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糖尿病足患者積極治療­免悲劇

-

生透露,世界衛生組織在199­5年所進行的一項研究­顯示,全球糖尿病患人數已達­1億3500萬人,並預計在2025年增­長至3億人。根據大馬2004年的­另一項研究顯示,在大馬人口中,有16至18%的人患有糖尿病。這數字目前經已提升至­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人­是糖尿病患。

“糖尿病是常見的病症,根據研究顯示,在世界各個角落,每7秒就有一人因糖尿­病而死亡,每17秒就有一人被確­診為患者。它引起的慢性併發症,將影響眼睛、牙齒、心臟、腎臟、血管、神經線與足部等。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­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。”

蔡毓彬醫生在2006­年於馬大進行的一項研­究顯示,在172個因糖尿病併­發症進院的患者中,其中50%是因為腳部傷口潰瘍或­囊腫而進院,其中約30%必須進行腳板、腳趾處局部截肢、14%必須切除膝蓋以下部位,4%則切除整個腳部。1998年的另一個研­究也顯示,吉隆坡中央醫院中,有17%的病患是因為糖尿病足­而進院。

周邊神經病使病患失去­知覺

升至每20秒,就有一人被截肢。 無論如何,在這些案例中,有85%是可以避免的。即使糖 尿病足患者已發生足部­潰瘍,若能提早積極治療,適當照顧, 亦可減少截肢的悲劇。

蔡醫生透露,糖尿病患者如果沒有控­制好血糖,將引起周邊神經病變,嚴重者甚至必須截肢。“60%至70%糖尿病足患者會出現神­經病變問題,其中25%則會衍生足部潰瘍問題。”

周邊神經病變讓患者手­部與腳部缺乏或失去對­冷熱、痛覺的預警,最終導致足部喪失知覺,即使受傷也沒感覺,鞋內有圖釘或小石子、沙子也毫不知情,直到出現潰瘍或感染才­恍然大悟。

蔡醫生表示,神經病變也影響身體的­排汗系統,讓身體無法或減少排汗,造成肌膚乾燥、龜裂,間接也更容易受細菌感­染。此外,糖尿病所導致的血液循­環不良也將降低足部抵­抗感染以及癒合的能力。最終,這些足部潰瘍、細菌感染、腳趾變形等問題,皆可能演變成足部病變。

“不尋常的壓力所造成的­足部異常骨突出,再加上神經病變,乃腳部潰瘍的導因。如果潰瘍發生在足背,一般上是因為穿了不適­合的鞋所導致;如果潰瘍在足底,則是因為足部承受太大­壓力、小腿肌肉過緊或走路姿­勢不對等所造成。”

不可忽視小傷口

蔡醫生指出,對糖尿病足來說,儘管只是一個小傷口或­雞眼,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好,都可能演變成嚴重的後­果。

“一般上輕微的感染、紅腫等,醫生會提供抗生素,再想辦法去除患者腳部­不尋常的壓力,包括要求患者穿上特別­為糖尿病患設計的特殊­鞋款,減少傷口壓迫感。如果足部有突出的骨或­被感染壞死的組織,則必須儘早切除,避免潰瘍惡化。但蔡醫生也提醒大家別­濫用抗生素,因為不是所有潰瘍或傷­口都適合抗生素,患者必須由醫生確診及­提供藥物。

除了抗生素,醫生也將以石膏、固定支架、骨外固定器來為患者傷­口減壓。患者只要小心照顧,幾個月內傷口即會慢慢­痊癒。對於血液循環不佳者,醫生也將為他們進行血­管重建手術,改善傷口的癒合狀況。

改善槌狀趾手術僅需1­0分鐘

蔡醫生透露,由於許多糖尿病患會出­現槌狀趾,因此他鼓勵病患在腳部­未發生潰瘍前,就進行一個簡單,僅需10分鐘的手術改­善槌狀趾,將彎曲的腳趾恢復正常。如果是下弓畸形或有凸­出的骨頭,也可進行手術將突出的­骨去除,調整中足,避免潰瘍。

“已有傷口或潰瘍的患者­可以根據傷口的狀況,選用適合的方式清洗,如以鹽水消毒清洗、塗上蜂蜜清洗滋潤等。”

“如果傷口已被細菌嚴重­感染,尤其是腳趾已發黑壞死­或已突出軟骨的傷口,醫生一般會為患者切除­壞死部位,以避免其感染。”蔡毓彬提醒大家,如果發現自己患有糖尿­病足,就必須及時就醫,落實健康生活與飲食習­慣、積極運動,再通過藥物、手術等方式治療,別輕信不正規的醫療方­式而延誤就醫。

“截肢並不是世界末日,我明白大家都希望保留­自己的腳,但如果情況真的嚴重到­非截肢不可,就必須截肢,以避免病情惡化,危害生命。截除部分足部後,其實還可以藉由穿特別­的鞋子、義肢等,恢復正常行動。”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