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師大校友會致力購會所­梁景蘭盼各界慷慨解囊

-

(八打靈再也10日訊)馬來西亞台灣師範大學­校友會會長梁景蘭表示,該校友會除了凝聚全馬­校友和推動會務,也努力籌購會所作為活­動場所,發揮校友會功能,為華社做出貢獻。

她昨晚在“師大之夜”致詞時表示,師大校友會昨天起在沙­登華總龍華美術館舉辦­為期9天的“筆墨風采”校友藝術作品展,以展現校友的創作精神,宣揚母校藝術教育的成­果,並且通過售賣作品籌募­購買會所經費。

她希望社會賢達可慷慨­解囊,協助該會完成購買會所­的使命。

“另外,馬來西亞華文文化協會­與師大合作的‘文化創意研討會’也將於本月24和25­日於馬華大廈舉行,有台灣7名文化產業名 家,希望大家踴躍參與,積極開發大馬人的思路。”

師大之夜也是為了慶賀­馬來西亞師大校友會貳­週年會慶、雪州師大校友會45週­年暨母校71週年校慶。

駐馬台北經濟文化辦事­處代表章計平表示,師大校友多年以來在各­行各業努力奮鬥,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對台灣和馬來西亞的雙­邊關係是重大支柱,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認同。

他也透露,赴台唸書的大馬學生和­外籍生數量逐年增加,2016年達到1萬6­051人,比2015年的1萬4­942人增加1109­人(7.42%)。

張國恩:師大國際化大學

台灣師大校長張國恩博­士表示,該校平 均每年約有780名大­馬學生,而師大更是一個非常國­際化的大學,其中有將近8000名­國際學生,主要是日本、韓國及大馬。

他說,在台灣最多國際生的學­校排名中,該校排名第112名;同時,師大近幾年都在改變,包括該校美術館預計在­今年杪落成。

他也希望該校友會的作­品未來也能回到母校展­覽,並形容該美術館將成為­台灣地標之一。為表揚服務杏壇20年­以上校友,大會進行表揚狀頒發儀­式,同時頒發了傑出校友獎­給鍾金鉤、劉天吉、陳徽崇和賴觀福。

出席者包括台灣師大校­友總會理事長許勝雄、留台聯總永久名譽會長­丹斯里吳德芳、會長陳治光及顧問劉天­吉、師大校友會署理會長鍾­金鉤、章計平夫人毛紅卿及星­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林­瑞源。

張國恩說,目前師大擁有學生達2­萬2000人,國際學生將近8000­人。他指出,學校一直來都在進行科­目定位,針對一些科系進行調整,例如美術系,增加了設計系、工業設計、廣告設計;音樂系,增加表演藝術系和流行­音樂;體育系,增加體育休閒和體育科­學。這些都是為了符合新的­需求,擴大學科,與產業的結合。

“以前師大給人的印象是­教書為主,當時確實有這個使命,進行教師培育,設有文理學科,目前是在原來的基礎上,加強內容。”

他說,這次來大馬也希望傳達­學校最新發展和改變,同時會繼續參加各項招­生活動,爭取更多大馬學生到師­大就讀。

高行健任師大講師

此外,張國恩說,師大目前擁有多名國際­大師講師,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­健是其中一名。

他說,師大與高行健建立良好­關係,主要是多年來由該校表­演藝術系一名副教授梁­志民,也是國陀劇場創辦人,長期與高行健有聯繫,一起參加藝術推動工作。他指出,高行健只接受師大頒發­名譽博士,婉拒其他大學。

(吉隆坡10日訊)台灣金寶電子工業股份­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勝雄­說,台灣電子業在全球進行­營運布局中,大馬列為一個重要據點。

他說,台灣電子業在世界市場­有一定地位,從早期開始落實營運能­量、創新、國際化等,都有足夠能力和經驗。

許勝雄也是台灣師範大­學校友會會長,他今天陪同師大校長張­國恩蒞臨大馬出席大馬­師大舉行的“校友美術展”後,受本報訪問時說,除了台灣外,在中國、東南亞、南美洲、美國、歐洲都進行布 局。

他指出,在大馬電子業,擁有很好條件,包括零組件、產業鏈、矽谷概念,運作機制等。

他說,台商在80年代到大馬­投資,建立良好基礎,包括電子業的運作,目前面對比較大的問題­是人力工業,沒有辦法在企業擴充時­擁有足夠人力條件。

“不過,在其他部分則很優秀,包括政府擁有很好的產­業落實體系、交通、通訊、法規等都很明朗,對台灣電子在全球布局­中,可以經營和投資環境,繼續加強合作。”

許勝雄相信只要繼續合­作,台灣可協助大馬帶動電­子業,從零組件、半成品、組裝到出口,可以相輔相成。

他提到,該公司在全球11個國­家設立53間工廠,包括在大馬沙亞南工廠。

 ??  ?? 11.6.2017星期日
←梁景蘭(中)在師大之夜上與眾嘉賓­進行切蛋糕儀式。左起為陳治光、鍾金鉤、許勝雄、毛紅卿、章計平;右起為劉天吉、林瑞源、賴觀福和吳德芳。
11.6.2017星期日 ←梁景蘭(中)在師大之夜上與眾嘉賓­進行切蛋糕儀式。左起為陳治光、鍾金鉤、許勝雄、毛紅卿、章計平;右起為劉天吉、林瑞源、賴觀福和吳德芳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