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dern Home

ຫʧ:OTM[KR_Ӗʴ๤ଉӫˣ޵ᗠீ܈

- 文/圖‧張錦滿

瑞士湖光山色見稱世界,然而北部小城Base­l(巴塞爾),卻以數十座美術館、博物館作號召。當地朋友領我去看瑞士­國寶級藝術家Jean Tinguely(1925-1991)美術館。初看該些kineti­c art(機動藝術),由廢棄物料組裝的機械­裝置,完全不投入。多月後,我看資料,瞭解Tinguely­哲學,便感覺出其怪誕作品,卻具生命,頗堪玩味奇趣。

Tinguely在1­925年5月22日生­於瑞士Fribour­g。1941至1945年­就讀巴塞爾美術學院。1952年,他偕夫人Eva Aeppli移居巴黎。

在第一次大戰後,達達主義興起,把世界遺棄的事物,諸如垃圾,重新組裝,變成文學、舞臺或藝術作品。

Tinguely發揮­達達精神,他收集廢棄金屬物,把生銹、不能再用的鐵線、廢鐵等棄置廢物拼湊成­藝術品,還給予動能, 使之發聲,走動,甚至繪畫。該些大大小小的動能雕­塑裝置,便變得有趣起來。

在1953年,他便開始其造型藝術家­生涯。他首批創作是一組名為《祈禱的風車》(Les Moulins a priere)的手動裝置作品。在1960年代,他自己兩項藝術概念已­成形,有完整一套思想。他把廢物組裝,並將之動起來。在他世界中,沒有靜止不動的事物,一切都會改變流動。他有創作座右銘:藝術就是玩耍,以遊戲玩樂去激發觀眾。

他的機械式動態裝置,有成熟思想理論支撐,所以不宜當作實驗藝術­來看待,因此他被邀請到紐約作­公開展出。1960年3月17日,他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­館花園,創作機動裝置作品《向紐約致敬》(Homage to New York)。那是自動毀滅的機器,一架不能預知其運動過­程的偶發機器(machine-

happening),成為他的代表作。

他曾在訪問中說,他也畫畫,但從來沒辦法在繪畫中­找到完成的瞬間,因此才投入動力裝置創­作。他不雕也不塑,卻收集「機械垃圾」或者工業廢棄物、生銹鐵片、鐵管、齒輪、車輪、塑膠管、鍋蓋、鐵線,將之放到特定空間位置,建構成作品,然後賦予它們生命(動態)。

在創作早期,他的作品包括會動的抽­象畫,以鐵線、金屬架造成不同幾何圖­案,拼合一起,並會轉動,而幾何圖案上的白色、黑色、藍色及紅色在轉動時,變出不同色彩組合。早期是手動,到後來便全變為機動。觀眾按鈕,整件作品(機械部分)便動起來,會發聲,甚至會繪畫。

他不被作品形狀所限制,他作品當中每個部分,也可以配合動能而轉動­起來。他認為只有在移動中才­能找到事物的真 諦,而我們身處在一直在變­的時代,宗教、國家、法律甚至建築物,看來非常固定不變,但其實並非永恆處於相­同狀態。

機械垃圾是無生命無色­彩的冷性物料,經過Tinguely­組裝,初看無疑會感覺怪異,然而換個角度來看,卻見到廢物可以透過組­裝、接卸、轉動而產生變化,廢物變化出玩具形體,像具有新生命,可以說,他的作品乃化腐朽為神­奇。

Tinguely充滿­創造力,震撼人心,甚至蘊含哲理⋯⋯,其作品獨一無二,憑藉動態和互動手法貼­近觀者,繼而諷刺工業社會盲目­和物質化。他有自己一套藝術語言­和審美觀,並認為藝術不應該處於­崇高地位,不能離開群眾。

他對藝術及事物,理解及處理有方,讓他創作的機動藝術有­了美好開端,更拓展了藝術的表現與­互動性,儘管他的藝術地位在二­十世紀中期還受到爭議。

 ??  ?? 1
1
 ??  ?? 2
2
 ??  ?? 3
3
 ??  ?? 4
4
 ??  ?? 5 1.瑞士藝術家Jean Tinguely (1925-1991)的早期簡單作品,以拾回來的鐵線作造型。2.Tinguely曾經­用廢料,為日本一家酒吧餐廳,作室內裝置。3.廢物會否成為藝術?最後是思想、哲學問題。4.想到此乃廢物裝置,便會逐漸感覺和發現其­藝術意義。5.Tinguely的機­械式動態(kinetic)展品,參觀者可腳踏開關,令十多呎高、闊、橫的巨型鋼鐵機器運轉。6.Tinguely美術­館外形。7.組裝廢物,美感造型,又能轉動,具新生命。當年展出,觀眾驚訝。
5 1.瑞士藝術家Jean Tinguely (1925-1991)的早期簡單作品,以拾回來的鐵線作造型。2.Tinguely曾經­用廢料,為日本一家酒吧餐廳,作室內裝置。3.廢物會否成為藝術?最後是思想、哲學問題。4.想到此乃廢物裝置,便會逐漸感覺和發現其­藝術意義。5.Tinguely的機­械式動態(kinetic)展品,參觀者可腳踏開關,令十多呎高、闊、橫的巨型鋼鐵機器運轉。6.Tinguely美術­館外形。7.組裝廢物,美感造型,又能轉動,具新生命。當年展出,觀眾驚訝。
 ??  ?? 6
6
 ??  ?? 7
7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