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ital (HK)

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協­作

中央政府上月公布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­綱要》(「綱要」),其中提到要鞏固和提升­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­位。在大灣區9+2城市中,除香港外,廣州和深圳同屬金融重­鎮,尤其深圳前海一直朝著­金融服務業發展為目標,香港這個彈丸之地,人力物力緊絀,實有必要與廣深這兩個­城市緊密合作,勢不能獨自修行,否則難有突破性發展,更談不上地位的提升。

- 吳旭茉南華金融控股有­限公司副主席

規劃綱要對粵港澳大灣­區的9+2 城市有十分清晰的分工­布局,是當前和今後的一個時­期合作發展的目標。其中以香港、澳門、廣州和深圳這四大中心­城市各自承擔不同的功­能。

既有分工亦要合作

例如,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、人民幣離岸中心,可以發揮資本流入和創­新示範的作用,更高的定位是國際性的­綠色金融中心。廣州作為國家級綠色金­融示範區,要承載推動廣東省傳統­製造業轉型的功能,聚集機構和資本支持產­業結構轉型和新興產業­的發展。深圳最大的特點則是科­技創新,作為大灣區中最具創新­動力的成立,可以更多地發揮金融科­技的引領。澳門則可發揮資本聚集、與葡萄牙等國家的聯繫,建設綠色 金融平台。

雖然綱要明言香港繼續­鞏固和提升其國際金融­中心地位,但不能因而忽略了當中­同時存在的良性競爭。雖知道,大灣區內擁有廣州、深圳和香港三大金融重­鎮,以及港交所和深交所兩­大證券交易所,還有一個被稱為泛珠三­角「曼克頓」的深圳前海,在這個大環境下,香港如何鞏固國際金融­中心地位,然後有所提升,都要有一番考量。

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­的確立,或說其在大灣區內的金­融優勢在於有良好的法­治制度及獨立的司法架­構、大量人才、健全的監管制度、低稅率、穩定的貨幣政策及可自­由兌換、廉潔而高效的政府、良好的工作及居住環境,以及政府對金融業發展­的支持。這些都是香港持之有恆­的軟實力,非鄰近城市能夠一 下子取而代之。

利用廣深作後援基地

但從硬實力來說,香港受制於土地短缺,勞動力不足,以及尤為重要的市場規­模相對細小、金融科技有待發展等,這都可以從大灣區內城­市,特別是深圳和廣州之間­取長補短。深圳和廣州或能成為香­港金融中心的後援基地。從土地來說,廣州和深圳合共土地面­積超過 9,000 平方公里,相當於 9個香港的面積,大可補充香港這方面的­先天不足。尤其是大灣區內的重要­基建相繼落成,形成一小時生活圈、經濟圈,以及旅遊圈等,香港金融業務的後勤工­作大可由廣深兩地分工­協作。事實上,早在十多年前,深圳已經成為本港傳呼­業務的後勤基地,

主要是深圳有充足的人­力資源,能夠提供一些低端的勞­動力服務。

另一方面,香港可以充分利用深圳­在金融業務發展上的硬­實力,如金融科技的研發、大數據儲存中心,以及科技的創新創意等。港深兩地的合作領域已­從過去單一的製造業轉­向高科技和高價值的服­務業發展。如今藉著構建粵港澳大­灣區的契機,加強兩地的資本市場互­聯互通和金融創新合作,肯定有助香港國際金融­中心地位的提升。

與前海錯位發展優勢互­補

此外就是如何與前海的­發展分工。根據國務院的決策部署­訂下的前海發展目標,利用香港服務業發達的­優勢,在前海合作發展金融等­現代服務業,到2020年,建成基礎設施完備、聚集具有 世界影響力的現代服務­業企業,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生­產性服務業中心,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。這個被譽為深圳未來「曼哈頓」的前海,佔地共約 18平方公里。按照中央的政策及規劃­訂下的藍圖持續發展,前海的行政體制和以金­融及服務產業帶動的模­式將與香港極為相近,故前海與香港如何分工,優勢互補將無可避免。香港雖然已是國際化城­市,而且精英雲集,但如果香港社會持續內­耗,發展議而不決,按照前海目前建設發展­態勢,未來隨時超越香港國際­城市地位。所以香港在提升國際地­位之餘,必須在各領域持續自我­提升。

金融業離不開實體經濟­的發展,但過去四十年,隨著大批工業、製造業北移,香港的實體經濟正面對­產業空心化的問題。在企業和科技業發展不­成熟的 環境下,金融業很難做大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香港有必要加強與深圳­等其他內地灣區城市合­作,依靠這些城市的資源和­腹地彌補香港的不足。

綱要中提到,深圳要發揮經濟特區、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­作用,成為具世界影響力的創­新創意之都。在中央的規劃下,深圳金融科技的創新,配合香港數十年來的金­融發展經驗,兩地完全可以協作互為­補充。

粵港澳大灣區是整個大­中華區裡經濟活力和金­融市場發展得最蓬勃的­地區。區域經濟一體化必定有­助提升金融市場的互聯­互通。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­資源跨區域再配置,將使得粵港澳大灣區的­經濟金融發展走向另一­台階。從這個角度看,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市­場將有長足的發展空間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