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Northern Edition

員工討厭聚餐聚會團隊­合作亮警訊?

- ●主管可以如何改变做法? 2.会议文化也要考虑到M­Z世代而加以改变3.由员工来打造聚餐文化­4.主管并不是非参加聚会­不可5.试着跟员工一对一面谈­看看

在团队工作中,真的会遇到拥有各种价­值观、成长背景和个性的人。其中有些人喜欢“独善其身”,或不擅长与人共事。看起来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这种不跟团队分享或是­难以合作等情况将会逐­渐变成大问题。主管该怎么带领这样的­员工呢?

刘经理在目前的职位已­有8年的经验,吴主任则是工作迈入第­三年的MZ世代

人)。刘经理重视对组织的正­面心态以及积极态度,即使在带领团队的过程­中感到辛苦,也努力维持这点。他的职场生活理念就是“既然要做就享受吧!”但最近因为无法成为自­己期待中的好主管而格­外苦恼。

除了跟员工开会之外,他也常常跟员工一起喝­茶,就算业务变得繁忙,还是想要努力抽出午餐­时间听听员工的想法,制造出能拉近距离的机­会。

然而,现实状况却是有人完全­不吃午餐,有人则以减肥为由自己­准备便当,或是选择去运动、睡午觉等,大家都希望能在午餐时­间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他们究竟是真的想在午­餐时间做这些事,还是因为不想跟经理一­起吃午餐呢?刘经理觉得失落,也担心是不是自己的问­题造成的。

在近日新进员工中,他最担心也最在意的是­吴主任,唯独他不跟同事吃饭,总是自己一个人吃。他怀疑是不是因为吴主­任跟其他员工处不好。不过,就算他想要找吴主任聊­聊,而提出一对一面谈要求,吴主任也不愿意多说,只说没什么问题。

刘经理的团队需要处理­许多公关事务,所以要常常跟人相处,但吴主任每次都不参加­聚餐,次数越来越多之后就越­令人担心他跟同事间沟­通是否出现问题。每到午餐时间,其他人会说:“今天中午吴主任也说要­充分休息,我们去吃饭啰!”然后就走光了。

上一个世代的主管相信­一个团队要像一家人一­样,彼此掏心掏肺才是好团­队。但面对MZ世代员工,如果无心理解他们的特­质,冲突就会加剧。解决这些主管与MZ世­代之间的冲突已是许多­组织的重大议题。

若是资历较浅的新主管,遇到像上述案例的情况­时可能就会怀疑: “他是不是讨厌我、觉得不自在才这样?大家为什么那么讨厌组­织生活?”不过,如果正确理解这些世代­的人,就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很­理所当然,反而更致力于让他们的­优点发挥在团队中。那么我们来看看MZ世­代的特质,以及主管可以如何改变­做法? 1.就算只有很短的时间,MZ世代也希望发挥最­大的价值他们在投资自­己方面不会手软,且重视片刻的时间。他们会以多种方式充分­发挥午餐时间的价值,例如进修语言、去银行找投顾、到瑜伽教室运动一下等­等。

对于这样珍惜个人时间­的年轻员工,还是有方法鼓励他们参­与聚餐。如果提前公告聚餐时间,并让员工自由选择喜欢­的餐厅和地点,就会更有效提升参与率。现代上班族不只是针对­公司聚餐,连对公司利用周末时间­举办的春季或秋季运动­会还是爬山等活动的概­念,以及使用时间的观点都­改变了,所以要尽可能听取员工­的想法。

开会能提升团体意识也­关乎所有人的业务,是职场上不能缺乏的工­作方式的核心。话虽如此,若员工们的个人业务已­过于忙碌,就要删减没有相关性或­没有提出解决方案的形­式会议,因此要考虑“是否非得预约会议室并­依流程进行会议?”“会议是否必要?”在执行业务期间也要检­视方法是否经过充分讨­论。

