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ital (HK)

丹麥靈北潘淑嫺關注大­腦健康推動正確用藥

現今都市流行的抑鬱症、腦退化症、認知障礙症等個案與日­俱增,不少患者需要藥物治療­和行為治療,才有望走出陰霾,重獲健康。來自丹麥的靈北大藥廠( Lundbeck)有過百年歷史,一直專注腦神經科藥物­的研發,其香港區總經理潘淑嫺­女士( Patty Poon)加入公司有18年,多年來致力教育市民大­眾認識各種腦部疾病,關注大腦健康,灌輸正確預防及用藥知­識,而在醫學界方面,投放充足資源支持醫護­人員持續進修、教育、培訓和專科會議。

- 撰文 葉永成、余美玉 | 攝影 張展銳、鄺銘漢

抑鬱症不是難治的病,早期醫治的效果很好,愈早求醫就愈快復原。

所謂「病向淺中醫」,道理人盡皆知,惟面對傷風感冒,我們會馬上求醫服藥,然而,為何腦部出毛病時,患者大多鼓不起勇氣求­醫,甚或拒絕藥物治療 ?潘淑嫺指出,當身體器官出現毛病,大部分人懂得馬上看醫­生,可是面對腦部疾病帶來­的情緒問題,卻十分忌諱,更因逃避面對而延誤病­情。情緒病其實十分普遍,不應被標籤,及早求醫接受合適的治­療才是上策。

所謂壓力,有一些來自個人,亦有一些來自外間的,例如學習與功課壓力、工作壓力、經濟壓力、家庭壓力、感情壓力及群眾壓力等,都是誘發抑鬱症等精神­疾患的主因。她說,隨著社會變遷,壓力引致的情緒問題,勢必更加普遍,對精神科及相關服務的­需求也會隨之增加。

腦科病患持續增加

「腦是一個非常精細而重­要的器官,主宰全身,近年患情緒病的人數持­續攀升,自殺的不幸個案也有很­多報導;人口老化、認知障礙症的病發率亦­不斷增加。可惜的是,相對於心臟、血管、肝臟、肺和其他器官,大部分市民對腦部的認­識和關注比較少。」

「香港雖然是一個國際大­都市,但社會的文化對腦精神­疾病仍然抱著很大的避­諱和誤解。幾套描述暴力傷人的電­影,足以令社會混淆了重症­精神病與抑鬱症,令社會大眾將情緒病標­籤化和產生誤解。因為標籤問題,大眾常以為患有腦部疾­病的人士,工作能力、情商,甚至智慧都有問題,還以為此症是與性格強­弱有關,強者不會患情緒病,只有弱者才會患上,因而對接受治療產生忌­諱。其實人腦一如其他器官,也會生病,也要治療,因此我們應摒棄患病就­是弱者的錯誤觀念,積極及早求醫。而現今藥物科研先進安­全,只要接受適當治療,康復的機會很大。」

關注腦健康從教育開始

為了讓大眾更注重腦健­康,這十多年來,潘淑嫺與她的團隊從多­方面著手,在香港進行教育推廣工­作。首先,他們從醫護人員入手,尤其是前線的基層醫生­和家庭醫生,安排他們參加精神科藥­理課程,更邀請部分醫生遠赴丹­麥,參加丹麥靈北學院( Lundbeck Institute)培訓和研習。除了安排本港醫生外出­研習,亦從歐美邀請最有代表­性的權威醫學教授來港­與專科醫生安排深造課­程和學術交流,並舉辦證書課程培訓普­通科醫生,令他們對情緒病有更深­入的了解,有助他們於日常診症時,及時發現患者背後可能­隱藏的情緒問題,而作出適當的治療或轉­介到精神科專科,令患者及時得到最恰當­的治療。

「研究及臨床均顯示,有些患者的臨床並非單­純的『唔開心』,而是出現疲倦、精神無法集中、睡眠質素不佳等,又有些難以找到原因的­軀體病徵,例如腸胃、皮膚及心臟等不適,或身體某部分有些痛症;但其實種種症狀,都顯示了背後或是情緒­病作怪,若延誤診治,病情有可能加劇和惡化,而患者的家人、生活及工作都可能受到­影響。所以,經常接觸市民的基層醫­生,可扮演及早發現病情或­轉介到專科醫生處理的­角色,舉足輕重。」

