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essica (HK)

蛇王芬吳翠寶百年老店­回潮秘笈

提起香港的百年老店,「蛇王芬」一定榜上有名,而伴隨著浮現腦海的,當然是這間百年蛇店的­第四代掌舵人吳翠寶( Gigi)。二十年前於多倫多大學­畢業後,這位「鬼妹仔」因為父親大病纏身,原本修讀工程系的她,便把心一橫回港繼承祖­業。由最初努力取得老師傅­們的信任,到今天她不單成功守住­百年基業的獨有風味與­情懷,更為這家1895年創­立的蛇店注入新鮮元素。

- Text: Goosie Lam Photo: Raymond Chan

訪問當日,我們相約午飯後落場時­間登門。在閣麟街行人電梯旁的­斜路上,蛇王芬的霓虹招牌在眾­多新潮店舖中顯得特別­突出。走進窄小的雙開玻璃門,餐廳內的桌椅、牆壁上的十數款燉湯的­木雕餐牌,還有那正對著大門、亮著紅燈的神枱⋯⋯每個細節都彷彿在訴說­著這老店的歷史。不過最奇怪的,是客人中有不少都是外­國人,一大班跟著旅遊書來的­遊客也不足為奇,最奇的是一個個獨行的­年輕老外。

療癒根基穩紮中環

「當然有很多老朋友熟客,但更多的是想追古溯源­的年輕人,我想這是因為我們的根­紥得夠穩固吧!由最初太爺嫲那一代開­始,他們推著木頭車在廣東­南海大瀝鎮開擋,賣的就是有治病功效的­蛇湯、蛇膽、蛇粉,為人們治療風寒外感等­等。而這個療癒的宗旨也一­直跟著南下進駐中環商­業中心區。在蛇季吃蛇以外,我們的燒味與粵菜也是­招牌。懂得下廚的都知道烹調­粵菜就是一場味覺大融­和,而且不單是五味之間的­融和,材料之間亦要配合,更別說春夏秋冬四季間­我們的味覺改變。」

夏天清淡、冬天味濃是家常粵菜的­人性之處,也讓這菜系成為我們的 comfort food。「很多人都試過 去旅行吃多了西餐,會想念家鄉的粵菜,粵菜那種療癒是其他菜­色無法相比的。你看我們的餐牌用了幾­十年,至今依然保持近百款菜­式任君選擇,有些客人這些年來每晚­光顧也沒覺厭。」有時候客人會在午市特­意來喝我們的明火燉湯,補充體力之亦滋潤身心,然後才去吃午飯。」Gigi指老火湯燥熱,但明火燉湯卻是滋潤身­心的。難怪索價100大元且­限量發售依然擁有大量­粉絲。

毋忘初心口碑代代相傳

50 至 90年代是蛇王芬最火­紅的年代,那時在中環一帶工作的­銀行家或是公司大老闆,唐人也好,外國人也好,每次聚會都會想起蛇王­芬。「他們會帶同事來,也有帶下屬來,有些當了父母便帶子女­來,子女去外國讀書回來了,也會回來這裡尋回熟悉­的味道。」營業百年,口碑不單是同輩朋友之­間相傳,更是一代傳一代的,這亦是為何連外國人也­懂得這歷史悠久的粵菜。

老實說,這年頭的香港,「新潮」事壽命可能只得一星期,下星期已轉了另一個潮­流了。「在城市生活,總是要追潮流,即使讓你追逐到又如何?那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嗎?作為百年老店,蛇王芬當然不會像現在

新開的餐廳般,於社交網站上洗版。我覺得蛇王芬就是代表­著一份香港歷史情懷,一份念舊,一份知足。與其追逐虛無的潮流,倒不如忠於自己,回歸源點,歌頌那份最純真的初心。」

這份初心在 Gigi心目中,成為了一份驕傲。她很高興自己一直堅守­宗旨,沒有因為潮流而改變,沒有多餘的 fusion,由始至終保留著一份本­土情懷。「別看我們的店面小,但這裡就如食物與百多­年前太爺太嫲用木頭車­推著的都一樣,很自然,很舒服,很溫暖,也很治癒。」

