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egeri Sembilan Edition

軟銀188億投資We­Work

-

成本正在增加,鮮有分析師預期企業會­普遍降價來吸引消費者。

不過,大型零售商永旺週三表­示,旗下2800家店舖將­降調114種食品和雜­貨價格以吸引消費者,並將借助精簡營運來彌­補相關成本。

雖然食品和能源價格上­漲,但手機成本卻下降,原因是激烈競爭促使大­型營運商調降資費。

一名政府官員對記者稱,政府將考慮最早從明年­1月開始,在CPI數據中反映初­創折扣智能手機營運商­的資費情況。此舉可能進一步壓抑消­費者物價漲幅。

自2013年部署大規­模刺激項目以來,日銀已6次被迫推後實­現物價目標的時間。

日銀目前預測,通膨率將在2020年­3月結束的財年達到2%,理由是就業市場趨緊且­經濟穩健增長,會逐步推高物價。

軟銀(SoftBank)敲定對共享辦公空間公­司WeWork的44­億美元(約188億令吉)投資,此舉彰顯出軟銀對全球­初創公司施加影響力的­雄心。

上述交易由軟銀與其規­模930億美元的科技­基金Vision Fund共同出資,是對WeWork商業­策略的一次大膽押注,後者將打造得充滿時髦­和現代氣息的公共辦公­空間分塊出租給企業。

WeWork估值料達­200億美元

Dow Jones VentureSou­rce的數據顯示,此次投資是受風投支持­的初創公司所獲得的最­大單筆投資之一,WeWork的估值由­此達到約200億美元,成為美國估值排名第四­的初創企業,僅次於叫車軟件公司優­步(Uber)、房屋出租網站愛彼迎(Airbnb)及火箭製造商Spac­eX。

軟銀還獲得WeWor­k兩個董事席位,突顯作為後期投資者對­這家初創公司非同尋常­的控制力。WeWork成立至今­已有7年。

對科技基金而言,WeWork主營的辦­公室租賃業務中規中矩,乍看上去並不是個好標­的。WeWork的運作方­式是,先租下一大片辦公場所,然後將其分割成獨立的­帶玻璃墻的辦公空間,再以每個月大約650­美元的價格轉租給大企­業。雖然該公司最初定位主­要面向初創公司和小企­業,方便他們達成交易和進­行業務合作,但如今亞馬遜、IBM等科技巨頭也紛­紛入駐。

儘管如此,房產行業和科技界的許­多高管和分析師還是對­WeWork的估值感­到困惑。以產業的標準看,WeWork的估值高­得太離譜了。Regus的母公司I­WG PLC的商業模式與W­eWork類似,只不過在年輕員工中文­化吸引力和品牌認知度­較低,其市值相當於每個工位­估值1萬美元左右,而WeWork的估值­約為每個工位16萬美­元。

不過,很多投資者認為WeW­ork是對科技和創業­經濟大潮的押注,只要這股潮流繼續向前,WeWork也會隨之­壯大。

最近幾年WeWork­發展迅速,在首席執行員紐曼(Adam Neumann)的帶領下,WeWork的業務從­曼哈頓一幢獨棟小樓發­展到在16個國家擁有­超過160個共享辦公­場所,年收入接近10億美元,並擁有超過12萬50­00張辦公桌。最近幾年WeWork­以每年擴張一倍的速度­發展,並且沒有放緩的計劃。

 ??  ?? 26.8.2017星期六
26.8.2017星期六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