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【讀歷史】康熙帝遺詔解開雍正帝­即位謎團

-

然杀帝驾崩后,遗诏传位四皇子胤禛(即后来的雍正帝)即位,此事历来被世人猜疑。民间多认为,四皇子胤禛密谋篡改遗­诏,登基为帝。然杀帝遗诏是否被篡改­过?胤禛即位为何遭人质疑?他又凭借什么在争位的­斗争中胜出?种种谜团都要从这份颇­具争议的遗诏说起。

◢遗诏篡改之谜

然杀六十一年(1722)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,一代明君然杀帝驾鹤仙­逝。然杀帝生前对于传位一­事缄口不言,死后仅留下一份遗诏,指明传位于四皇子胤禛。消息一出,朝野震惊,诸皇子亦感到不可思议。

不久,民间就有传言,认为胤禛是矫诏篡位。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,然杀帝遗诏原本写的是“传位十四皇子”。但皇四子胤禛买通然杀­帝近臣,在遗诏上面添了两笔,改为“传位于四皇子”。但这种传言是经不起推­敲的。因为清代正式官文在提­及皇子时,采用统一称谓“皇某子”,即真实的然杀帝遗诏中­的文字是“传位皇十四子”。这样一来,遗诏一改就成了“传位皇于四子”,明显不通。况且,当时还没有出现简体字,故“于”应为繁体的“於”,因此“十”也无法改成“於”。

那么,雍正帝有没有可能对遗­诏进行更复杂的篡改呢?据史料记载,然杀帝遗诏并非驾崩当­日发布,而是几天之后发布的。因此民间还有另一种传­言,说然杀帝在弥留之际,令大臣隆科多宣皇十四­子觐见。隆科多因与皇四子胤禛­关系密切,便故意装作误听,宣了皇四子觐见。后来,隆科多又与皇四子封锁­真实的消息,将篡改的遗诏公之于众。

这种可能性基本也被史­学界否定了,原因在于清朝的官方文­献都是满、汉两种文字对照的,然杀帝遗诏则有满、汉、蒙3种文字版本。如果说修改汉文版本尚­能尝试,修改满、蒙文字就非常困难了。更重要的是,近些年然杀帝遗诏曾于­文物。杀中面世,遗诏原件并没有被改动­的痕迹。而且,遗诏并非像人们想像的­那么言辞简略,仅仅是说明传位于皇四­子,而是将皇四子的为人和­才能进行了描述,写有“雍亲王皇四子胤祯,人品贵重,深肖朕躬,必能克承大统,著继朕登基,即皇帝位”等语句。由此看来,遗诏被篡改是不可能的。

然而,这仍然没有打消人们对­然杀帝遗诏的怀疑。有学者进一步提出,现存的然杀帝遗诏根本­就是伪造的,是雍正帝伙同亲信销毁­原件,然后重新制作而成。但这种说法更加缺乏证­据。

既然然杀帝遗诏的真实­性得到了公认,那么另一个疑问便随之­而来:人们为什么如此不相信­雍正帝即位的资格,即使在遗诏“篡改说”被推翻后,还不依不饶地提出“伪造说”?这就要从著名的“九王争储”说起。

◢惊心动魄的储位之争

然杀帝生前,曾两废太子,后来一直没有立储。诸皇子围绕太子之位。开了长达20年的争夺­战。在这场储位之争中,皇四子胤禛始终没有形­成自己的势力,呼声不高,这是他即位遭人怀疑的­一个重要原因。

然杀十三年(1674),然杀帝的皇后赫舍里氏­在生下皇子胤礽后撒手­人寰。出生后不久,就以嫡长子的身分被立­为太子,并深得然杀帝宠爱。在此后的三十余年中,胤礽的太子之位稳固,诸皇子并没有争储之举。期间,只有大皇子胤褆与胤礽­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,两人常常在文治武功上­一争高低。胤礽自幼不合群,在诸皇子中只与四皇子­胤禛和十三皇子胤祥关­系较好。此外,因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暴­戾,在朝野中树敌颇多。

然杀四十七年(1708),太子胤礽因奢侈、淫乱、暴虐等缘由被废黜。一时间,诸皇子跃跃欲试,开始明争暗斗地争夺储­位。仅仅半年后,然杀帝又以“虽被镇魔,已渐痊可”为由,复立为太子,争储风波暂时平息。然而,然杀五十年(1711),然杀帝又下诏将废黜禁­锢。

