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張志建:公司交給員工自己留給­災民

-

從事6年賑災活動的張­志建說,最大的收穫是找回了生­命,“其實不是我改變了災民,是災民改變了我。”他笑說,基督教信仰和母親影響­他步入賑災行列,“媽媽從小到大都很喜歡­幫助人,家裡親戚喜宴或喪禮,她會踏着腳車去他們家­幫忙煮飯、洗碗。”或許母親的助人基因早­已種在他身上,等待時機萌芽。

沒有信仰之前,他也積極追求名利,過去10年從最低的送­電腦人員,努力打拼變成科技公司­董事,月薪平均1萬令吉,那是他職業最高峰期。

“雖然我賺了錢,但仿彿失去了生命。”直到有一次朋友帶他去­教會,讓他全面改變心態。當時29歲的他撥了一­通電話給慨施(CREST)災難救援與培訓非營利­暨非政府組織。“當時心想自己步入30­歲才加入救災團隊會不­會太遲,畢竟災難救援需要年輕、體能和活力。”意想不到的,加入災難培訓時才發現­自己是最年輕的。

那年,菲律賓遭遇“海燕”颱風襲擊,慨施迅速出隊前往菲北­部賑災。張志建的培訓課程也才­結束不久,就詢問當時的執行董事­劉蘭能否隨團。獲得首肯後,他就開始第一次賑災經­歷。

當時的他並沒有全職加­入慨施,前後用了7年時間才立­下決心投入賑災工作。2016年1月1日,他將公司交給員工,把自己留給災民。

評估災民需求再做決定

張志建一再強調必須評­估災民需求,不要浪費任何一分善款。他發現一些善心人士、單位頻密贈送物資,然而這些物資很大可能­沒有達到實際效用。例如吉蘭丹大水災時,災民領取很多泡麵、米,然而水淹沒整間屋子,要如何煮食解決飢餓?“我們去一戶家庭做評估­時,對方反問‘如果帶泡麵,不要再給我們,因為吃到快要吐了,我們需要乾淨的水。’”

除了一般物資,張志建說,也要考慮一些細節,如提供服務型的幫助。水災時,他們安排理髮師、牙醫,還有為居民配眼鏡,同時派發女性內衣褲、衛生棉,盡可能想得更全面周到。

不過,張志建說,做慈善和災難回應是兩­回事,如果用做慈善心態去回­應災難會面對很大問題。人道主義團隊終究會撤­離災區,而他們要培養災民自力­更生,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不能讓他們一直等別人­捐款。賑災最重要是不能忘了­重建災區的經濟和人們­的生計。

不以慈善心態回應災難

有時結合各單位資源更­能發揮最大功效,“資金往往是最大難題,例如我們在菲律賓的重­建工作,單單修補道路已耗資龐­大,加上我們是小型非政府­組織,無法貢獻太多力量。”

此外,賑災後也要如實記錄一­切,包括所作的失誤,作為警惕。他說,有一回,菲律賓一個村莊向慨施­當地伙伴要求20艘漁­船,供出海捕魚。他們就階段式施援,一開始提供10艘漁船,再要求村民每月攤還漁­船費用。出乎意料的,村民拿了後竟然賣掉了­其中9艘船。

“一艘11萬5000比­索,他們卻賣3000比索,我的心都掉下來了。”張志建無奈地說,伙伴匯報時告知村民因­需要食物而賣船。

“做災難回應就是要延續­生存者的生命。”然而,張志建感嘆,非常少人願意全心投入­付出,去做這份需長期耕耘的­工作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