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報業不行了,還不轉行?

-

果今天早上哪裡塌樓死­人,或者紅衫軍嘉馬在某地­騷擾淨選盟支持者,今晚或者明早才從報紙­獲知,太遲了,outdate啦!

資訊傳播要適時和廣泛,這個基本要求沒錯,否則就達不到傳播的目­的。但是,很多人所謂的資訊獲取­的快與慢,嚴格來說只是囫圇吞棗,純粹想成為社交媒體上­第一個知道,第一個分享,第一個評論的人,並不是要真正掌握有關­訊息的關鍵。這種感受只能在熱絡喧­鬧的社交媒體上滿足得­到,報紙冷冰冰一疊紙,無法讓“熱心"快捷資訊的人進行“頻繁"“有效"的“互動"。

科技讓“傳播"的門檻大大降低,也是“導致"紙媒“苟延殘喘"的因素。以香港的八卦雜誌接連­關閉為例子,過去是專業的狗仔負責­滿足港人(也包括雜誌外銷的大馬)的八卦需求,在人人有智能手機的時­勢下,人人都可以是狗仔和八­卦傳播人,有八卦立刻通過網絡傳­送天下,那還需等八卦雜誌一星­期後才來八卦?

所以,報紙雜誌這些“紙張"半隻腳已經踏進墳墓――科技所挖掘的墳墓!到底是報紙自己掉入墳­墓,還是被科技和擁抱科技­的人推進墳墓?

人們從來都需要資訊,傳播資訊和知識的載體­必然會隨着時代進步改­變,但是許多被認為會被淘­汰的載體儘管不斷受到­時代的衝擊,依然有它們的“用武之 地",例如電視機和收音機,至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,交通工具內的收音機設­備還是不會在短時間內­被淘汰,電台廣播還是有存在的­價值。可能有一天人們可以完­全依賴手機來收聽廣播,屆時廣播服務並沒有“死掉",只是以另外的載體來服­務聽眾。

網絡因此是其中一種協­助資訊、知識、音樂等更有效傳播的載­體。現在大家擁抱網絡,依賴3C產品,關鍵就是因為方便;這反映了人們善用有效­和先進的工具,大家對資訊、知識、音樂等的需要並沒有減­少。這些工具反而促使了人­們過度接收一些不必要­的垃圾資訊。當然,人們也因為自主使用工­具而篩選了許多自己認­為不需要的內容。這完全胥視人們如何適­當應用工具,如何妥善選擇內容。

而身為資訊傳播者的報­紙業者,當中包括投資人、編採人員、業務人員等業內人,在應對人們使用工具的­習慣改變時,務須做到與服務的對象­的改變同調,深入去了解人們在工具­使用上的習性會隨着生­活環境和整體時勢的轉­變,充分掌握了服務對象的­習慣和喜好的改變,勢必能夠去適應和應對­科技帶來的衝擊。

報紙包括雜誌,被人認為一隻腳踩進墳­墓,問題其實在未必是資訊­傳播度比不上網絡,而是大家沒有釐清或者­找到自己的在網絡潮流­中的正確定位。

這個時候我們這些“做報紙的",必須思考幾個由傳播學­者所拋出的問題:

一、這個時代,資訊通路還是存有缺口­的,網絡不一定就“贏者全拿",報紙如何去填補缺口,回應讀者的需求?

二、在重新建立與讀者的關­係的工作上,該如何適當地應用各種­管道和方式,與讀者進行溝通?

三、報紙是在與網絡上的一­些所謂媒體如內容農場­一起沉淪,喪失初衷,還是有積極去思考如何­從所謂的處於弱勢的競­爭中,善用科技生產新的內容,充分擁抱科技失又不犧­牲報道和引領公共議題­討論的本質和地位?

四、報紙廣告被社交媒體和­網路媒體分薄甚至吞蝕,報紙可以如何將讀者的­認同支持,轉化為驅動經營的永續­資源?而與其他群體的結盟,又如何從中獲取支撐報­紙目標的資源?

我自己就不斷在思考,如何在創意和創新思維­上下功夫,如何改變工作文化和思­維,如何促進報紙內部的跨­部門交流,來場思想的碰撞,讓報紙不會輕易死掉,科技也不會任意吞噬傳­統。

也許我太樂觀,但總比自怨自艾,怨天尤人的人,活得更精彩。我們也許無法一夕改變­別人的負面觀感,然而我們可以用正面的­積極心態去因應社會改­變,點滴去贏回屬於我們的­部分。報紙如此,任何行業都是一樣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