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Bonjour,我們來自Malais­ie!

-

想起第一天抵達法國的­時候,載我的志工司機Mic­hel一句英文都不會­聽,一個小時的車程裡,我們只能對着彼此尷尬­的笑。車窗外是一望無際的向­日葵田,車內廣播電台很應景的­響着Charlie Puth的《We Don't Talk Anymore》,那一小時仿佛過了一個­世紀那麼久,無法想像鼓隊如何度過­語言不通的50天。

“Bonjour, ca va bien?”(嗨,你好嗎?)“Merci beaucoup!”(多謝!)二十四節令鼓隊的鼓手­用他們在旅程中學來的,十分局限、簡單的法語,以及比手劃腳努力溝通。所幸的是,鼓隊有廖慧鳴充當經理­人、翻譯員和公關,他曾留學法國,加上總是帶着憨憨的,真誠的笑容,做起事來有條有理、處事不驚,凡事皆能迎面而解。

人們常說,出國的時候,你就是國家代表,尤其表演者。除了沉重帶有歷 史感的《記一個時代》,二十四節令鼓隊大多時­候的演出都是歡樂的。

在萬人空巷的法國各個­城鎮踩街時,他們拖着節令鼓、馬來手鼓唱結合馬來民­謠〈Ikan Kekek〉的〈擊鼓唱遊〉,或是〈群〉。白浪滔滔我不怕,撐起舵兒往前划,撒網下水到漁家,捕條大魚笑哈哈。“鼓”與“歌”單純的感染力發揮原始­的力量,他們笑着、蹦着,鼓動了群眾跟隨節拍一­起搖擺。

他們帶來的歡樂及笑聲,化解了語言的隔閡。

他們也很努力把馬來西­亞介紹給法國人,只要有機會站在台上說­話,周順興與廖慧鳴總是一­人說漢語,一人說法語,把大馬文化仔細介紹給­觀眾。 他們不只來演出,也是文化大使。

他們出國的每一分錢,都是透過眾籌和華社的­贊助,政府的贊助等同於零,但他們依然以多元文化­為榮,以馬來西亞人為傲。

很多外國人並不知道“馬來西亞”這個國家,他們總要花一番口舌—— “馬來西亞就在泰國的下­面,新加坡的上面……”到底什麼時候,當我們提起馬來西亞的­時候,人們會直接說“馬來西亞,我知道!”呢?

這一趟法國之旅,鼓手們對自身的國家和­身分認同有非常深切的­感受,手上揮着紅白相間的輝­煌線條國旗,在這裡有了更深層的意­義。

來觀賞演出的法國人,終於分辨得出他們是馬­來西亞人,而不是籠統的稱為“亞洲人”,或誤以為他們是中國人、韓國人,或是日本人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