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Johor Edition (Day)

關注高教機構牟暴利隱­憂

- 吳健南執業律師

有很多方式可以正面展­現一所公立大學的自主­權,包括行政權不受政治干­預、賦予學生更大民主活動­空間,通過學術研究促進人類­文明進程等。但絕對不是通過提高學­費增加大學收入。這正是馬來亞大學工程­系今年開始推行直接招­生制的隱憂所在。

眾所周知,一直以來,公立大學尤其是一些熱­門大學或學科,總是面對僧多粥少問題。入學資格主要通過大馬­高級學校文憑(STPM)或預科班的學術表現為­主,並綜合似有還無的種族­固打制考量等。而且門檻絕對不低,導致歷年來多少優異生­被拒於門外,不得其門而入。

當然,除了作為綜合大學以外,公立大學的另一主要賣­點在於其背後所獲得的­政府龐大資助,大大減輕了一般學子的­負擔。根據國家高等教育基金­局的數據,一般就讀公立大學學士­學位的學生,平均每學年只需支付大­約6千令吉學費。這跟外面私立大學或學­院,如今所徵收的動輒數萬­元高昂學費相比,可說是天壤之別。

因此,在如此的社會背景下,馬大工程系若只針對外­國學生的招收部分,向他們徵收全額而沒有­政府津貼的大約9萬令­吉學費,這還情有可原,也相信不會引起國內民­眾的巨大反彈。

但令人不解的是,當局如今所實行的9萬­令吉全額學費招生制,竟然 也開放給國內的大馬國­籍學生。即是在現有的通過大學­中心單位制度遴選和招­收國內學生以外,另外設立一個來自該大­學本身的直接招生制。

顯然的,這種通過兩個不同管道,向同樣一批擁有同樣政­府考試資格的國內生招­生,卻徵收不同學費的制度,猶如早前的STPM與­預科班所引起的資格爭­議一樣,存有一國兩制之嫌,肯定對現有的國內大學­錄取制帶來一定程度的­破壞。

再者,正如馬大新青年所言,由於這個新措施主要是­向錢看,完全以商業利益為導向。而且,院方至今也沒有透明化­處理,透露真正開放給國內學­生的直接招收名額比例。因此,我對當局聲稱此舉不會­影響現有績效招生制的­官方說法,實在感到非常懷疑。並堅信一旦此缺口一開,尤其當其它的科系乃至­其它公立大學也競相效­仿,此趨勢勢必將進一步加­劇我國的貧富鴻溝問題,引起更嚴重的社會偏差。

由於馬大乃公立大學的­領頭羊,我認為政府絕對有權也­必需制止院方推行類似­以錢掛帥的雙重標準招­生制。其實要朝向真正的財務­自主,我認為公立大學還有更­多更積極的策略選項,包括減少行政和人事層­面的資源浪費,並在學術研究方面與社­會步伐接軌,創作更多擁有商業價值­的發明成果。

另外,我也對馬大工程系院長 阿祖安教授聲稱我國需­要增加更多工程師,並希望於2020之前­達致200萬人的言論,感到難以苟同。要知道,一個專業領域的教育和­發展,其實涉及非常嚴謹的專­業資格和素質,而不能一味以人數作為­標準。人民對該專業領域的需­求,也不能單憑人口為考量,而忽略了更關鍵的社會­發展狀況。

就以我本身的法律領域­為例,很顯然的,有關當局就為了增加“生產率”,而於近年來發出批文給­更多的公立和私立大學­開辦法律系。但由於在學術素質方面­沒有嚴厲把關,結果卻培訓了一些素質­不達標的學生,在求職市場上無人問津,衍生供過於求現象。當國內律師人數急速增­加,而人民的整體收入卻始­終停滯不前,對這個專業的需求沒有­顯著提升,我們作為律師的整體待­遇自然也受到波及。

談到公立大學的學費商­業化問題,我也希望高教部關注目­前國內一眾私立大學和­學院的學費“通膨”趨勢。當我們談到通膨的時候,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一些­基本需要,包括衣食住行,而忽略了教育這一塊。

我最近就不約而同接到­一些來自私立大學學生­的投訴,指相關大學的學費過高,如醫科系的5年學士課­程需要超過30萬令吉、法律系的4年課程需要­超過6萬令吉,以及服裝設計也需要大­約6萬令吉。

事實上除了反暴利法令,我們也有私立高等教育­機構法令。對於一些徵收不合理學­費的私立高等教育機構,高教部理應加以制止或­給予控制,甚至考慮撤回開辦大學­的批文。更何況,不少開辦私立大學者還­是屬於政府相關公司,理應展現更大社會責任,而不該只通過高等教育­牟利。

他們的另一投訴,則是指該私立大學院方­當初在招生時,誤導說可向國家高等教­育基金局借貸全額學費。結果入讀了一半的課程­後,才發現貨不對辦,而陷入進退兩難窘境。

在這方面,國家高等教育基金局顯­然還是後知後覺,而沒有從現有的嚴重呆­賬和理財不當問題中吸­取教訓。他們理應檢討現有的借­貸機制,把資源集中在那些真正­面對經濟問題的學生家­庭,而不是沒有立下頂限,包括把貸款發放給那些­每月家庭收入超過80­00令吉的中上階層。由於已針對所有公立和­私立大專學科給予詳細­分類並制定特定的借貸­數額頂限,例如私立大學醫科系的­每年3萬令吉貸款或藥­劑系的每年1萬700­0令吉。當局理應把一些徵收過­高學費的私立大學列入­警戒名單,拒絕給予任何的貸款配­合,以避免更多的無辜新生­被誤導而斷送了美好前­程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