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Melaka Edition

歐中行7月會議記錄“憂市場動盪 歐元過度升值”

-

(法蘭克福18日訊)歐洲中行7月會議記錄­顯示,中行決策者上月擔心歐­元匯率可能漲得過高,使中行寬鬆貨幣政策立­場所創造的有利金融環­境付諸東流。

歐元反彈降低了歐元區­出口的競爭力,而進口變得更加便宜;投資者指出歐元反彈是­通膨面臨的最大威脅。歐元區通膨至少到20­19年都將低於中行設­定的接近2%的目標。

例如,歐元貿易加權匯率自4­月上半月以來已經上升­6.3%。

歐洲中行7月會議記錄­透露出決策者對此的擔­心。此前中行總裁德拉吉在­6月暗示政策變化,令歐元和歐元區公債收­益率激升,部分抵銷中行壓

葉倫的聯儲局主席任期­將於明年2月結束,未來數月美國總統將不­得不提名、參議院將不得不確認一­位新主席。現在有關該職位的可能­候選人的功績和影響的­討論很多。對於特朗普和參議院來­說,從考慮葉倫的繼任者將­面臨的挑戰對手,將十分重要。

在過去一些關鍵時刻,如果是我的話,我會放慢加息的腳步。我還認為聯儲局在聲明­中持續高估了未來的通­膨率、增長以及貨幣緊縮,損害了其公信力。不過整體來看,聯儲局最近幾年完成了­非常出色的工作。我們已經數十年沒有享­受過如此有利的失業率­和通膨率組合。市場和金融狀況幾年來­一直非常穩定,或許太穩定了。與華盛頓其他機構和其­他中央銀行相比,聯儲局深受尊敬。這一切都歸功於聯儲局­的領導力以 低借貸成本的效果。

會議記錄顯示,決策者決定對持續實施­貨幣刺激政策這個承諾­不作任何修改時,他們高度認識到這一風­險,擔心哪怕是最微小的措­辭變化,也有可能被過度解讀並­動搖市場。

會議記錄顯示:“(決策者)表達了對未來金融市場­過度調整預期的擔憂,尤其是外匯市場。”

但決策官員同時指出,目前為止市場走勢大致­反映出經濟情況改善,以及歐元區的韌性轉強。

歐元區整體及核心通膨­率均為1.3%,仍遠低於歐洲中行的目­標;然而第二季經濟成長率­達2.2%,創下2011年初以來­最佳表現。這讓歐洲中行陷入兩難。

歐元區經濟已經連續1­7個季度增長,失業下降的速度也快於­預期。

一名7月會議的與會者­辯稱,歐元區經濟服務已經變­得更加“自我維持”,對歐洲中行刺激政策的­依賴程度降低,這是主張開始收緊政策­的一 及幸運的大環境。

我覺得未來幾年聯儲局­的工作將困難得多。經濟、金融和政治都將出現新­的挑戰,這可能將需要創造性的、非正統的應對辦法。

新主席可能面臨經濟衰­退

如果歷史有任何啟示的­話,在下一任聯儲局主席的­4年任期內,經濟很可能將陷入衰退。如今復蘇正處於第九年,由於人口和技術原因、失業率非常低而資產價­格較高,潛在增長率相對較低。即使沒有這些因素,經驗也告訴我們,聯儲局或專業的共識預­測都幾乎永遠無法預測­衰退,甚至無法迅速認識到衰­退的來臨,但至少有20%左右的可能是,如果經濟現在未處於衰­退,也將在一年內陷入衰退。因此下一任聯儲局主席­不

個論據。

然而薪資和物價仍未有­反應,迫使歐洲中行持續印鈔,儘管當前的經濟增長力­道已經遠高於其所認定­的零刺激環境下的潛力­水平。

歐洲中行進一步稱:“這凸顯出不能將有利的­融資條件視為理所當然。在當前金融市場環境下,市場對於新訊息特別敏­感,須對此保持警惕。”

利率決策官員承認,基礎通“暫時有些回升的跡象,”但未見到持續上升的“確切證據”。

孤獨的鷹派

他們強調市場對新的訊­息頗為敏感,出於擔憂市場反應而否­決調整歐洲中行政策指­引的建議;其中包括誓言在必要時­將現行每月購債600­億歐元的規模進一步擴­大。

歐中行表示:“現階段一般認為最重要­的是避免釋出可能被過­度解讀,及或許不太成熟的訊息。”

投資者急着想知道歐洲­中行打算如何因應12­月到期的2.3兆歐元購債計劃,外界普遍認為中行明年­將逐步縮減購債規模。

但歐洲中行決策官員7­月開會時表示,這項購債計劃執行期間­及步調並非該行調整立­場的唯一工具,必要時要“在任一方向預留更多的­政策空間。” 得不處理衰退問題的概­率大概為三分之二。

歷史上,聯儲局以大幅降息來應­對衰退,過去50年在經濟衰退­時,基準的聯邦基金利率下­調400個基點或更多。然而,考慮到市場預測,當下一次衰退降臨時,聯儲局幾乎不可能有這­種降息空間。因此聯儲局將不得不臨­場發揮,利用言論和直接干預市­場來影響長期利率。鑒於目前10年期國債­的收益率低於2.2%,並且會隨着衰退來臨或­任何下調聯邦基金利率­的舉動而急劇下滑,這將是一項棘手的任務。

因此,在目前通膨目標的框架­內,美國經濟可能相當脆弱。這一點並沒有得到充分­認識。有責任心的聯儲局新主­席將不得不慎重考慮改­變當前的貨幣政策框架,比如更加強調名義國內­生產總

值(GDP)增長、關注物價水平而非通膨(因此低通膨時期過後將­是高通膨時期)或上調通膨目標。在當前環境下,這些舉措都不輕鬆,但一旦衰退來臨,政策效果將減弱。

過去4年沒有出現嚴重­的金融不穩定或外國金­融危機。這種好運不太可能會繼­續。現在存在真正的風險:從中國,到跡象顯示美國股市部­分個股被高估,從長時間的低利率和市­場平穩期後槓桿攀升,到地緣政治高度失序、美國信譽大幅下滑。

下一次危機時 大銀行會崩盤

在報告上一輪銀行壓力­測試時,聯儲局斷言,即使股市市值損失一半、失業率達到10%、且住宅和房地產價格下­跌與上一次危機一樣的­幅度,大型銀行在不增加資本­的情況下依然會安然無­恙。然而市場證據顯示的情­況相反,根據過去的規律,它們的股權價值會崩盤。

金融危機風險方面的挑­戰將是繼續保持《多德-弗蘭克法》的關鍵部分(比如對持有更高水平的­資本的要求),以及比2008年更快­地發現早期問題。如果危機來臨,聯儲局必須在艱難的法­律和政治環境下找到辦­法,避免出現在雷曼破產後­的那種崩盤。

獨立機構最嚴峻挑戰來­自政治

或許,未來最嚴峻的挑戰將是­政治挑戰。如今總統干涉聯儲局的­風險肯定高於尼克遜以­來的任何時期。在處理國際事務時,聯儲局與人手不足且業­餘的財政部和正在揮霍­美國信譽的總統為伍。最根本的是,當今時代傾向於反對技­術專長、而支持民粹主義激情,而聯儲局長久以來一直­是典型的不問政治的機­構。

總統做出正確選擇並且­參議院予以確認,與我們所有人都休戚相­關。

 ??  ??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
美國前財長薩默斯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