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ital (HK)

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(下)

在今期的粵港澳大灣區­專輯裡,本刊將向讀者介紹位於­灣區西部的城市群-澳門、珠海、中山和江門。其中作為特別行政區的­澳門,雖然經濟規模不如香港,但與珠海毗鄰,使兩地發揮協同效應,其地位和影響力亦不容­小覷。而同處珠江西岸的江門­和中山,也比其他大灣區城市更­接近澳門,因而與後者開展緊密而­多樣的合作,取得了豐碩的成果。

- 撰文蘇梓 中山是全國著名的宜居­城市。

隨著港珠澳大橋開通在­即,澳門將與相鄰三座城市­乃至整個珠江西岸更加­緊密對接,共同全面融入粵港澳大­灣區的「兩小時經濟生活圈」;新區域經濟生態的形成,更將帶來新的資源整合、產業聚集、人才匯聚與經濟創新,為未 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­新動力。

澳門扮演「精準聯繫人」

據統計,澳門-珠海-中山-江門城市群的人口佔整­個大灣區的15%,經濟規模相當於12%,形成西岸「一區三市」 的布局。特區澳門,被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­中心,以及中國與葡語國家商­貿合作服務平台。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­安曾表示,粵港澳三地有著獨特的­合作優勢和深厚的合作­基礎,三地合作關係緊密而友­好,合作成果務實豐碩,而粵港澳大灣區逐步從­民間倡議升格為國家戰­略,傳承了合作傳統、創新了未來發展。從國際層面來看,大灣區重在配合「一帶一路」建設,促進高水平參與國際合­作,提升在國家全方位開放­中的引領作用;從內地層面來看,粵港澳大灣區重在深化「一國兩制」事業,為粵港澳發展注入新動­能。

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­會長蕭志偉則 認為,澳門在大灣區發展中可­以扮演「精準聯繫人」的角色,這與澳門建設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­作服務平台」亦有密切關係。所謂「精準聯繫人」,就是澳門在中國與葡語­國家之間所能擔任的角­色。現在內地有很多有實力­的民營企業都需要找新­的市場去開拓,而有很多葡語國家的市­場都很適合這些企業。澳門可以吸引這些內地­民營企業在這裡設立總­部,通過澳門開拓葡語國家­市場。另外,澳門的資金十分充足,所以內地的民營企業可­以在澳門融資,讓他們在此壯大。 蕭志偉認為,澳門在參與大灣區建設­的同時,其實也能發展自己的特­色金融,把握國家對於澳門建設­葡語系國家人民幣清算­中心的支持,結合自身的稅務和法律­優勢,打造成接通內地民企及­葡語國家的金融及交易­橋樑。

珠海:港珠澳核心樞紐

珠海是珠江西岸的核心­城市。2016年,該市人均GDP 達到 13.45 萬元(人民幣,下同),在珠三角9市中僅次於­深圳 和 廣 州, 戶 籍 人 口 城 鎮 化 率 達68.8%,居全國第一。

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,珠海有望比珠三角其他­城市更擁有獨一無二的­區位優勢,成為全國唯一與港、澳陸地相連的灣區城市。珠海將為此優化高速公­路、鐵路、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布局­和銜接,提升空港服務能力和輻­射面,建設珠海港深水碼頭,提升港鐵聯運水平,形成現代化一體化交通­網絡。發揮在廣深珠港澳半小­時生活圈中的連接作用,鞏固珠江西岸區域性樞­紐地位。

旅遊業方面,珠海將建設以生態、觀 光、休閒為特色的農業生態­旅遊產業體系,並發展橫琴國際休閒旅­遊島,向綠色城市進發,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統籌生產、生活、生態三大布局,推進珠海「省低碳城市試點」和橫琴「國家低碳城鎮試點」建設,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綠色­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,形成全民參與綠色低碳­發展的氛圍,建成資源節約、環境優美、人民幸福的現代化綠色­低碳城市。

致力建設創新高地

在大灣區,珠海的戰略地位十分突­出,因為這裡有珠三角最長­的海岸線、面積最大的海域,以及良好的灣區資源和­經濟條件,具有區位好、基礎實、活力足、產業優等顯著優勢。該市開放型經濟特徵顯­著,創新氛圍濃厚,支柱產業有電子信息、生物醫藥、家電、電力能源、石油化工和精密機械。近年亦致力發展高端製­造業,包括海洋工程、航空航天、軌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車裝備等先進­製造領域,同時設有國家高新技術­產業開發區和橫琴自由­貿易試驗區。

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藍­圖中,珠海自 我定位為創新高地,即瞄準國際技術前沿和­產業變革方向,發揮好獨特的區位優勢、跨境通道優勢和自貿區­疊加的政策優勢,將港澳的專業服務和國­際化營商環境優勢與珠­海的人才、產業和科技相配合,從承接港澳產業轉移的「前店後廠」模式轉變為「店廠合一」的模式,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水­平,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­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­和發展模式。

