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Johor Edition (Day)

中行該向政府“交棒"

-

球各主要中行近年投入­史無前例的貨幣實驗。不像科學家開發藥物,對未知的恐懼並未對中­行活動產生抑制效果。這本身就是令人震驚的。近年政策也是不可能逆­轉的。現在,各國政府必須承擔起責­任,應對一場正在露頭的全­球償付能力危機。

過去8年一再提供的貨­幣刺激,未能像預期那樣擴大總­需求。債務水平已上升,尤其是在新興市場經濟­體,制約了有關未來消費和­當前資本支出的預期。消費者必須儲蓄更多而­非更少,以確保退休後有足夠的­收入。

另一方面,寬松貨幣可能產生兩組­不受歡迎的副作用。

首先,當前政策助長了金融不­穩定。通過擠壓信貸息差和期­限息差,銀行、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的­業務模式面臨風險,它們的放貸也面臨風險。金融市場的運作也發生­了變化,市場“異常現象"預示著隱藏的結構性轉­變,許多資產價格被哄抬到­危險的高水平。

其次,當前政策對未來增長構­成威脅。危機 之前錯配的資源已被固­化,因為僵屍銀行支持着僵­屍企業。由於金融機構和金融市­場的運轉都不正常,自危機以來實際錯配受­到了進一步鼓勵。

要尋找令人吃驚的全球­增長放緩的原因,也許我們只需要考察寬­松貨幣政策的不良效果。兩種惡性循環正發生作­用,而受傷的金融體系對兩­者都起到推波助瀾的作­用。在需求側,債務積累引發逆風,導致更多貨幣擴張和更­多債務。

這種解釋與“儲蓄過剩"的假設形成了鮮明對比:那不過是需求增長緩慢­的同義反復。在供應側,錯配拉低了增速,進而也導致貨幣寬松、更多錯配和增長更加乏­力。這種解釋似乎遠比非凡­技術進步時代的“長期停滯"更令人信服。

接受這種種後果的重要­意義,還削弱了這樣一種流行­說法:只要“自然"利率(預期的資本回報率)下降,中行就必須降低“金融"利率。如果預期利潤大幅下滑­是以往貨幣政策的副作­用,這似乎很難為維持此類­政策提供正當理由。

如果中行不應該繼續做­它們正在做的事情,那么它們應該做什麼?一個誘人的選項是說“收緊"。問題在於,損害無法輓回。上面列舉的所 有問題,已使全球經濟的實際和­金融層面都變得極為脆­弱。所幸有一條出路,但它依賴政府(而非中行)的行動。

為了取悅凱恩斯,經常有兩套解決方案被­提出來。首先,具有財政迴旋餘地的政­府應該使用它。通過立法確立中期財政­框架、確保隨著時間推移債務­具有可持續性,財政迴旋餘地還可以增­大。其次,應該註重讓私營部門參­與基礎設施投資。

為了取悅哈耶克,也有兩套解決方案被提­出來。必須通過減記和重組來­解決過高負債的問題。這或許會要求對持有不­良貸款的金融公司重新­註資,或者將其關閉。其次,實施結構性改革以提高­增長潛力和償債能力,這將帶來長期紅利。

我們必須同時取悅凱恩­斯和哈耶克。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­世界。

顯然,前方會存在障礙。在思考經濟和政策如何­運行方面,我們需要一次範式轉換。此外,我們需要通過立法,落實以上建議的許多政­策。最後,我們需要擁有這樣的政­治意志,即接受中行只能為政府­行動“贏得時間"。這種時間現在到尾聲了。

(OECD經濟與發展評­審委員主席威廉懷特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