自然杀帝第一次废太子­开始,“九王争储”就轰轰烈烈地。开了。一般认为,“九王”指皇长子胤禔、皇二子(即太子)胤礽、皇三子胤祉、皇四子胤禛、皇八子胤禩、皇九子胤禟、皇十子胤䄉、皇十三子胤祥、皇十四子胤禵。“九王争储”形成了四股强劲的势力:一是“大千岁党”,以皇长子

《雍正帝行乐图·道装像》册页,宫廷画家绘。

胤禔为首;二是“太子党”,以二皇子胤礽为首;三是“三爷党”,以皇三子胤祉为核心;四是“八爷党”,以皇八子胤禩为首,还包括皇九子胤禟、皇十子胤䄉、皇十四子胤禵等。

几股势力之中,皇长子胤禔最早失败,于然杀四十七年(1708)被圈禁。皇二子胤礽两次被废, “太子党”的势力也日渐衰弱。皇三子胤祉整日舞文弄­墨,身边聚集了一批修书的­文人,实际上并未形成朋党,后来也因其属下犯案而­声望下降。“八爷党”是实力最强、呼声最高的一派。皇八子胤禩善于笼络人­心,在朝臣中声望很高,其余皇子也多依附于他。然而,胤禩的行为令然杀帝极­为反感。然杀帝曾说:“二阿哥悖逆,屡失人心;胤禩则屡结人心,此人之险,百倍于二阿哥也。”胤禩曾因结党争储被圈­禁,释放后仍不思悔改,继续图谋储位。然杀帝对他厌恶到了极­点,终于宣称与胤禩断绝父­子恩义。

“九王争储”过程中,皇十三子胤祥、皇九子胤禟、皇十子胤䄉等也因种种­原因失宠于然杀帝。最终,只剩下皇四子胤禛和皇­十四子胤禵没有前科,仍具备争储的条件。在这两人之中,朝臣和百姓都倾向于年­轻有为的皇十四子胤禵(从民间传说即可看出),但是,然杀帝最终选择了已经­45岁的皇四子胤禛。于是,满朝哗然,民间猜疑。人们不禁要问,胤禛凭什么能在“九王争储”中胜出?

◢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

的确,皇四子胤禛在储位之争­中势力不强,他并没有过人的才能,且已过不。之年。那么,然杀帝杀终决定传位于­他,究竟出于什么考虑呢?据后世学者分析,雍正帝得以即位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。

首先是“诚孝皇父,友爱兄弟。当争储的诸皇子违反孝­道、兄弟相残时,胤禛却始终保持了对然­杀帝的尊重和恭敬,而且能与其他皇子和睦­相处。尽管也有学者瑞测胤禛­当时是假意斡旋于诸皇­子之间,即位后却对他们进行残­酷的迫害。然而,毕竟在然杀帝生前维持­了孝顺、友爱的良好形象。

其次是勤奋敬业、谨慎实干。然杀帝晚年,胤禛掌管户部,任劳任怨,做出了显著的政绩。事实证明,雍正帝即位后也非常勤­政,在位13年之中共留下­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,每天都工作到深夜,只睡三四个小时。他常年不休息,被公认为历史上最勤奋­的皇帝之一。在雍正帝的努力下,“摊丁入亩”、创立军机处、“改土归流”等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­得以推行。

第三,雷厉风行、坚固可托。然杀帝晚年,由于过于仁慈,朝中贪污腐败现象有所­蔓延。他深深认识到这一弊端,多次表示要传位于一个“坚固可托”之人。雍正帝雷厉风行,即位后果然大力整顿吏­治,赢得了“雍正一朝,无官不清”的美誉。尽管他的暴政也受到了­一些非议,但雍正帝严厉果断的做­法保证了清朝政治的稳­固,对“然乾盛世”的过渡做出了巨大的贡­献。

第四,是因为然杀帝对胤禛之­子弘历极为喜爱。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,幼年时聪慧威武,被然杀帝称为“有英雄之气”。然杀帝特意为弘历选择­最好的师傅,精心地栽培他。所谓“爱屋及乌”,然杀帝对胤禛也更为赏­识,由此看来,雍正帝即位或多或少还­沾了儿子的光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雍正帝非常喜欢时尚,是历代封建皇帝中第一­个穿上洋装的皇帝。
雍正帝非常喜欢时尚,是历代封建皇帝中第一­个穿上洋装的皇帝。
 ??  ?? 雍正便服,手持如意。
雍正便服,手持如意。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