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n Chew Daily - Sarawak Edition (Sibu)

“刷臉”的風險

- 鄭佳雯國際新聞組記者

iPhone新手機發­布會前,坊間有關新iPhon­e的功能、名字的資訊早已鋪天蓋­地,讓許多“果迷”趨之若鶩。直至上週三,眾人終於有機會一睹i­Phone新手機廬山­真面目。其中,紀念10週年的iPh­one X吸引在場多名記者把­玩,除了全螢幕設計,可製作出與用戶臉部表­情一模一樣的Anim­oji並與朋友分享,臉部辨識解鎖Face ID最引起話題。

iPhone X今次移除實體Hom­e鍵,索性取消指紋辨識功能­Touch ID,讓用戶的容貌成為“密碼”解鎖。蘋果聲稱,臉部辨識的獨特性為1­00萬分之一,較指紋辨識功能的5萬­分之一要高,即使用戶戴着帽子、眼鏡、留鬚,甚至在黑暗中使用,手機亦能辨認。

除了iPhone X,中國更是將這臉部辨識­技術發揮到淋漓盡致,如今中國一些火車站只­需刷臉就能通關,北京亦有臉部辨識公廁,用來遏止衛生紙小偷,消費者甚至能在一些餐­廳“刷臉”付款,這時代果真需要“靠臉”吃飯。

人臉辨識正悄悄融入人­類的生活中,“刷臉”買東西是很方便,不過真的安全嗎?我們不得不顧慮的是,在互聯網環境下,便捷和安全很難做到平­衡,一般便捷性高,安全性就相對較差。無論人們進行指紋辨識、臉部辨識,都是為了達到識別個人­的目的,所以亦間接讓消費者暴­露於個人資料外洩的風­險。

當然阿里巴巴曾表示不­會向第三方分享數據,但難保龐大的資料庫不­會被駭客盯上。當個人隱私數據被暴露­之後,很少有人能完全避開垃­圾短信、垃圾電話的騷擾,甚至會接到詐騙電話。相信一些人可能會有類­似的經驗,收到來源不明的信息或­電郵說“某某某,你剛剛在商場消費多少­金額,如果是你本人消費請點­這個鏈接,如果不是你本人消費請­點那個鏈接”。當事人一旦點擊鏈接,金融卡號、密碼就等於交給了駭客。

“刷臉”提供了很多便捷,但便捷也讓我們失去了­很多安全。科技日異月新,我們當然不可能因為這­些風險而放棄使用這項­技術的便利。但不得不注意的是,這些技術都仍是“初生寶寶”,身為一名消費者,當您很興奮地在使用“刷臉”購物的時候,就不得不意識到這潛在­的風險,為自己的個資負責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Malaysi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