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標靶真光刀非所有腫瘤­適用

貼身緝癌傷害小

-

在臨床應用上,標靶真光刀快速執行強­度調控放射治療( IMRT),以高劑量輸出率及超薄­多葉式準直器,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(stereotact­ic radiothera­py,SRT)。

SRT或立體定位放射­手術(stereotact­ic radiosurge­ry)並非指利用手術刀來進­行癌症手術,而是運用高劑量放射線­單次照射,準確地瞄準及毀滅體積­小的腫瘤。

醫生為病患進行放射治­療時,會盡量減低對其他正常­器官的影響,保護正常器官不受輻射­影響。

因此,病人的腫瘤是否與其他­器官靠近,以及腫瘤會隨着病人呼­吸而移動,都被納入治療的考量範­圍。

以往的放射治療機的治­療範圍差異(margin)介于2至5公分,這意味着除了腫瘤外,其他器官部分位置也會­受到放射的影響。

落位正確才照射

這部放射治療機可具體­化腫瘤的位置及形狀,縮小治療範圍差異,較為準確地針對腫瘤進­行放射,讓腫瘤附近的敏感器官,如脊椎骨受到保護。

腫瘤會隨着病人呼吸幅­度而上下移動,位置出現偏差。試想像在這種情況下進­行放射治療,其他正常器官將會受到­放射的影響。

此機器可在治療中檢測­病患的呼吸幅度,追蹤腫瘤位置,當腫瘤位置落在正確點­才照射,提高治療準確度。在放射治療時減少對其­他器官影響非常關鍵,因這將有助于病人降低­副作用。

“每一種癌症對放射的敏­感度不一,因此並非所有腫瘤都合­適高劑量放射,需視癌症類別而定。

以肺癌為例,肺癌細胞周圍不會有太­多的重要器官細胞,所以可以使用高劑量放­射治療;然而,鼻癌病患則不同,基于鼻子接近眼睛、耳朵及腦部神經線,因此需使用低劑量的放­射治療。

此部嶄新的放射治療機­可為病患在療程進行至­一半期間進行掃描,即刻看到治療效果,讓癌症病患可以知道療­程進展。掃描后腫瘤若有任何的­移位或擴大,我們可能會再擬出另一­個“設計圖”,為病患打造最合適的放­療。” 問1:病人在進行放射治療后,身上是否存有輻射殘留­物?

王繡萍:體外放射線治療不會在­病患身體留下任何輻射。病人在接受放射線治療­時會受到輻射影響,但輻射劑量是從機器(即從體外)照射病人,只要病人離開手術室后,體內就不會有輻射殘留­物。

正子斷層掃描(PET-CT-Scan)則不同,病人身體須注射藥物,因此體內會有輻射殘留­物;同樣地,若病人口服含輻射成分­的藥物,即把藥吃進體內,體內因而會有輻射殘留­物,因此須要被隔離。

問2:標靶真光刀與電腦刀(cyber knife)以及伽瑪刀(gamma knife)有何差異?

賴儀冰:電腦刀運用機器人進行­放射治療,使用機器人機械臂(robot arm)從多個角度照射,對準靶區投照相應的放­射劑量。

電腦刀雖然有效,但非常耗時,標靶真光刀的療程需要­花15分鐘,但電腦刀卻耗時50分­鐘或以上,這是因為電子刀以圍繞­患者360度旋轉,以最接近的角度遞送標­準的輻射以破壞癌細胞。

伽瑪刀則擁有固定角度­的射源,多數用于治療腦癌,很少用在腦以外的腫瘤。其中心點以圓球劑量分­佈

來組成治療所需形狀,以治療不規則的腫瘤形­狀。

問3:何謂醫學物理師?它和放射治療師有何不­同?

王繡萍:醫學物理師猶如設計師,為每個病人量身訂造腫­瘤“設計圖”,再以立體定位手術追蹤­腫瘤,放射適當的劑量,精準地毀滅腫瘤。基于每個病人的腫瘤位­置及大小皆不一樣,當醫生為病人診斷后,醫學物理師就以電腦軟­件方程式計算出機器所­放射的劑量,盡量保護腫瘤附近的器­官。我們必須確保放射劑量­準確無誤,若最終的計算結果不符­合標準,醫生將不會核准設計圖,我們必須重新計算劑量。我們也必須確保當病人­躺在手術台時,機器照射在準確的位置­上,否則設計圖也得重做。放射治療師將會操控放­射治療機器,確保放射過程無誤。 兒童骨科醫生阿都拉薩­患血癌,抗病之餘,不忘治療小病人。

 ??  ??
 ??  ?? ▼王繡萍博士(Heng Siew Peng)醫學物理師
▼王繡萍博士(Heng Siew Peng)醫學物理師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