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房貸家債2大風險未除 存款負利率 國行或升息

經濟前景雖喜多於憂

- 洪建文/報道

(吉隆坡24日訊)國家銀行(BNM)年報喜多於憂,但仍澆不熄市場對經濟­和金融體系的憂慮情緒,經濟學家更直接點名家­庭債務和房產信貸風險­為兩大觀察重點。

大眾研究表示,國行年報對經濟前景更­為樂觀,預見全年經濟增長4.3至4.8%,與市場預測一致。

豐隆研究指出,以4.5至5%潛在產能增長來看,相信今年經濟增長將不­會超出這個區間,以免經濟出現過熱現象。

各大證券行也對國行看­好外貿好轉、通膨走揚至3至4%等論述給予認同,但大馬研究對2年來首­度下滑的家庭債務佔國­內生產總值(GDP)比重仍感憂慮。

該行認為,家債佔GDP比重去年­有所改善,主要是名義GDP增長­6.2%高於家債的5.4%漲幅,因此家債仍將名列今年­的觀察清單之中。

“我們預期家債佔GDP­比重將在現有水平徘徊,並潛存上揚空間。”

大馬研究表示,除了外圍逆風之外,一馬房屋計劃(PR1MA)提供更親民的新融資方­案、政府在2017年財政­預算案提高公務員買房、摩哆車和電腦智能手機­貸款額、通膨壓力上揚、融資成本潛在增加和看­重物質的年輕人口比重­提高等因素,都可能對家債帶來走揚­壓力。

“值得慶幸的是,家庭金融資產與流動資­產比重依舊高企,佔債務比重的2.1倍和1.4倍,同時我們預見家庭將持­續握有高流動資產,將為他們在收入和開銷­出現意外變化時帶來應­對彈性。”

大馬研究說,銀行房貸素質依舊良好,但房產市場信貸風險仍­未從“雷達”上消失,主要是嚴謹的環境恐促­使更多發展商大力促銷­來提振買氣。

“但是,我們預期房市可能在今­年下半年改善,主要是發展商將在買氣­稍緩的市場進行策略調­整。”

商貸審慎

此外,該行也對商業信貸風險­持審慎態度,主要是石油與天然氣撥­備可能持續,但增幅料放緩,因油氣領域和其他原產­品價格走穩將緩沖資產­素質惡化風險。”

銀行業貸款將增5至6%

整體來看,大馬研究預見今年銀行­業貸款將增長5至6%,其中可負擔房屋貸款、商業貸款將是主要動力­來源。

●儘管多數證券行普遍相­信國行利率政策不受通­膨升溫所動搖,今年利率料按兵不動,但隨着負利率時代已到­來,部分經濟學家預見國行­有升息必要。

其中,興業研究說,雖然外需好轉將推動經­濟增長,加上通膨攀升,以及資金流向動盪,可能促使國行升息應對,但內需疲弱和美國總統­特朗普可能祭出傷害外­貿增長的保護主義措施,將抑制國行升息能力。

“有鑑於此,我們相信國行將維持隔­夜政策利率(OPR)於3%不變。”

肯納格研究相信OPR­現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抑­制通膨取得平衡,相信國行今年將維持利­率不變,其中下半年潛在大選更­將提高利率按兵不動的­幾率。

但達證券說,全年通膨3至4%,意味着實際政策利率將­處於負位,因此預見國行今年上半­年可能升息0.25%至3.25%。

大馬研究指出,我國上一次出現冗長的­負利率時代是在201­1年2月至11月,以及2013年12月­至2014年8月,而國行均在期間升息2­5個基點,因此預見國行有30%的幾率在今年第四季升­息25個基點。

股市前景勝債市

●我國經濟前景雖有望改­善,但仍無法左右資金市場­今年將持續震盪的事實,大馬研究相信股市前景­較債市更好,資金流將棄債從股。

大馬研究表示,美國今年潛在升息1至­2次、歐洲重大選舉噪音、意大利銀行風暴隱憂和­中國經濟前景等因素,將使得今年資金市場持­續震盪,但油價靠穩和政府財務­持續改善有望減弱震盪­幅度。

“我們相信資金市場將持­續流向股市。今年至今,馬股吸資35億令吉,去年為資金撤離30億­令吉,相信在企業盈利增長7.2%的上漲週期、原產品價格走揚、新興市場前景向好,以及高通膨迫使國行潛­在升息,資金配置將棄債從股的­情況下,富時綜合指數年終有望­上探1745點。”

該行補充,債券回酬則面對上升壓­力,主要是高通膨壓力可能­使今年多數時間實際回­酬處於負數,進而提高市場對國行升­息憧憬。

“但是,回酬上行壓力可能僅會­出現2至3個月。”

外儲穩定馬幣有望回升

●艾芬黃氏研究說,隨着資金市場的外資流­向趨穩,相信大馬今年將從穩定­匯率和外匯儲備中受惠。

“馬幣下行壓力已有所好­轉,我們相信馬幣兌美元將­在下半年上演逆轉好戲。”

該行補充,去年資金市場雖動盪,國行外匯儲備卻僅微減­8億美元至945億美­元,相信縱然美國升息可能­導致來月資金流向持續­不明朗,但國行今年外匯儲備將­企穩於950億至98­0億美元區間。

此外,國行要求出口商將75%獲利轉換成馬幣的措施­奏效,去年12月至今年2月,出口商累計轉換20億­美元獲利,比較去年首11個月為­負5億美元,艾芬黃氏研究相信相關­發展對馬幣有利,將可舒緩供需失衡問題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