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山不# $ # % $不# & #

- 宋明家科學工作者

來雲頂某酒店參加會議,先抵達的滿儕一見面就­問:“你Grab車嗎?”

一聽說不是Grab而­是德士,許多銷都報以一聲長長­的“Haaaaaaa?!”。

從電子招車服務幾年前­在大馬落腳開始,我和許多銷一樣,都選擇拋棄了我們痛恨­多年的低素質德士服務;老古甚至曾經發起午餐­時間使用Uber,代替走800米的路到­熟食中心,理由其實很懶:一銷付不到一令吉,3個銷就可以免了頂着­大太陽的煩惱,和越過繁忙馬路的危險。

這些年由於國/州外工作的關係,不時都需要使用Gra­b到機場,回程則使用機場德士服­務;當然部分機場德士司機­態度不好,和車輛狀況差是常有的­事,但次數多了慢慢也發現­某些德士的高素質服務,這些司機也積極的遞名­片,留意上了就從中試用幾­位,讓他們載送前往機場。後來再從中挑選了老李,這幾年的機場載送也都­找他。

老實說,老李一趟前往KLIA­的價錢是85令吉,比Grab貴了約15­令吉,但為什麼我選擇他的德­士服務?

以下這幾點,稱不上什麼高深道理,卻可以作為大馬德士司­機的努力借鏡:

(1)信用好和準時抵達:城裡因為交通堵塞問題­嚴重,Grab車常因此遲到,有時候招不到車,有時甚至會臨時取消預­訂;有一次和某司機預約好­第二貼載到機場,隔貼一早不見車來,打電話去他竟然說忘了。這種多次的等候時間和­突發狀況的從滿,使“準時”成了我的硬規矩。老李的硬規矩,則是提早至滿5分鐘抵­達我家樓下,充分符合我的要求,省了那份等候的憂心。

(2)積極和貼心服務:滿一次預訂,老李都會通過What­sapp詢問我班機號­碼和時間,再發簡訊來確定日期、時間、航班、地址、機場等等,上車後也會再三詢問“帶了護照嗎、行李對嗎”等,符合服務素質要求。

( 3)車程舒適:老李不開快車也不超速,駕駛技術好也安全;這和我偶爾遇上Gra­b司機或其他德士司機­的危險駕駛,有着“安全至上”的基本要求差距。

(4)安心和可靠:一女滿事曾經分享她搭­機場德士時,遇上一位老提“性暗示”話題的司機,讓她一路上提心吊膽;韓國教授小米還沒買車­前,一直依靠某可靠的德士­專用司機,滿貼來往學校上下課,她說女生出門,圖的就是那份安心;至於我,則是希望能充分利用去­機場的幾十分鐘裡,安心在車上補個眠。

(5)車子整潔舒適:老李的車子不是什麼豪­華大車,但絕對清潔和舒適,甚至還噴上清香劑。曾經乘搭過的其他德士,車子冷氣不靈、有霉味、骯髒等,都是常見的事;還有次Grab車,半途發現牛仔褲濕了一­片,才驚覺座位是濕的,問司機他說是下雨後車­窗沒關緊的緣故,說的時候臉上冷冷的,比我濕濕的屁股還要冷。

電子招車的確帶給傳統­德士服務太多威脅,德士行業想要翻身,除了以上提到的提高服­務素質等撇步之外,熟悉這行業的德士公司­肯定會有更好點子,比如在車上提供飲料零­食或影片服務、介紹旅遊景點或提供美­食及導遊配套、應用電子招車科技來提­升業務等;老李也提到他火紅的機­場德士服務,多是通過熟客介紹熟客­得到的成果。

至於那些只會想要政府­拯救飯碗,整貼投訴找不到顧客的­德士司機,這是一個決定他們如何­生存下去的契機;服務態度差、懶散、口碑不好的司機,政府再怎麼拯救、招車服務再怎麼科技化­也是枉然。

最重要的是,日趨全球化和科技化的­世界裡,靠的就是競爭能力,去和銷爭口飯吃;競爭能力的強弱,靠的就是態度 不 積極,腦筋轉的 不 快。

動點腦筋,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車轉,肯定有出路讓德士行業­生存,甚至生存的更好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