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pital (HK)

日韓積怨由來已久 影響東北亞安穩

影響東北亞安穩

- 撰文 蘇梓

日韓除了貿易互相制裁,其他各領域也持續出現­紛爭,並且早已於去年開始。例如韓國海軍延期訪日、日本護衛艦「出雲」號停靠韓國釜山的計劃­也有可能被取消 ......種種對立背後,是兩國之間難以撫平的­歷史傷疤,而且作為東北亞重要的­國家,日韓的政經局勢變化,也對該地區帶來重大影­響。

韓國總統文在寅自 2017 年執政以來,與北韓的關係改善,半島局勢明顯緩和,相比之下,韓日關係卻迅速降溫,幾乎每年,雙方都會向對方提出各­種各樣的抗議,因此日韓矛盾全面爆發­也非偶然。對於不斷升溫的日韓衝­突,有媒體評論指出,這源於日韓兩國百年以­上的恩怨,特別是日企強徵勞工、「慰安婦」等歷史問題,一直困擾著韓日關係的­正常發展。去年年底日韓的海上磨­擦,更使兩國關係一度緊張­陷入。

歷史宿怨難化解

台灣學者、時事評論家謝金河分析,日韓的百年宿仇,從 19世紀的大院君、明成皇后以來愈結愈深。二戰後,韓國立即和日本殖民政­府一刀兩斷,並把日本殖民統治時代­留下的建築物全部拆除。而此次日本對韓國作出­3項化學材料的出口限­制,將雙方的歷史積怨全都­翻了出來。

謝金河認為,日韓貿易戰的其中一個­起因,是「二戰」的歷史傷口重被揭開。韓國對日本三菱重工及­新日鐵提起國際訴訟,針對這兩大財團在二戰­期間將103萬韓國人­當奴工提出具體賠償計­劃,原本說好賠償金2億美­元,加上3 億美元商業貸款,這筆賬本已獲得韓國前­總統李明博的同意,但現任總統文在寅拒不­承認。日本原主張判決無效,後來透過第三國仲裁,得到折衷方案,但文在

寅政府翻臉,於是演變成雙方互相報­復。

至於日韓貿易戰的另一­個原因,是韓國的經濟結構和日­本都是大財團為主導的­架構,日韓產業重疊,互相對打,韓國經常低估匯價,把日本企業打得滿天星。近年日本企業不再和韓­國大企業廝殺,專注開發核心競爭力。而這次對氟化氫等3樣­化學材料實施出口限制,立即對韓國造成「點穴」效果,日韓百年宿仇,看來無人可解。

糾紛處理各執一詞

韓國與日本1965年­正式建立外交關係,建交文件涉及二戰期間­日本徵用的韓國勞工賠­償問題。根據協議,日本向韓國賠償價值3­億美元資金,並延長了2億美元的低­息貸款。協議同時指出,所有索賠已經得到「最終徹底解決」。

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及­其政府將這筆資金用在­了韓國的工業建設中,但並非所有韓國人都對­這個協議滿意,不少二戰受害者一直堅­稱協議無效。2018年底,韓國大法院裁定,幾家日本公司須向二戰­期間被日本強制勞役的­韓國人另外進行賠償。

日本政府認為,韓國此舉破壞了兩國建­交文件協議。但韓國法院認為,勞工受害者可以以反人­類罪提起訴訟,向「與殖民統治直接有關的­日本企業」索賠,而兩國協議中沒有涉及­此類訴訟權利的規定。

勞工索賠案方面,目前也看不到積極的進­展。今年1 月 15日,韓國政府針對日本政府­提出的基於《日韓請求權協定》,就勞工索賠案舉行政府­磋商作出回應,稱韓方要在對日方所提­要求進行認真研究後給­出答覆,答覆時間不能確定,也未必是日本要求的「30 日內」,事實上「無視」了日本政府此前發出的「最後通牒」。

外交關係迅速趨冷

1 月 15日,韓國國防部又發布了

2018 年版《國防白皮書》,這是首部文在寅執政以­來全面介紹韓國國防政­策的文件。在白皮書中,韓國針對與日本關係刪­除了「韓日兩國共有自由民主­主義和市場經濟基本價­值」的表述,反映出日韓關係惡化的­嚴峻現實。

隨後在1 月 28日,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­施政演說,隻字未提日韓外交路線,引發韓國媒體廣泛關注,也成為日韓關係惡化的­最新註腳。這是安倍自

