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laka Edition

中國對外投資回暖國企­上陣 私企後退

-

中國國家統計局6日在­官網撰文表示,2016年中國全國居­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­3,821元(人民幣,下同。1萬5050令吉)。在未來4年內,只要收入年均實際增速­維持在5.3%以上,到2020年居民收入­較2010年翻倍增長­的目標就可實現。

統計局稱,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­配收入與2010年相­比實際增長62.6%,為2020年實現收入­較2010年翻倍增長­的目標打下基礎。

根據中國公布的“十三五規劃”核心目標,是要在2020年全面­實現小康社會,並達到國內生產總值和­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倍­成長。以2010年城鎮與農­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­為19,109元和5,919元來計算,要達到翻倍增長目標,2020年城鎮和農村­居民收入最低應達到3­8,218元和11,838元。

文章指出,去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­入23,821元,比2012年增長44.3%。扣除價 格因素,實際增長33.3%,年均實際增長7.4%,高於同期GDP年均增­速0.2%,更快於同期人均GDP­年均增速0.8%。

統計局還稱,從收入來看,中國的城鄉差距正在持­續縮小。2016年城鎮居民人­均可支配收入為33,616元,比2012年增長39.3%。扣除價格因素後,實際增長28.6%,年均實際增長6.5%。

而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­支配收入12,363元,比2012年增長47.4%。扣除價格因素後的實際­增長36.3%,年均實際增長8%。顯示農村居民人均收入­實際增速高於城鎮居民­1.5個百分點。2016年城鄉居民人­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.72(農村居民收入=1),比2012年下降。

統計局指出,2016年全國居民人­均住房建築面積為40.8平方公尺(439平方呎),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­面積為36.6平方公尺,農村居民為45.8平方公尺。

在2016年飆升至創­紀錄高位的中國海外併­購熱潮,今年頭幾個月曾出現滑­坡,但如今似乎正恢復活力,國有企業重裝上陣,而私營企業卻退後。

金融時報報道,榮鼎諮詢(Rhodium Group)的最新研究顯示,今年5月和6月,中國收購者宣布的海外­併購交易數量強勁增長,在2016年底實行資­本管制後,海外併購交易數量在今­年2月、3月和4月觸及低位。

榮鼎諮詢董事韓其洛(Thilo Hanemann)在一份報告中寫道:“在2016年11月和­12月中國監管機構打­擊‘非理性’對外直接投資後,新的交易活動大幅降溫。”

他補充稱:“然而,最近幾周的數據表明,海外併購交易數量下滑­趨勢出現逆轉。”

今年5月和6月宣布的­交易額在500萬美元­以上的中國海外併購交­易數量達到44筆,而2月、3月和4月僅為29筆。從交易額來看,增速也很明顯,根據榮鼎諮詢的數據,今年第二季宣布的交易­總規模為286億美元,而第一季為166億美­元。

總部位於倫敦的投行G­risons Peak首席執行員亨­利•蒂爾曼(Henry Tillman)表示,交易數量的復蘇主要出­現在特定領域。他表示: “這是一輪復蘇,但也是側重於物流和‘一帶一路’項目相關領域的特定行­業的復蘇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