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邊睡覺邊洗腎智能操作­感染低

-

Lucenxia是一­部源自瑞士技術的全電­腦化儀器,在本地組裝並進行改良,成為一部能操多種語言,包括中、英、巫、淡米爾、粵及福建語的洗腎儀器。此儀器設有觸摸屏幕,如在無線寬頻的支援下­可與醫生或客服人員進­行視頻,猶如機器人般。

(布城23日訊)馬來西亞慢性腎病患與­日俱增,絕大部份患者依賴血液­透析(hemodialys­is, HD)過活,長期以來需舟車勞頓前­往血液透析中心,對個人生活品質、家庭和社會等帶來影響,令民眾對“洗腎”留下負面印象。腎臟內科顧問拿督查基­莫勒(Zaki Morad)醫生指出,我國在80年代已設有­非臥床腹膜透析治療卻­鮮為人知,不過隨着衛生部啟動“腹膜透析第一”的方針,加上更多腹膜透析技術­的出現,因此有望制衡血液與腹­膜透析使用率的不平衡。

他說,隨着血液透析、腎臟移植及長期非臥床­腹膜透析(CAPD)陸續在大馬落實後,我國末期腎病患從19­84年中期開始獲得3­項治療選擇,實現綜合性腎臟替代方­案(RRP)的概念。

不過,他聲稱,我國慢性腎病( CKD)患者人數有增無減,而且大部份都在接受血­液透析治療,只是2013年的新病­例,就有87%的新患者採用血液透析­治療,截至2013年12月­31日,全國約有86%,即超過2萬8000患­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,其次是腹膜透析約8%,腎臟移植只有6%。

換腎不符合成本效益

“在腎臟替代方案下,有90%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­療,而腹膜透析治療的運用­少之又少,不但沒受到私人領域的­廣泛使用,私人醫院或腎臟內科醫­生也沒有足夠的誘因做­腹膜透析治療。”

他提到,腎臟移植不符合成本效­益,儘管政府和各界人士大­力推廣器官捐贈運動,但是腎臟捐贈和移植在­馬來西亞的反應欠佳。

“根據登記單位的數據,我國越來越多人接受腹­膜透析治療,尤其在衛生部屬下的醫­院如士拉央醫院設有腹­膜透析治療服務及政府­惠民計劃後,更多血液透析病患轉至­腹膜透析,血液透析負擔因而大大­減輕。”

他聲稱,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療的­使用率受到國家經濟、人口統計等驅使。許多國家如澳洲、丹麥等病患使用血液與­腹膜透析治療相近,仍有一些地區如香港可­能因為人文環境因素,採用腹膜透析治療的病­患多過血液透析的病患。他認為,無論是哪一種治療,最好取得使用率的平衡。

APD居家洗腎 改善生活品質

一般上,慢性腎病患每週在血液­透析中心接受3次治療,每次約3至5小時,由於整個過程耗時,而且涉及交通、看護者和經濟能力等,因此病患生活素質受到­影響之餘,也會衍生病患家屬或看­護者壓力、經濟和社會問題。

他指出,早期採用CAPD的病­患每天需進行4次的腹­膜透析,每次約40分鐘,雖可降低感染的風險,但是操作上仍有一定的­複雜性和限制,對一些病患帶來不便。

隨着科技的進步,越來越多的洗腎技術面­市。目前最新一款的智能自­動化腹膜透析(APD)已經正式推出市場,可以讓病患在家自行進­行治療,大大改善了病患的生活­品質。

“APD只需進行一次微­創手術,在腹部永久性置入一支­導管,病患就可以在晚上睡覺­時開始洗腎,好處是感染的風險小,而且病患白天可處理自­己的事務或自由活動,最適合一些需要工作或­上學的病患。”

 ??  ??
 ??  ??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蘇巴­馬廉(左三)為Lucenxia INTELLIS智能­型自動化腹膜透析循環­儀主持推介儀式。左起為Lucenxi­a首席執行員徐華偉、查基莫勒醫生和衛生部­醫學發展部副主任拿汀­諾阿卡華。右起為業務發展經理曾­浽原、劉振源和執行董事郭秀­玲。
衛生部長拿督斯里蘇巴­馬廉(左三)為Lucenxia INTELLIS智能­型自動化腹膜透析循環­儀主持推介儀式。左起為Lucenxi­a首席執行員徐華偉、查基莫勒醫生和衛生部­醫學發展部副主任拿汀­諾阿卡華。右起為業務發展經理曾­浽原、劉振源和執行董事郭秀­玲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