合作夥伴

多年來,與丹麥靈北合作的機構­眾多,包括有香港醫學會、香港家庭醫學學院、香港生物精神科醫學會、香港醫 學組織聯會、香港老人科醫學會、香港西醫工會、腦學科研學會、雙相情緒學會、香港執業精神科醫生協­會、香港腦科學會、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、賽馬會耆智園、香港柏金遜症會、與抑鬱共舞協會、心晴行動慈善基金及新­界西私家醫生網絡,一同舉辦或贊助多項課­程,以培圳醫務人員及推廣­精神健康。

深入淺出講解情緒病

至於普羅市民教育方面,早在數年前,潘淑嫺便想到利用現今­非常流行的微電影和網­上短片,去推廣關注情緒病健康。因此,丹麥靈北於過去 4 年間,先後贊助了腦學科研學­會拍攝微電影《沿途有你》及《沿途有你2》,邀請到影視紅星張可頤­擔任微電影主角及健康­情緒大使,並由著名導演及編劇阮­繼志教授負責編劇、執導及監製,加州大學榮休教授鄧兆­華及精神科專科醫生王­明爍擔任顧問。

第一輯《沿途有你》講述患有躁鬱情緒病的­女主角 Sharon 的故事,帶出即使在事業上有多­成功,也可能被情緒病侵襲,反映該病並非只會發生­在窮困或失敗的人身上。作為患者的身邊人,必須有正確的認識,才能鼓勵她勇敢踏出一­步,尋求醫生的診斷。

第二輯《沿途有你 2》,故事延續了上集的情節­與角色,主角現身說法講述正確­用藥的重要性,再配合適當的行為治療,病人便可重獲健康,活出美麗人生,甚至幫助其他受情緒病­問題困擾的人士。除微電影外,張可頤也在各種社交媒­體針對不同職業作醫生­專訪報道(「可頤會客室」),讓市民了解不同身份和­職業人士都有可能受到­情緒病的困擾。

潘淑嫺表示,「希望藉着電影的感染力,讓大家更了解情緒健康­的重要性,而兩套微電影都可以在­社交媒體Youtub­e上搜尋得到(連結: https:// goo. gl/ y3vjan),市民可免費欣賞,亦會在香港生物精神醫­學會、雙相情緒學會等公開講­座上播放。」

公開講座「一票難求」

此外,丹麥靈北曾多次在中央­圖書館、科學館舉辦免費講座,每次請兩位專科醫生,講解腦神經疾病的症狀。潘淑嫺笑言,每次講座反應均十分踴­躍,可謂「一票難求」,即場提問環節亦十分熱­烈,即使講座完結後,市民仍然不願離開,把握時間向醫生討教。

她希望大眾明白的其中­一個事實是,「唔開心」與抑鬱症是兩回事,前者不一定需要求醫,後者必須求醫服藥。「以為對抑鬱症的病人說『睇開啲』、『不如去旅行散散心』,就可以解決病情,其實是錯誤的。患者必須求醫服藥。抑鬱症其實是腦部毛病,某些神經傳遞物質失了­平衡,例如多巴鞍、血清素、去甲腎上腺素等,須透過服藥可以加以調­節。」

至於如何去分辨,究竟是「唔開心」

抑或患上抑鬱症 ? 她說,患者若常常感覺到疲倦、不能集中精神、對平日的嗜好失去興趣­等,亦會出現暴食或厭食的­兩極情況,便應立即求醫。「患者往往會晚上失眠,令白天沒精神,工作沒效率,要同事分擔工作,影響與上司及同事的相­處,不能達致工作要求,因而不斷轉工,新工作又做不長久;至於家庭方面,與家人及配偶相處出現­問題,雙方關係轉差,嚴重會導致婚姻破裂,妨礙子女正常成長。在惡性循環下,患者失敗感愈來愈重,到後期就會躲起來不願­見人,假如一直不求醫,病情轉差,嚴重者甚至需住院,或有自殺念頭。事實上,抑鬱症不是難治的病,早期介入治療的話,效果很好,簡單來說,愈早求醫,便能愈快復原。」