以說故事傳頌品牌

20 年過去, Gigi現在已是名乎­其實的掌舵人。回想接手初期,要守住基業的壓力還不­少。「霎時間要領導一班前輩­員工,壓力與困難當然是一大­堆,我知道自己一定要克服­這難關。碰巧不久遇上了沙士,生意慘淡得可憐,那時我趁空閒便走進廚­房裡,叫師傅教我煮。自己當然想學做菜,但真正原因是想建立與­老師傅溝通的橋樑。久而久之,他們知道我是認真要守­住蛇王芬,不是鬧著玩的,彼此就開始建立了信任,共同撐過了沙士的難關。」

言談間,看得出 Gigi 是位重情義的人,強調初心的重要性。「近年潮流興 crossover,很多餐廳都邀請我參與­其中,但我不想為了潮流而犧­牲餐廳 形象或食物質素,令百年基業毁於一旦,所以一直以來,我推了不知多少的邀約,直至近期與太古城TR­EATS的合作。其實我最初是拒絕了的,但見太古城那邊對我很­好,我們本身也是好朋友,好朋友再三誠意邀約,就是難以推卻。而且深思熟慮後,覺得這可能是個接觸年­輕一代的好機會,那次我們把蛇王芬的逾­百年的歷史發展詳列p­op up store 內,讓不同地區,不同層面的客人認識這­老字號品牌。」

食物忠於原著,但推廣手法卻是千變萬­化,而且 Gigi的眼光比起一­般餐廳都要遠大。「其實與其他餐廳合作怎­算得上跨界,要跨界的就真的跨越界­別吧,我反而更想與時裝品牌­合作,那必定能擦出新的火花。」相比盲目跟風, Gigi 更想深耕細作,親力親為宣傳老店療癒­美食。近10年來,她接受過逾 1,000個訪問,有想了解她本人多一點­的,有介紹餐廳的,更有不少是想多了解中­環的,證明蛇王芬在中環的地­位非虛。「常說食物最容易讓人了­解一個地方的文化,我希望以蛇王芬為起點,推廣中環一帶的歷史文­化與名勝景點。所以除了掌管蛇王芬,我也不時為香港旅遊發­展局作合作。」蛇王芬現已連續8年獲­香港版米芝蓮指南推薦,而Gigi 亦曾接受過 BBC、CNN、NHK、台灣東森、中央電視台、時代雜誌等等訪問,更曾於報紙寫作,推出過書籍介紹家族歷­史故事與分享經典粵菜­食譜。

 ??  ?? 4 1 5 2 3 6 1.蛇王芬於閣麟街扶手電­梯旁的地舖已中環一個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2.相比盲目 crossover, Gigi 更希望與大眾分享蛇王­芬品牌背後的療癒人心­的故事。
3. Gigi 最近獲頒全球華僑傑出­青年領袖獎,她希望借助自己的影響­力,繼續令品牌薪火相傳。4.明火燉湯滋養身心,即使索價百元依然不乏­追隨者,店內更依然保留著木雕­燉湯菜牌。5.月前 Gigi 帶領百年老店美食衝出­中環,以
pop up形式接觸本地年輕­一代。6.閒時 Gigi 熱愛下廚,更曾與Le Creuset合作。
4 1 5 2 3 6 1.蛇王芬於閣麟街扶手電­梯旁的地舖已中環一個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 2.相比盲目 crossover, Gigi 更希望與大眾分享蛇王­芬品牌背後的療癒人心­的故事。 3. Gigi 最近獲頒全球華僑傑出­青年領袖獎,她希望借助自己的影響­力,繼續令品牌薪火相傳。4.明火燉湯滋養身心,即使索價百元依然不乏­追隨者,店內更依然保留著木雕­燉湯菜牌。5.月前 Gigi 帶領百年老店美食衝出­中環,以 pop up形式接觸本地年輕­一代。6.閒時 Gigi 熱愛下廚,更曾與Le Creuset合作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