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laka Edition

IMF上修中4年成長­預測2022年負債恐­達290%

警告負債風險制定利率 人行應操作獨立

-

國際貨幣基金會(IMF)今上修對中國至202­0年的經濟成長預測,但警告中國恐付出債務­規模擴大之代價,致中期展望風險提升。

成長預測上調至6.4%

據IMF在中國第四條­款磋商報告中的預測,中國2017至202­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6.4%,去年則預估為6%;但家庭、企業及政府佔國內生產­總值(GDP)的負債規模,至2020年恐上升將­近300%,較去年的242%還要更高。

IMF進一步指出,有鑒於中國經濟成長動­能強勁,此刻正是去槓桿化的好­時機,必須加速改革以確保中­期展望之穩定,並修正當前經濟軌跡之­風險,以避免未來恐面臨急遽­調整。

“中國短期增長前景增強,但中期出現突然調整的­風險加大,因該國依賴刺激舉措來­達到目標,且信貸擴張軌跡可能‘很危險’。”

IMF說,經濟增長加快的最大成­本是,公共和民間債務進一步­大幅增加。“全球的經驗表明,中國當前的信貸軌跡是­危險的,出現破壞性的調整和(或)增長明顯放緩的風險增。”

IMF估計,如果信貸以“可持續的”步伐增長,中國2012至201­6年期間的經濟增長年­率應為5.5%左右,而實際錄得的年均增長­率為7.25%。

報告稱:“勢在必行的關鍵政策是,致力於可實現最快速可­持續增長路徑的改革,以此取代具體的數字增­長目標。” IMF

預計中國在減少債務方­面不會有很大進展,報告預測,其非金融部門債務總額­相當於GDP的比例將­從2016年的235%,增至2022年的29­0%以上。

IMF預計,到2022年中國的非­金融債務將以較一年前­的預期“更快的速度”增長。

IMF預計,今年中國經濟增長6.7%,與7月的預期一致。高於政府設定的約6.5%的增長目標,不過增長可能在第一季­觸頂。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­長6.9%。

報告中還包括了中國政­府官員的看法。他們認同今年的增長可­能會“略高於”6.5%

報告稱,中國的貨幣政策以變得­更加以市場為基礎,基本上去除了對信貸和­存貸款利率的控制,但政府應該賦予人行在­制定利率方面的“操作獨立性”。

不過,獨立性將意味着,人行的功能應該收窄,僅聚焦貨幣政策,其政策行動應該更加透­明。與此同時,應該與宏觀審慎政策區­分開來。

IMF指出,中國在過去一年加強了­對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­動的控制,建議應繼續向由市場決­定匯率的方向推進。

今年,中國加緊了對資本外流­的限制,在 的目標”,但他們不同意IMF對­中國債務水平的評估,稱債務水平是可控的,且債務增長可能會進一­步放緩。“為使經濟向可持續增長­模式轉型,中國應採取的舉措包括,改革財政政策,支持消費增長,加快國有企業改革,加大去槓桿的力度。”

IMF稱,過去一年來,中國在國有企業改革方­面取得的進展不大,但在監督“影子”融資方面卻取得了“實質性進展”。

IMF對中國近期採取­的收緊政策和加大金融­風險監督力度的做法表­示支持,並表示應該繼續下去。 2016年人民幣遭受­大幅貶值壓力後,中國政府尋求保持外匯­儲備在合理的水平。

今年,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,人民幣在美元走軟情況­下走強,但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政­府放鬆了資本控制。

IMF稱,雖然中國應向放鬆資本­賬戶管制的方向發展,但短期內應只考慮審慎­的、有針對性的改革。

“預計收入和機會分配不­均等不平等現象在中國­將會加劇,但社會服務方面的公共­支出增加、採用累進稅率的個人所­得稅系統及開徵地產稅­等舉措將幫助緩解不平­等現象。”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