藥物研發經多重測試

坊間不時有指服用腦神­經科藥物「有害」、「導致上癮」、「有好多副作用」等,導致部分患者用藥一段­時間後,見情況稍有好轉,便馬上自行停藥,未有完成餘下療程。其實,治療情緒病的藥物原理­是讓患病的腦細胞得以­康復,如果中途停藥,未達到療程所需,病情可能反彈,腦細胞會再次萎縮,有機會引致病發。所以患者好轉後,仍要依從醫生指示繼續­服藥,以鞏固療效。十多年前,臨床經驗一般建議情緒­病人的藥物療程需維持­約 2 至 6 個月,但世界衛生組織 最新的建議是6 至 12個月,進一步減少復發機會。

她續指,「新一代的情緒病藥物經­過多重反覆臨床試驗、累積多年醫生實際應用­經驗,已在全球許多先進國家­採用多年,服藥後康復的病患者數­以億計,安全性已獲保障。至於坊間誤傳會食上癮,其實只要細心一想,既然病人隨時能停藥,試問又何來上癮?」

一款藥物從研發成功到­推出市場,可分為三個階段,動輒需時十多年。在藥物研發過程中,需要反覆測試其效用與­安全性等,所投入的資金龐大,2015年數據顯示,新藥研發需耗資 26 億美元。即使如此,丹麥靈北仍然堅持專注­腦神經科藥物發展多年,可見其重視科研的精神。潘淑嫺說,公司會將收入的70%撥予丹麥靈北基金會( Lundbeck Foundation),該基金會負責藥物的長­期研發與臨牀實驗,投入大量資金和人才,奠定了丹麥靈北在腦學­科研及藥品發展方面的­領導地位。

教授醫生藝人協力推廣

多年來,潘淑嫻代表丹麥靈北藥­廠,一直竭力與本地及國際­醫學界聯手合作,定期舉辦學術會議、研討會、證書課程及公開講座,以推廣精神健康教育,其熱心與積極的工作精­神,亦令她與不少醫生及學­術界菁英結為好友。

腦學科研學會總裁鄧兆­華教授表示, 在 15、16 年前,社會對腦科精神病認知­不足,許多家庭醫生並不熟悉­診斷及治理這個範疇的­病人。「我很欣賞 Patty (潘淑嫺)對公眾教育的熱誠,便開始合作在兩個層面­推動認識腦科疾病的普­及教育;一方面舉辦和提供教育­進修課程給家庭醫生和­專科醫生;另一方面是教育市民大­眾。」

雙極性情緒病、精神分裂症及重度抑鬱­症等,也能馬上作出轉介。他忠告患者不應試圖以­一己之力「克服」情緒病,應尋求醫生支援,而許多腦病,成因是腦部的荷爾蒙不­平衡,因此患者在求診後,應須依從指示長期服藥,切勿稍為覺得好轉便自­己停藥。他又以栽種植物為例指,若時而澆水施肥時而停­止,盆栽必然不美,同樣道理,患者服藥時服時停,腦神經的修復也不會圓­滿的。

香港生物精神科學會會­長王明爍說:「我在約 30 年前認識 Patty,當時我從事藥物研究工­作,而她就做藥物的市場推­廣。」他表示,後來有機會到丹麥哥本­哈根的靈北學院上課,在為期一周的課程裡,學習到各種最新的腦神­經科藥物知識,而學院介紹得準確全面,所提供的藥物資訊亦不­限於靈北所研發與生產­的,也旁及到其他各藥廠的­藥物,因此他認為靈北學院完­全獨立運作,不會左 右醫生的選擇。除此之外,此行亦讓他認識到來自­馬來西亞、韓國等地的醫生,加強了國際學術的交流­機會。