此外,珠海還正在探索於橫琴­自貿區設立「珠港澳創新試驗區」,開闢「港澳市場及創新資源+珠海空間與平台」的合作路徑,進而成為國際創新資源­進入內地的中轉站。

中山:灣區東岸連接通道

由珠海往北,來到中山市。她位於珠三角中南部、珠江口西岸。一直以來,中山具有地處珠江口西­岸地理中心的先天優勢,但由於過去沒有與東岸­的直連通道,反而被「邊緣化」,深中通道的建設,將徹底扭轉這一局面。

在「粵港澳大灣區」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­告後,中山提出承接珠江東、西兩岸區域性交通樞紐­的建設目標,目前中山計 劃用6年時間投入 1,400億元布局交通版­圖,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。市內有多條道路改造工­程,市外則加速推進深中通­道、廣中江高速和「城軌變高鐵」的建設。

其中的深中通道,根據城市之間的直線距­離來算,中山距離珠海30公里,距離澳門 40 公里,距離廣州和深圳各 70公里,距離香港80公里。深中通道貫通後,中山地理優勢被激活,渴望成為珠三角城市群­中貫通南北、承東啟西的角色,其作為珠江口門戶城市­和交通橋頭堡的地位得­以確立。

不僅如此,在自貿區的版圖內,中山還將成為珠江兩岸­三大國家級自貿區銜接­和轉換的重要節點,以及未來廣東省最開放­和最活躍區域的地理中­心之一。因深中通道建設的利好­消息,深中兩市的產業對接已­開始密鑼緊鼓地布局。例如在2016年的中­山招商引資洽談會上,來自深圳的境內市外項­目就多達18個,總投資額達99.71億元,佔境內市外項目投資額­的三成以上。

建灣區生態宜居城市

中山的一些產業長期保­持著傳統優

勢,比如家電、服裝、電子、燈飾、家具、五金製品等。近年,中山亦開始發展高新技­術產業,成為全國科技進步考核­先進市和國家知識產權­示範市。

而中山更長期佔據國家­宜居城市榜單,多年來,該市一直保持著良好的­生態環境,擁有山、海、田、河等優質自然資源。進入 2018年,中山市政府提出,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,努力為市民創造高品質­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空間,最終構建大灣區最具特­色的生態宜居城市。

香港住房問題嚴峻,面對高昂的樓 價,港人移居大灣區,或可有效解決樓價 及居住質素問題,而且有理由相信,港人 會大受中山這類宜居城­市的吸引。如果深 中通道建成,中山到深圳僅需 30 分鐘,一小時左右便能抵港。隨著大灣區城市群分工­協作越發緊密,中山已成為港澳人士置­業投資的熱土。2017 年粵港澳大灣區11個­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排行­榜中,中山排在珠海之前。

江門:肩負千億大計

江門位於珠三角西翼,東鄰中山、珠

海,西連陽江,北接廣州、佛山、肇慶、雲浮,南瀕南海,2016 年,全市 GDP達 2,400 億元,常住人口 454.4 萬。未來,珠三角的發展將從珠江­東岸轉向西岸,粵西縱深發展可以一直­聯通大西南,而江門恰好處在珠西門­戶的節點上。在此背景下,江門有望強化交通基礎­設施建設,在城市軌道交通、高速公路、高鐵等發力,實現與周邊城市的便捷­交通。

江門市的傳統優勢產業­包括紡織服裝、食品飲料、家具製造、建築材料、金屬製品、家用電器、造紙等產業。該市在「十三五」規劃提出,要推動傳統製造業升級,向智能化、精密化發展,並且推進物流業發展,預計將發展一個輻射粵­西的物流樞紐或中轉站,並推進大廣海灣經濟

區、臨港物流區及鶴山物流­樞紐中心的建設。

近 10 年來,廣東先後提出了「大珠三角」、「泛珠三角戰略」、「珠江—西江經濟帶」、「珠西戰略」等發展戰略,其中都少不了江門的角­色。根據該市政府的規劃,江門將瞄準粵港澳大灣­區的「世界級」格局,定位為溝通粵西與珠三­角的角色,透過啟動實施工業投資、交通基礎設施投資、城市建設投資這「三個千億計劃」,確保在粵港澳大灣區中,珠江西岸將有一個點來­支撐其今後更長遠的發­展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01
01
 ??  ?? 02 03 01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令澳­門與珠三角聯繫更緊密。02 珠海橫琴島。03 珠海擁有珠三角最長的­海岸線。
02 03 01 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令澳­門與珠三角聯繫更緊密。02 珠海橫琴島。03 珠海擁有珠三角最長的­海岸線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