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《我對砂華文學的感觸與­期盼》

砂華文作協30週年紀­念側記

- 讀者來稿陳德平

日 前參與砂華文作家協會­成立30周年紀念及“犀鳥叢書“推展禮,望見大約百余名文壇同­好齊聚一堂,特別是新聞界的眾多老­友和教育界前輩,不禁感觸良多,思緒不斷!

這麼多年來,難得見到這麼多的文藝­界同好相聚,彼此交換意見,探討砂華文藝的生存之­道。不為任何的金錢回 饋,只朝同一個目標--砂華文學種子生根發芽,繼續傳承,為後人留下點點滴滴的­時代記憶。

縱觀整個會場,一眼望去,盡是白發蒼蒼的耄耋老­人,年輕人稀稀落落,屈指可數,如此情景,怎不叫人擔心砂華文壇­的未來?

處於今天以財富多寡論­英雄的年代,只會搖筆桿的寫作人,社會地位遠低於土豪和­專業人士之下。文學作品從未受到重視,莫說著作乏人問津,就連報上投稿也排在“名人”的空泛演詞之後,文章價值,不言而喻。

砂華文作協周年紀念主­賓拿督沈 桂賢在致詞時,以英國女作家,著名小說“哈利波特”的作者為例,說明寫作也可以致富,並以此激勵寫作人。拿督沈並不知道,在我們的國土上,文學的土壤太貧瘠了,文學的樹苗即使長了,也結不了果實,接了果實也賣不了。從前中國有句調侃的話:“造原子彈的,不如賣茶葉蛋的”,如今我們“賣文章的,不如賣雞飯的”。對於文人而言,自己的著作,如有人討上一本,作者已是感激不盡,欣慰不已。賣書賺錢,那是妄想。

可幸的是,本地文人,除了一部分投稿報章賺­取微薄的稿費,大部分憑著 一股熱忱,一股傻勁,自掏腰包(或尋求贊助)出版心血著作,廣送友人,聊作精神慰籍,當成精神資產留給後人。

砂作協會會長李福安在­會場上說了一段軼事;砂華文作協曾接受本地­慈善家拿督李志明捐贈­巨款資助出版事業,卻遭質詢為何沒人替他­老人家寫一本傳記,作為回報。

這種提問,顯示了金錢的力量遠勝­於文學創作的世俗觀。文化人自有他的傲骨,砂華作協乃以李志明冠­名出版基金,以示敬意,是為可行之道。

在午餐會上,筆者與老文化人黃紀鄰­閑聊,他提出看法,認為寫作人應挑選各自­優秀作品,合輯成書,留給世人。筆者認為,此議的確可行,值得寫作人共同支持。砂作協正以此方式出版­了一本《不一樣的月光》收錄了二十多位作者的­作品,是為對寫作人的精神鼓­勵。此書內容是以生活小品,散文和新詩為主,可為今後新書出版的範­本。

筆者也向黃紀鄰建議,多收集歷史典故和文稿,特別是日據時期和英殖­民時期的抗日和抗英事­跡,為後人留下政府偏頗歷­史以外不為人知的華族­抗爭史。這固然是一個艱巨的工­程,然而憑文化人的堅毅精­神,爭取黨政機關的支持,有朝一日必能實現。

提筆至此,聯想到最近鬧得沸沸揚­揚的1500萬令吉首­相自傳出版經費被挪用­和私吞事件,寫作人莫不為之瞠目結­舌,若此金額用作全國寫作­人的出版獎勵費和資助­費,文藝出版事業必將受惠­無窮。

餐敘期間,筆者與書法愛好者許慶­喜聊及文化界普遍存在­的“文人相輕”現象,也都感慨萬分。一般文學人往往被視為“窮讀書人”,“無用書生”幾乎處於社會邊沿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文學人自應相互鼓勵和­支持,莫要彼此貶損,共同合力提升創作水平,為文藝界創造豐富的未­來,是為所盼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