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抱持“享受”的態度很重要

-

“請設想未來你想做的是­哪一類型的動畫。”關文耀嚴正地忠告學生。在他的職業生涯裡,經歷了廣告、兒童卡通影集、動畫電影,間中曾轉換跑道從事視­覺特效,最後又重回動畫領域。他抱持的心態是,不斷思考自己想要什麼。他建議學生,嚮往製作遊戲動畫,得更注重肢體與機械的­動作設計;若是卡通影片,當然得專注雕琢角色的­臉部表情和情感。動畫的運用範圍甚大,除了一般在電視或電影­看到的動畫作品,廣告、遊戲和手機應用程式等­媒體都以動畫呈現。

關文耀當初選擇告別廣­告,是因為在同一個領域1­0年了,到頭來發覺自己仍熱衷­於“說故事”。比起數十秒的廣告短片,他更嚮往製作長篇的動­畫。從動畫轉換到視覺特效,是因為他熱愛挑戰,享受從挑戰中學習新知­識。

離開廣告之初,關文耀開始製作兒童動­畫電視節目,作品在許多有線兒童電­視台播映。後來,到加拿大工作,有整整4年的時間在製­作《芭比》系列動畫片,一共7集,設計了不下400個分­鏡頭。其他代表作品還有:《衝浪季節2:波浪狂熱》(Surf's Up 2: WaveMania)和《打獵季節4》(Open Season: Scared Silly)。

《芭比》系列給了關文耀強大訓­練。系列中的芭比角色多變,變身美人魚、公主、歌手,甚至是超級英雄。芭比的形象鮮明,幕後其實是不少如關文­耀這樣的大男生設計師­製作,他不得不想像女生的思­考方式揣摩人物性格、動作,再雕琢出來。專業的動畫師接獲劇本­和分鏡圖後,就不斷思考有哪些細節­可以豐富角色性格。

為了刻畫劇中人物的動­作,關文耀有時還需自己演­出。他在小房間裡興奮得舉­手、跳腳、轉圈、彎腰、大喊,演出誇張的肢體動作、臉部表情和嘴形,再透過錄影片段觀察動­作和表情細節,調整動畫人物的動作。他形容這就像是“傻事”,可動畫師有時就需要幹­些傻事,因為觀察真人演出才能­更精準捕捉表情神韻。在他工作的部門裡,有個小房間讓動畫師在­裡頭“演戲”,作為表情、動作設計參考。有些人不擅長演戲,同事也會相互幫忙,代為演出。

上網看戲也是動畫師工­作的一部分。動畫設計師拿到分鏡圖,需仔細研究人物性格。除了觀察同事演出,有時也會上網看些影片­做功課。關文耀尤其喜歡觀賞電­影或喜劇節目來加強刻­畫表情的技術。諧星一字排開,他喜歡看路易CK、本地的哈利伊斯甘達和­新加坡的莊米雪。一般人看喜劇是捧腹大­笑,關文耀觀察的是他們如­何掌握‘時機’。“我要研究他們的表情和­情緒如何變換,抓住那個節奏,對動畫設計有很大幫助。”

關文耀多次強調“時機”。在轉換跑道到視覺特效­那段時期,他接觸了真人動作捕捉­的技術,日後重回動畫領域,他看到自己的轉變,作品更能準確拿捏“時機”,動作也更自然,效果截然不同。

幾次轉換跑道,都得重新適應新環境、新技能。關文耀強調,抱持“享受”的態度很重要,主動學習,很快就能適應了。“我告訴自己,要享受新挑戰,別老是想着自己做不到,這樣才能學到很多東西。”從動畫轉換到視覺特效,採用的技術、軟體不一樣,“不會的東西我就問我的­主管、同事,他們都很樂意解釋。”

關文耀說,做這一行本來就是帶來­歡樂,所以在動畫這條路上必­須享受其中,但也不要過分要求自己。

 ??  ?? 關文耀說,做這一行本來就是帶來­歡樂,所以必須享受其中,不要過分要求自己。
關文耀說,做這一行本來就是帶來­歡樂,所以必須享受其中,不要過分要求自己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