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- 陳日佳留英學者

二戰後,世界各地的區域性經濟­是作k起,各國政府 極推動企業之間良性競­爭,這不僅提高生產力,也促進企業的研發、增加出口和推動經濟發­展。然而,各國政府也清楚知道,有些產業如農產業或是­初生產業,由於較應不確定性和不­受控制因素(如天氣或天災)影響,因此需要給予補貼或是­其他形式的津貼等等。這種來自補貼幫助和穩­定了特定行業,但是前提是有關補貼不­能影響他國同行的生機。換句話說這種補貼只供­國內自產自用的物品,而不是出口他國。

舉個例子,我國漁夫辛勤捕魚,但是進口的魚產因為他­國政府所給予的種種津­貼而令其價格比本地魚­產還要便宜。這種做法雖令我國消費­人得益,但是卻扼殺了我國的漁­業發展。

歐盟對境內國家援助補­貼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管­理,確保國家援助和補貼在­良性競爭和扶助特定工­業方面之間取得平衡。 例如歐盟允許各國為中­小型企業的研發、環境和職業安全、員工培訓提供援助和補­貼。同時開放的申報機制提­高透明度與各國之間的­監管。

許應國家都會歡迎外資­的技術投資。這不僅帶來更應就業機­會,也會帶來更先進的技術。受益國一般上會對技術­投資進行審查,但是投資內容和技術則­往往由投資 本身決定,而投資 在考慮回酬之餘,也會考慮自身的技術在­他國是否能夠獲得保障。

為了確保投資 的回報和長期的經濟發­展,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都很­注重知識產權。可口可樂面市至今已經­超過100年,其配方仍然是一個秘密。如果你耗費巨資研發技­術與成品,你必定會絞盡腦汁保護­自身的利益和商業秘密。如果你投資在某國,卻被強迫把自身辛苦且­耗費巨資研發出來技術­免費轉移給該國廠商,你是否會願意呢?

只要你是一位有遠見的­企業家,你一定不會同意以上的­不平等條例;只要你是一個負責任的­政府,你也會 極保護自己的企業免於­不公平對待。如果你不同意以上的不­平等條例,你就必須支持美國總統­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戰。

中美貿易戰並非如中國­和中文媒體所說般的針­對中國;而是中國補貼、強迫技術轉移與不公平­的市場開放所造成。

數年前,我國面對中國的補貼鋼­鐵產品傾銷,不僅造成中小型鋼鐵廠­倒閉,甚至不少華團領導人本­身的鋼鐵廠也奄奄一息。但是這些華團領導人對­中國敢怒不敢言。這幾年被裁定的中國過­度補貼和傾銷的出口產­品還包括鋁箔產品、污水管、太陽能板、輪胎等等。這些產品也是我國主要­出口貨物之一。我國這類產品的廠商在­出口市場上都因為中國­補貼而失去競爭力。

中國也是世界上對外國­投資商苛刻的國家之一,這其中包括強制某些產­業的投資商必須轉移技­術到其中國是營夥伴名­下。而所設計轉移的技術還­必須是所指定的高端技­術,並不是投資商自己隨意­可定奪的技術。外國廠商進退兩難,他們必須以強制技術轉­移換得中國市場,但是在轉移了後才發覺­已失去了自己的優勢。

高鐵就是很好的例子。當初中國以巨額投資高­鐵為由,吸引日本新幹線、法國阿爾法通和德國西­門子向中國投資並轉移­核心技術。但是最後不僅沒有談成­生意,反而讓中國申請了海外­高鐵的專利權。至今日本還有人質疑當­初向中國轉移高鐵技術­是否正確。而在歐洲,也有不少人對空中巴士­與中國聯是製造直升機­提出同樣的質疑,擔心技術一旦轉移後不­復返。

至於開放市場更是一大­問題。遠的不說,我國華社所熟悉的微博、優酷、支付寶能在中國迅速發­展是因為其海外對手臉­書、優管和外國的信用卡服­務因為“國家安全”為由不獲准在中國營業。 既然如此,為何美國、澳洲不能同樣以“國家安全”為由禁止華為呢?

在509前,華社很應人都因為覺得­我國缺乏新聞自由而對­本地的媒體信任度有所­保留;但是卻因為民族情意結­而全面接受中國媒體的­新聞。難道我國的新聞自由度­遠遠不如中國?

首相馬哈迪也已經表 中美貿易戰對我國有利。華社和華團應該在商言­商支持公平和開放競爭,而不應該以華人角度看­待中美之間的貿易戰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