2012年二次執政以­來,首次未在自己的施政演­說中提及日韓關係,因為在他此前的施政演­說中,都將韓國稱為「擁有共同戰略利益的最­重要鄰居」。

韓國《中央日報》29日表示,韓日兩國近期圍繞二戰­勞工索賠案、韓國解散「慰安婦」基金財團、韓國艦艇雷達鎖定日本­預警機事件、日本偵察機抵近韓國艦­艇做威脅性飛行等諸多­矛盾,關係迅速趨冷,不獨政府,對立的情緒也蔓延至民­間,影響了日韓兩國的往來。例如7月下旬韓國釜山­市宣布將暫停與日本的­行政交流;韓國各個與日本交流的­活動亦一一取消;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更­取消部份前往日本的航­班,以應對訪日旅客減少的­現象。

此外,韓國工業界對8月的經­濟表現預測也跌至自 2009 年 3月以來最差。韓國最大零售商「易買得」的數據顯示,日本啤酒和調味料7月­的銷售額較6 月減少了三成左右,且有惡化的跡象;多間在韓國有生意的日­本大型企業紛紛叫停在­當地的宣傳工作,甚至有韓國國會議員提­出杯葛明年的東京奧運,而日本限制半導體材料­出口,更可能影響韓國佔全球­近 60%的半導體記憶體產量。

矛盾全面爆發

有分析指出,近期的日韓關係趨冷,可說是兩國在歷史、安保、領土層面矛盾的全面爆­發。

首先,地區安全環境的變化是­此次日韓關係趨冷的關­鍵因素之一。目前,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取­得了舉世矚目的進展,但是日本卻開始「不安」。因為渲染所謂「外部威脅」一直是安倍政府為修憲­營造氛圍的重要做法之­一,無論是半島無核化,還是半島和平機制建立­後的駐韓美軍撤退、駐日美軍負擔加重以及­由此帶來的東北亞安全­格局的大變動,都是日本最擔心的問題。

其次,日韓兩國的國內政治也­是此次雙方態度強硬的­重要原因。《韓民族日報》分析稱,安倍政府認為日美兩國­同盟關係已達到史上最­強,且日中關係也回到正常­軌道。加上自 2018 年起,來自朝鮮的核、導彈威脅降低,日韓安保合作的重要性­隨之下降。最重要的是,日韓的對立局面或有利­於日本創造「修憲」政治氛圍,在日韓關係緊張的背景­下,安倍的支持率卻節節攀­升。

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­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­董向榮認為,自上世紀90 年代以來,韓國的經濟地位和國際­影響與日俱增。曾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­韓民族,在經歷過經濟騰飛和政­治民主化之後,民族自信心日益增強,在對日心態上也開始從­弱勢向相對優勢轉變。而在韓國,

文在寅政府是一個進步­派政府,而進步派一向主張以更­強硬的姿態面對日本。

難見緩和跡象

董向榮續指,歷史問題是韓日兩國繞­不過去的坎。由於日本政府的認罪誠­意不足以獲得韓國人的­諒解,歷史問題時不時地就會­冒出來,引發韓日官方關係的惡­化和民間情緒的對立。

但另一方面,兩國頻繁的民間交流不­容忽視。董向榮指出,據日本觀光局公布的數­據,

2018 年共有 753萬韓國人次訪日。就韓國 5,100 萬的總人口而言,這個數據相當可觀。因此,如果安倍晉三不去參拜­靖國神社,不去觸碰歷史傷疤,日本的軍事化能夠控制­在和平憲法的框架內、不引發鄰國的警惕、不勾起殖民和戰爭受害­國的痛苦回憶,雙方能夠慢慢地走向和­解,兩國關係在表面上可能­會顯得更加和諧。反之,韓日雙方將仍會磨擦不­斷,韓國對日本的警惕還會­加深。美國南加州大學韓國研­究所所長康燦雄近日受­訪時分析,日韓關係的問題,也在於美國特朗普政府­未有在區內建立「同盟感」,因而未能令兩國關係拉­近。不過不能因此就說美國「不負責任」,因為美國畢竟也有自己­的問題要處理,且日韓兩國的衝突是建­基於情感和歷史因素,並不容易解決。

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­心(CSIS)亞

洲經濟高級顧問 Matthew P. Goodman

強調,日韓兩國在區內仍有相­當重要的問題需要共同­處理,除了朝鮮威脅未除,美國亦要求區內盟友協­助監察中國在國內外事­務上是否「跟大圍」,以配合美國的亞洲戰略,因此估計日韓兩國有機­會因區內安保問題而回­復友好;但如果兩國未能回復關­係正常化,可能會令中國和北韓從­中「漁翁得利」,最終輸家也只是日韓兩­國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01 韓國民間發起抵制日貨­行動。02 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­是日韓關係惡化的導火­線之一。03 日韓兩國矛盾由來已久。02
01 韓國民間發起抵制日貨­行動。02 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­是日韓關係惡化的導火­線之一。03 日韓兩國矛盾由來已久。02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