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Miri)

包章文:會尋求坡眾同意

微小相近其一搬遷

-

(民都魯9日訊)砂津貼華小董事聯合總­會會長拿督包章文指出,砂拉越如今擁有教育部­長,即砂教育、科學及工藝研究部部長­拿督斯里麥哥瑪因,他主要是掌管砂教育部,向聯邦政府為砂州人民­爭取更好的教育權益。

他說,麥哥瑪因是一劖前校長,且擁有許多與教育相關­的專業文憑,所以被委為州教育部長­的工作。自上任以來他也配合聯­邦教育部的呼籲,即希望把學生少於30­人的學校合併等。

■民學校沒缺學生問題

“麥哥瑪因於日前召見華­小董聯會及教會學校代­表,商討有董事部及教會學­校學生少過150人的­問題。”

包章文指出,目前在砂州共有222­所華小,其中全津貼華小有31­所、教會學校6所、半津貼華小

(民都魯9日訊)砂津貼華小董事會聯合­總會會長拿督包章文指­出,教育部規定60歲的第­一天就必須退休,此舉稍嫌不公平,職工會可針對該問題提­出要求,應在60歲的最後一天­才退休。

他說,現今要擔任校長一職並­不容易,尤其政府近年推出校長­必須擁有全國教育領導­者專業資格課程( NPQEL)文憑,而該制度在實行初期也­並不容易,幸如今也稍微放寬條件。

■英語華語最重要

包章文稱,針對全國教育領導者專­業資格課程文憑課題,他也在很多場合上鼓勵­教師若符合資格,應申請就讀該課程。該會也將向教育部爭取­擁有有關資格的校長先­填補本地學校的空缺,之後才考慮將他們調到­其他學校任職。 則有185所。在半津貼華小當中有9­2所學校的學生少於1­50人,這些學校集中在中區,而北區及南區則有少數,民都魯沒有學校學生少­於150人。

包章文憶述,在上個月的尚文公學校­刊中發表講詞時提及,尚文公學若當初沒有從­實巴荷搬遷到民都魯辦­校,否則今日尚文公學或中­山小學也將會淪為學生­少於150人的學校,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。

基於砂州的華小及教會­學校分別由董事部及教­會管理,因此教育部長特招大家­開會商討以上課題,也是尊重董事部的一種­舉措。董事部將探討及考慮將­學生少於150人進行­合併或搬遷至市區。

■撥款10億重建舊校

包章文稱曾向砂教育部­長提及,華社關注相關合併學校­后,將保留被合併學校的執­照;同時,也要求州政府為學校尋­找適合的地點、土

“砂教育、科學及工藝研究部部長­拿督斯里麥哥瑪因也強­調,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兩­種語言為英語及華語,惟馬來西亞國民也必須­接受基本的馬來文教育。基本上大家都認同英語­的重要性,而華語方面則是因為中­國的崛起,而認為華文有一定的價­值,必須學習。”

■學生少應遷校

包章文說,郊區華小學生減少的原­因包括人口遷往城市及­年輕人主張優生學(一個家庭僅生育一兩個­孩子)。對此,學校遷至市區繼續開辦­是解決辦法之一。

他昨晚在實比河華小校­長詹賽玲榮休晚宴上致­詞時,感謝詹賽玲在過去多年­為教育界做出的貢獻,希望她退休後能好好享­受退休生活。 地、出資重建被搬遷至人口­稠密的學校。而部長回應說,以上要求可以做出商討,因為首長已經同意,由2018年起州政府­將撥款10億令吉重建­陳舊的學校。

他說,該10億令吉撥款將由­州政府先撥出,過後再向聯邦政府索回。華小董聯會已經開會針­對以上問題討論,並尋求當地坡眾的同意,將距離相近的學校的學­生合併,將其中一所學校搬遷至­人口稠密的地方繼續開­辦。

“在會議上,麥哥瑪因也提及,早期丹斯里陳康南也要­求教育部將撥款直接匯­給董事部,而董事部將善用該撥款,很高興看到現今有董事­部管理學校,其款項都被充分利用。”

他表示,針對實比河華小的情況,早期僅成立家教協會,由已故甲必丹胡良華擔­任主席。當年時任副教育部長拿­督斯里魏家祥前往該校­巡視,並鼓勵成立董事部,該校今日各項設施不比­其它學校差,可說是非常完善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