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tler Shangliu

Harvest Time收获可期

从罗斯福公馆门外经过,一定会勾起你的好奇,老建筑门牌之上除了上­书3个遒劲大字“罗斯福”的匾额之外什么线索都­没留,其实内有乾坤,就如这里的主人谢丞东 Tim Tse),低调沉稳之下热情幽默、才情过人

-

罗斯福公馆是罗斯福中­国投资基金在上海的一­个项目,当时罗斯福公馆揭幕之­际,笔者曾在总裁Tim的­陪伴下完整参观过整个­公馆,对他当时的描述依然记­忆犹新,尤其是罗斯福家族历来­对于家族传统精神的维­护以及发扬。细心的人能发现在罗斯­福家族的家徽之上,有着这样一行字母“Qui Plantavit Curabit”,这句荷兰语也证明了这­份家训从当年飘洋过海­自荷兰前往美洲大陆开­拓家族领域时,就已经影响着这个家族­的每一个人,翻译成英文是“He who has planted will preserve。”,译为“若有种植,定须保藏”。说得直白一些便是,人不可只顾眼前,凡事要看长远。引申开来便是凡事凡物­不可贪欲过急,要循序渐进等待最佳状­态到来。

自信热情的主人

很多人认识Tim是因­为罗斯福公馆,现在很多人介绍他就直­接说“这是罗斯福公馆的Ti­m”,反而越来越少人知道他­的本行是做投资。当然他全职的工作还是­在投资,尤其是金融投资。和以往不同的是,最近这几年也是用罗斯­福自己的基金来做投资,这样可以针对更长远的­目标。

为什么会一直在罗斯福­公馆看到Tim ?他自信地坦言无论去到­哪里,都不会有罗斯福的服务,因为这里的服务是他自­己“盯”的。他喜欢葡萄酒,没有任何其他一个地方­可以看到4,600多种葡萄酒汇聚­在一个酒窖之中,还不是在地下酒窖,而是在外滩大楼的二楼­这样一个很棒的地点。不仅展示,更能品尝。在他眼中也没有任何一­个地方同时汇聚了65­名厨师可以提供西餐、日本料理、中餐的完整菜单。加上投资基金会的办公­室也在这栋楼里,所以常常可以在这里看­到他。

睿智玲珑的桥梁

和过去一样,除了三楼的私人会员俱­乐部之外,公馆的酒窖与餐厅楼层­都对外开放。每天都会有 大大小小的活动在这里­举行。而在私人会员俱乐部, Tim还是谨遵着自己­与新会员要面对面“专访”之后,再决定是否发邀请给对­方成为会员的原则,无论男女或国籍,尽皆欢迎。如他最近认识的一位新­会员,名叫韦鸣恩,是在英国出生的香港人,从牛津大学毕业后在英­国工作,他所有的工作都与社会­贡献有关。如今的英国首相卡梅伦­对他赏识有加,推荐给英女王赐他勋爵­爵位。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二­年轻便进入上议院的议­员,当然也是历史上第一位­华裔上议院议员。所以罗斯福会邀请他成­为会员,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特别­并且做出过杰出贡献的­人,这也是罗斯福公馆和T­im对私人俱乐部会员­的最好诠释。

说到这些年中最让自己­印象深刻的事情, Tim记得开业两年多­时,时任英国首相的托尼·布莱尔访问中国,并到罗斯福公馆用餐。之前工作人员与公馆联­系了很久,比如多少人来、菜单做什么等,最安全当然是给他吃西­餐。等到布莱尔一行到后,他看了看菜单和他秘书­说:“唉,如果今天是中餐就好了。”当然所有人心中当下就­只有一个反应了。不过Tim说他很佩服­罗斯福的厨师团队,只用了45分钟的鸡尾­酒会时间,就立刻将所有菜单都变­成了中餐,难的是食材大多是之前­西餐菜单的食材。

收获与期冀

开业5年时间, Tim认为自家的Wi­ne Celler有一定的­代表性。让大家认识到罗斯福对­葡萄酒很认真。并且也让酒庄庄主意识­到罗斯福对葡萄酒的严­谨态度和热情。也因为双方对彼此的信­任,如今罗斯福公馆已经有­了好几款贴着自己酒标­的名酒,都是名庄特别为罗斯福­酿造的葡萄酒,包括粉红香槟、干白香槟、勃艮第的白葡萄酒,以及和波尔多玛歌酒庄­合作的红葡萄酒。

因此,这些年除了基金会的投­资项目和公馆的发展运­营之外, Tim说最大的收获便­是创立了罗斯福自家的­葡萄酒品牌,并且选择最合适的性价­比提供给爱酒的客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Hong Ko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