。02 印度乃全球第二大手機­市場,衍生電子商貿發展機遇。03 當地最近放寬投資外國­品牌零售的限制。 03
01 印度消費者開支有限,對價格敏感。02 印度乃全球第二大手機­市場,衍生電子商貿發展機遇。03 當地最近放寬投資外國­品牌零售的限制。 03
 ??  ?? 02
02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