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營養師破解飲食5迷思

罹癌要少吃肉?

-

期 少

營養師蘇妍臣表示,根據美國《營養》(Nutrition)期刊指出,40% 以上的癌症病人是死於­營養不良,而非癌症本身。網路流傳常說吃的太營­養,多數是指“預防癌症飲食”,而非“治療癌症飲食”。

若體內已經有癌細胞,就會大大地影響體內原­本平衡,產生相關的細胞激素,造成厭食、代謝率增加、體重減輕等問題,若此時飲食未能即時介­入,更會使相關的血球數及­免疫力下降,造成療程中斷,使得癌細胞更有復發的­可能,讓罹癌死亡率大幅增加。

健康大眾的蛋白質建議­攝取量,約為每公斤體重 0.8-1公克,而癌症療程時的建議量,可達每公斤體重 1.3-1.5 公克,約是一般人的 1.5 倍。以 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,每日攝取蛋白質總份量­約4-5份,而療程中的患者,攝取量可達7-9 份,方可達到身體應付代謝­所需。

不過,在臨床上,常會發生二個問題,第一是只吃肉,不吃其他食物,容易造成熱量不足,反而妨礙療程進行;第二,“蛋白質食物,吃到嘴巴裡,吞進去,才叫營養”,所以不是只有喝些湯湯­水水,就能把蛋白質吃下肚,實際上,吃進的只有少量的胺基­酸及油脂,更容易營養不良。

營養師表示,以現代醫學來說,目前並沒有任何的人體­實驗相關研究文獻指出,療程中食用雞、鴨、鵝等食物,會導致癌細胞擴散,倒是因為過度限制飲食,造成營養狀態不佳,反而會延誤療程,加重病情。

可補虛溫中、補益五臟,《日華子本草》指出“止勞劣,添骨補精,助陽氣”。雞肉滋陰、補血、養胃,《食物本草備考》指出“補虛乏,除客熱,和臟腑,利水道”。

鴨肉甘溫,《隨息居飲食譜》指出“味鮮美,補虛益氣”。

鵝肉

有些人認為“吃素沒營養”,因此許多素食者在進行­療程時,常被逼迫吃肉,其實這觀念並不正確。除了肉類外,像是黃豆製品類、蛋、奶等,都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,只要把食物份量補足,並不會造成營養不良的­問題。

營養師指出,若是全素者,務必和營養師討論飲食­分配,若沒有專業建議,容易造成全素者易有營­養缺乏的狀況。而生機飲食則較不建議,因生食容易有病菌殘留­等問題,若再加上抵抗力不佳,反而有感染的疑慮。

從預防癌症的角度來說,避免精緻醣類的攝取,有助於“預防癌症”發生。然而,在這生死攸關之際,應先考慮“熱量是否足夠”?若是導致營養不良的狀­況發生,重創的絕對是自己的身­體,而非癌細胞。若是擔心,精緻糖份是否會對身體­造成傷害,可待療程結束,且未有體重下降或營養­不良風險時,再做飲食調整,方是上上之策。

 ??  ??
 ??  ?? 迷思3
迷思3
 ??  ?? 迷思4
迷思4
 ??  ?? 迷思2
迷思2
 ??  ?? 迷思5
迷思5
 ??  ?? 迷思1
迷思1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