精神科專科曾繁光醫生­表示,「我早年仍在公立醫院工­作時,已認識 Patty,還記得她為了跟我見面,可以在醫院等了一天也­無怨言,從那時開始已覺得她是­一位非常勤力的人。」他又認同丹麥靈北在公­眾教育方面的貢獻,尤其是在家庭醫生層面,如何及早識別及治療情­緒病病人,相關教育是有需要持續­推廣,讓大眾逐漸消除對精神­健康疾病的忌諱與誤解。

香港大學社區精神學深­造文憑、家庭醫學名譽臨床助理­教授羅世安醫生表示,大約 10年前,在醫學會議進修課程中­認識 Patty,深感她是一個滿有熱誠、愛心、抱負的人。「Patty 所舉辦的一些講座、工作坊,增加了家庭醫生、專科醫生及公眾對精神­科疾病、診斷及治療的了解,而且有一點我想特別提­出的,是她從不會在活動中宣­傳及推廣自家藥廠的藥­物,也不會規限講者的演講­內容,只會集中講述病理及認­識腦科疾病的認知及診­斷方法,可見她真心推廣精神健­康。在推動科研及教育工作­方面, Patty也作出了重­大的貢獻,我知道其公司會將盈利­的固定比率撥作科研,並非只顧做生意。」羅世安醫生說,目前約有15%的港人有情緒病,可以說是很普遍,但在診斷及治療方面未­有全面正確的了解,以至未能及早發現,延緩治療,所以必須在這方面多花­功夫。他又強調,情緒病並非影響患者一­人,「例如某些人經常失眠、腰酸背痛、頭痛腳痛、腸胃問題等,即使經常性服藥也治療­無效,都可能和情緒病有關,倘若家庭醫生針對患者­病徵治療仍未能處理得­到,便有可能和情緒病有關,嚴重的就需要轉介精神­科專科醫生。」所以羅世安醫生很欣賞 Patty 跟一眾醫生,在推動精神健康教育方­面所作出的努力,令公眾對精神科

親力親為魄力過人

另外,周偉文醫生在丹麥靈北­專為精神科醫生而設的­研討會中認識 Patty,他回憶道:「十多年前,當時的香港大學精神學­系系主任鄧兆華教授舉­辦了全港首個精神科藥­理課程,我就是在這個課程中認­識 Patty,之後在靈北藥廠舉辦的­各種課程、本地及海外研討會都經­常碰面,最後她更邀請我加入香­港靈北學院,協助籌辦課程,更因此成為了好朋友。」周醫生又指, Patty 是一位很「貼地」的 上司,雖然身為藥廠的高層,卻毫無架子,許多事情也是親力親為。他印象最深 刻 的 一 次, 是 在 鄧 教 授 的 講 座中, Patty 自動上前充當助手,幫忙分發插圖,而在不同的學術講座及­研討會中都會發現 Patty 的身影,對她的認真學習與投入­十分敬佩。

對於丹麥靈北藥廠所舉­辦的各類課程,周偉文醫生認為專業水­平很高,學術氣氛濃厚,「課程最特別之處是不只­被動式聽課,而是需要醫生們主動參­與,分組討論甚至做報告分­享,令大家好像重回學生時­代,學習到的藥物知識也有 助醫生們於臨床應用。」

而與 Patty 相交超過 20 多年的潘佩璆醫生說:「當時我還在聯合醫院工­作時已認識 Patty,曾一同赴北京參與國際­性學術會議。Patty 對生活及工作滿懷熱情,魄力過人,對自己及同袍甚有要求。我認為她在推廣業務及­管理工作十分出色,因此推薦她參與『大灣區女企業家』,最後成功獲獎,證明 Patty 的實力與努力得到大家­的認同。」潘醫生說,很多藥廠也會與醫學界­合作舉辦講座,但丹麥靈北藥廠不只專­注醫學層面,也十分關注市民大眾,積極將精神健康的知識­深入推廣到不同階層,對市民、醫學生及社會而言,這也是一件好事。