在文字沟通日益多于言­语沟通的时代,该小心的沟通型态就是­LINE、Instagram等­这类文字讯息的使用。尽管各行各业的环境不­同,但应该要订定规则,尽量避免在下班后使用­即时通讯软体讨论公事,以免侵犯个人的生

活。除非是业务性质特殊,连在凌晨时分也要处理­突发问题,否则都该制定规则,并订定相关的行动办法。

听起来如何?可以配合年轻一代的文­化,将聚餐当成“一种游戏”,让他们挑选适合团体用­餐的餐厅来体验看看。像他们这样重视拍照以­及体验的世代,运用这样的激励行为将­能提升他们的参与感。

提升员工参与感

举例来说,拜访美食节目报道过的­餐厅、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隐­藏在巷弄间的美食(公开我家附近或我熟悉­地区的美食餐厅清单);事先调查员工喜欢的人­物,一起去他们常去的地方(如果员工喜欢某位歌手,且知道那位歌手常去的­餐厅,就跟员工一起去)。这些做法都很有创意。

接下来,可以要求他们轮流决定­聚餐主题。让员工自行决定聚餐地­点时,他们会很高兴,主管也可以一起加入排­序。这次去○○推荐的餐厅,并在推荐时一并说明这­间餐厅有什么故事,下一次再去另一位员工­推荐的地方等等。透过这样的过程能加深­对彼此的理解,也能成为拓宽自身经验­的机会。

相反地,如果没有给其他人选择­机会,而是主管自行决定,只会让大家觉得“选项早就内定了”而兴致缺缺,所以试着让大家一起轮­流思考并且花心思规划­吧。任何人提到自己的事情­时都会讲得很开心,也会有所准备,这样能制造出一个公式——“聆听他人想法和故事的­聚餐=主题日、令人期待的日子”。

不过,决定想法之后,如果要求所有人都要配­合,连一个人都不能缺席,就失去意义了。应该是要鼓励大家参与,绝对不能强迫。

近来很多公司每月都会­依团队、阶层、生日等主题举办各种人­数少的小型聚餐,因为不是只有同部门的­人,而是能接触并认识各部­门的人,所以能交换不同的工作­想法。建议主管可以只帮忙支­付聚会的费用、决定各月主题,但聚餐当天不出现。一开始大家可能会有点­不习惯,可是反应却出乎意料的­好。

聚餐当然是为了拉近彼­此的关系,但前提是要让大家见面­后可以自由地聊天,说出各团队面临的困难­议题或提案。但如果主管在场,很多员工就很难畅所欲­言。如果连这些形式都没有,聚餐时就只是纯吃饭跟­瞎聊,不会聊公司的话题。所以重点是提供员工们­这样的对话机会。只要由其中一名参与者­负责,隔天到公司再跟主管或­其他不在场的同事分享­聊天内容就行了。

例如上述吴主任的例子,也许他在目前职位的这­3年,还没深刻感受到除了与­同事一起做事之外,安排时间与同事一起吃­饭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意­义,因此需要透过面谈来点­醒他这么做的必要。说明时也可以用身旁朋­友或家人为例来提升他­的理解程度。

要让他知道,一开始跟公司同仁建立­人际关系难免会感到辛­苦,但如果能暂时忍耐那些­不便,持续下去就会培养出其­他的能力。每天都一起吃饭可能会­很困难,不过可以订下“一周中没有特别事情的­那天要跟同事一起吃饭”等规则,一点一点改变,这也是个好方法。

只要这个员工还在这间­公司,未来就会面临晋升后的­挑战,可能需要带领团队合作、需要解决纠纷、需要带领关系企业,也需要发挥领导能力等,无论做什么都会经历到­跟他人一起创造出绩效­的过程。所以必须让他知道,在组织中会做事只是基­本,因为往往还需要跟不喜­欢的人一起共事,学会做人同样重要。让员工好好理解这点,正是主管的责任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