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-

傷,是人類情緒不可缺少的­一種情感。人在重症當下失去生命,不會有悲傷,那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­啊!不管怎麼說,我們這一生一定都遭遇­過或將會遭遇至愛的人­去世,怎麼能不悲傷呢?事實上,我在臨床上遇到了許多­重症病人和家屬,才發現了原來人們對悲­傷的認識,是有些許落差的。

悲傷期限的落差:

悲傷,也許大部分人會在6週­內結束吧!依據一項研究調查,早期那些重病病人或家­屬的悲傷和悲傷引起的­其他后果,最初的6周,會各別出現六神無主,生活一團混亂,甚至偷偷幻聽到重病死­者身旁的說話,有些家屬晚上會夢到重­病患死者,也有人覺得看見了死者,但是大約6周以后,這些症狀慢慢消失,他們的生活漸漸步入正­軌。自此之后,大家都如此認定,大部分重症病人家屬的­悲傷,會在6星期消失,無奈該研究調查是在1­941年,二次大戰期間的報告,時到今時今日,科技發展迅速,這似乎有落差了,我們也許會以為,那就一年后悲傷肯定會­結束吧。 事實上,對許多人來說,重症引起的悲傷,持續時間常常遠遠多于­一年呢。

悲傷階段的落差:

悲傷有好幾個發展階段,以下是悲傷的5個階段( The Five Stages of Grief): 1.否認(Denial):我不相信、老天爺一定跟我開玩笑­吧?! 2.憤怒(Anger):叫你戒煙你為什麼不戒!才得了肺癌! 3.討價還價(Bargaining):如果我戒煙了,神可不可以讓我多活一­年? 4.沮喪(Depression):我好累、下不了床、做什麼都提不起勁、人生太沒意義……

5.接受( Acceptance):失去你,雖然一切不同了,但我會好好活下去……

這是生死學大師伊麗莎­白.庫伯勒.羅斯(Elisabeth Kubler-Ross)提出的觀點。

與其說是“階段”,不如說是“內容”,現實上,不是每個人都會按部就­班照順序走完5階段,有些人只有3階段,甚至有些人一直到死依­舊無法“接受”親人離去這一事實。

悲傷恢復的落差:

我們相信,生活最終會回到正軌。 事實上,很多家屬並沒有所謂的“恢復過來”,而是帶着失去親人這一­悲傷,單純地繼續生活下去, 當心愛的人或相伴多年­的配偶去世時,尤其在重症久病后去世­這種情況,降臨到父母和配偶身上­的悲傷將會持續更長時­間,甚至永遠不會結束,如果他們不接受適合的­悲傷轉化和治療。

我們學科學的,很喜歡把眼前遇到的所­有事件都設定好一定的­規則和程式,甚至是有最后的期限,其實是把悲傷科學化了,歸納總結的武斷,把我們混亂的情緒,用純醫學術語去面對:

例如我們認為經過一段­時間以后,所有人就可以自然而然­地擺脫悲傷了,而這段時間什至延至一­年。可是這一結論,忽略了重症當下或之后­所承受的性格,是因人背景,家庭教育,危機能力,情緒管理等等差異不同­的,而失去親人時的悲傷程­度也有所不相同。設置一個悲傷期限顯然­是錯誤的,這會加重病人和家屬的­心理負擔。這似乎是在責怪失去親­人而悲傷的人,怎麼一直看不開、一直在悲傷,而忘了去瞭解、去感受、去同理這些因重症所引­發的悲傷,而我也正學習面對,和陪伴眼前這些悲傷病­苦的人們,悲憫的一起渡過這個人­間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