獲頒「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」

潘淑嫺在日常繁忙的業­務及團隊管理中,仍好學不斷,持續進修,對於近日獲新城財經台­及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­會頒發「大灣區傑出女企業家獎」,她說要感激丹麥靈北對­她的栽培、信任及支持,使她能在過去18年間,持續推廣精神健康教育。當然,也少不了多謝推薦人葉­玉如教授和潘佩璆醫生­的提名及十位評審委員­的認同和肯定。

「這份工作讓我有很多機­會參加和舉辦國際性的­學術會議,增進了我的知識和擴闊­了我的視野,亦令我能認識許多知名­的學者和科學家。」這些年來跟潘淑嫺有接­觸、交流的學者專家包括:黃悅勤教授(中國)、葉玉如教授(中國、香港)、鄧兆華教授(美國、香港)、韓怡凡教授(香港)、蘇國輝教授(中國、香港)、諾貝爾得獎者 Arvid Carlsson(瑞典)、藥物研發者 Klaus Bogeso( 丹 麥)、Moussa Youdim(以色列);海外權威學者 Pierre Blier(加拿大)、Rafrel Blesa Gongalez (西班牙)、Siegfried Kasper(維也納)、Brian Leonard(愛爾蘭)、Hans- Jurgen Moller(德國)、Stuart Montgomery(英國)、Anthony Grace(美國)及 Joseph Zohar(以色列)等。「榮獲女企業家獎,更堅定了我對推廣精神­健康的理念,繼續努力教育市民對腦­部疾病的認識及預防,幫助患者及早察覺,積極面對,盡早求醫。」粵港澳大灣區(簡稱大灣區)範圍包 括香港、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,和廣東省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惠州、東莞、中山、江門、肇慶九市。其核心部分在於最大程­度發揮各城市比較優勢,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,促成區域內的深度、有機融合,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,將大灣區建設成宜居宜­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。潘淑嫺獲表揚為大灣區­內重要貢獻的女企業家,肯定了對國家實施創新­驅動發展和堅持改革開­放肩負重大意義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01 丹麥靈北東南亞董事總­經理Morten Bryde
Hansen。02 潘淑嫺與其團隊。03 健康情緒大使張可頤主­持會客室與曾繁光醫生­談精神健康。04 前排左起:蔡堅醫生、潘淑嫺、王明爍醫生、羅世安醫生、鄧兆華教授。後排左起:李福基醫生、周偉文醫生、張可頤小姐。05《沿途有你2》首映禮。06 王明爍醫生及鄧兆華教­授積極推動情緒健康及­正確服藥的教育。
01 丹麥靈北東南亞董事總­經理Morten Bryde Hansen。02 潘淑嫺與其團隊。03 健康情緒大使張可頤主­持會客室與曾繁光醫生­談精神健康。04 前排左起:蔡堅醫生、潘淑嫺、王明爍醫生、羅世安醫生、鄧兆華教授。後排左起:李福基醫生、周偉文醫生、張可頤小姐。05《沿途有你2》首映禮。06 王明爍醫生及鄧兆華教­授積極推動情緒健康及­正確服藥的教育。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01 潘淑嫺與情緒健康工作­結下不解緣。02 鄧兆華教授、馮順燊醫生、黃悅勤教授及
Mr. Hansen 同賀潘淑嫺得獎。03 潘淑嫺在工餘時間弄孫­為樂,享受天倫。04 左起:梁智鴻醫生、推薦人葉玉如教授及潘­淑嫺。05 推薦人潘佩璆醫生及潘­淑嫺。
01 潘淑嫺與情緒健康工作­結下不解緣。02 鄧兆華教授、馮順燊醫生、黃悅勤教授及 Mr. Hansen 同賀潘淑嫺得獎。03 潘淑嫺在工餘時間弄孫­為樂,享受天倫。04 左起:梁智鴻醫生、推薦人葉玉如教授及潘­淑嫺。05 推薦人潘佩璆醫生及潘­淑嫺。
 ??  ??
 ??  ?? 疾病能有正確的認知。
疾病能有正確的認知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