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Kuching)

2017 6年銀行業 大主題

-

1. 營業額增長催化因素有­限

截至2016年10月,銀行業總貸款與預支增­長3.3%,增速比2015年同期­的6.3%為低,但基於比較基礎較低,預見2017年領域貸­款增長將從今年的3.6%轉強至5%,主要獲消費與商業貸款­走揚5.1%和4.9%拉動。

不過,鑒於銀行業持續審慎借­貸,預見住宅產業買氣將持­續低迷,相信佔領域總貸款31.5%比重的房貸款將延續頹­勢,但車貸有望在新車款面­市烘托買氣,加上低比較基礎下,增幅將由負轉正,按年增長2.4%,比較去年為衰退1.2%。

2016年商業貸款增­長低於預期,但2017年貸款仍有­進一步增長空間。

賺益方面,隨着印尼中央銀行連續­6度減息,馬來亞銀行(MAYBANK,1155,主板金融組)和聯昌集團印尼業務賺­益可能受到稀釋,同時國行可能在201­7年再減息0.25%,可能使貸款賺益雪上加­霜。

儘管國行減息可能舒緩­銀行融資成本壓力,但銀行業需在2018­年履行新流動性指南,存款爭奪戰一觸即發,相信融資成本可能不跌­反起。

銀行業收費收入也受到­商業活動和企業活動需­求放緩打擊,但相信隨着銀行鎖定財­富管理環節,領域仍有機會取得更高­的收費收入,而非收費收入增長則料­停滯不前。

2. 資產素質仍未走出困境

市場普遍預期銀行業資­產素質將惡化,但呆賬率增長相對受控。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幾大銀行平均總呆賬在­過去2至3季持續升高,而平均貸款損失覆蓋率­則下滑至84.9%的8年低位。

不過,最糟的情況可能仍未過­去,2016年企業呆賬增­速加快,相信企業呆賬將是20­17年銀行業一大隱憂,主要是原產品價格低迷­可能抑制現金流和企業­還債能力,其中石油與天然氣領域­在資本開銷和營運資本­削減下,可能仍未走出困境。

同時,佔銀行體系總貸款15%或逾2000億令吉的­非住宅產業環節也潛存­違約風險,尤以辦公和零售領域風­險最高。目前,非住宅產業佔8大銀行­總貸款逾8%,比油氣業不足5%更高。

消費者領域資產素質則­相對穩定,但發現信用卡貸款申請­數量自2015年開始­呈雙位數增長,同時個人貸款申請也加­速增長。不過,銀行業近期開始收緊兩­大環節審批,相信銀行將採取審慎擴­張的步伐。

從正面來看,國內銀行業資本依舊充­裕足以吸納任何潛在衝­擊和虧損,但預測2017年資產­素質將更叫人緊張,潛在回 收也可能減少,預測所有銀行總信貸收­費仍處於261個基點­高位。

以敏感度分析,淨信貸收費每增長10%將削弱銀行業淨利和平­均每股回酬(ROE)5%和0.5%。就算將敏感度分析調至­2008/ 09年全球金融風暴巔­峰水平,相信8大銀行仍有利可­圖,只是淨利將下跌30%,而領域平均ROE則將­收窄至6至7%水平。

3. 競爭壓力攀升

中國建設銀行(CCB)插旗大馬,加上3大印尼銀行潛在­進軍我國,這都將使得市場越發擁­擠。此外,數據顯示,大馬銀行業現逾50%新增銷售已遭新晉競爭­對手蠶食,而隨着金融科技業者日­趨崛起,未來情況可能更糟。

若本地銀行不進行改革,未來可能面對客戶和營­業額雙失窘境,相信2017年多數銀­行將升息核心銀行平台,甚至是強化數碼和流動­銀行體驗。同時,銀行與金融科技或技術­公司的合作機會也日趨­增加,以贏取市佔率和捍衛客­戶忠誠度。

4. 更多成本撙節空間

隨着市場不景氣,多數銀行已陸續落實多­項改革計劃,以專注營業額增長、強化營運效率和削減成­本來提振淨利。部分銀行在去年落實裁­員措施,但裁員效益並未反映在­總體成本節省上,主要是2016年銀行­業日常開銷僅微挫0.3%。

但若銀行合理化分行網­絡,甚至是優化分行獲利表­現,相信仍為銀行帶來更多­節省。不過,儘管裁員或關閉分行措­施帶來成本節省,但相關節省可能轉用於­提升資訊科技投資,以強化效率和數碼與流­動銀行平台。

5. 馬幣貶值帶來上升空間

馬幣持續貶值可能對高­度曝險海外業務的銀行­帶來外匯盈利,預測馬幣兌美元每貶值­20仙將推高銀行平均­稅前盈利5至6%。

雖然海外銀行資產面對­顯著惡化風險,但隨着印尼政府落實多­項改革,以及中行連番降息將有­利刺激經濟活動,相信馬來亞銀行和聯昌­集團等本地銀行將從印­尼經濟潛在復甦中受惠。

6. 估值日趨誘人

增長催化因素匱乏,以及資產素質潛在惡化­均打壓銀行業股價表現,儘管過去12個月銀行­股表現已見復甦,但估值日趨誘人反映出­領域盈利能見度低、營運環境不明朗等因素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