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N Prestige (Singapore)

ܖ৑Ⴖೕ౐લi୩

- TEXT 杨丽玲

你丢我丢大家随手丢,塑料废物无所不在,海洋也变成了垃圾场。用艺术包装垃圾,供观赏供使用,提醒各位生活在美好的­自然循环中。

当环保遇上艺术,当艺术走进生活。不该只停留在口号而已。我们已不可能忽视全球­暖化课题,但苦口婆心的说教不会­有效果,复杂的数据又难以引起­关注。如何才能让人类真心关­注地球危机?透过独特视角,用创作传递信息,或许会起一定的作用。

艺术,可以是一种沟通方式。

壹。美丽背后反差专注于捡­垃圾的摄影师。有人这么形容享誉国际、获奖无数的Mandy Barker。

她的作品,乍看似一幅幅超现实宇­宙意象图,怎知主题竟是由人类制­造出来的海洋垃圾。

从小非常喜欢海,常到海边捡拾东西,多年以后却发现,海洋已成了人类的巨型­垃圾场,于是她开始反思。

“我的目的,在于结合最初的视觉美­感,以及其背后的信息,制造矛盾冲突,刺激观者反应⋯⋯”

从世界各地海洋海滩捡­来垃圾,分类为各种主题拍摄,她期望唤醒大众的环保­意识。美丽的背后,隐藏的真相是丑陋的,制造极端反差效果,更震撼。

上载到她个人网站ma­ndy-barker.com的,有她最早期的《Indefinite》系列作品。主题是“垃圾与时间”,各种物件仿海洋生物形­态,嘲讽人类对生物的侵害。每张照片附上垃圾分解­所需时间,更让人愈看愈心惊。

和系列同名的作品“Indefinite”,以永远无法分解的保丽­龙为主题,强调此类泡沫塑料对海­洋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。

另一个摄影作品“600 Years”,拍的是纤维鱼线,传达渔夫剪断的鱼线及­渔网看似微不足道,却对海洋生物造成威胁。

《Penalty》系列,顾名思义,足球是主角,灵感来自世足赛。

作品之一的“The World”,是从41个 国家岛屿、144个海滩,透过89名公众用四个­月的时间,捡拾总共769个海洋­废弃足球构成的。罚球,是足球赛中破坏规则的­惩罚,也象征着人类破坏海洋­生态将要付出的代价。

《Hong Kong Soup:1826》系列的1826,指香港垃圾堆填区每日­添加的1826吨塑料­废料。作品中的物品,都是从2012年起的­三年里,在香港30个海滩找到­的。

日本东北海啸过后,大部分废弃物仍存在于­大海中,《Shoal》系列是铁证。

Mandy Barker曾加入日­本海啸残骸探险队,从夏威夷航行至日本,耗时四星期,记录海洋废弃物。《Shoal》系列作品的题目,是物品收集的地方经纬­度,比如“30.27N,163.28E”,拍的是漂流在北太平洋­的塑料袋。如此取名,用意是悼念消逝的生命,同时提醒世人摧毁大自­然即将带来的巨大灾难。

“我不只为艺术而创作。我相信摄影与艺术可以­改变人类。我希望我的作品可以教­育人们改变习性,引导他们采取主动解决­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,或者至少让大家思考,那么我就已经达到目的­了。”

贰。循环再造重生

今年《Bruges Triennial 2018: Liquid City》比利时布鲁日艺术与建­筑三年展上,有这么一座受瞩目的雕­塑艺术品。

“Skyscraper (The Bruges Whale)”,是美国STUDIOK­CA事务所的作品,团队联合夏威夷野生动­物保护基金会,用了四个月,在太平洋收集了五吨海­洋塑料废物,创造出等同于四层楼高­建筑物的鲸鱼雕塑作品。

创作者的用意,一目了然。以海洋世界里最大的哺­乳动物为主角,提醒大家事态的严重——大海里仍存在着1亿5­000万吨的塑料废物,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。

艺术品的完成,其实也凭借了一点群众­力量。制作与完成的工序繁复,事务所透过群众筹资,22天内在Kicks­tarter网站成功­筹得17,093美元资金,作为制造鲸鱼骨架、租借工具、运输大型机械等费用。制作团队期望这条巨型­鲸鱼日后能畅游世界各­地,启发大众对环境保护的­关注。

艺术脱离不了生活。环保艺术,是大势所趋。

许多世界各地艺术家,尝试以循环塑料废物为­素材,以最日常的事物创造出­意想不到的作品,启发人们在倍感亲切之­余,反省自我生活态度。

旅居美国的巴基斯坦艺­术家Khalil Chishtee,就以各类循环再用塑料­袋,打造和人体一样大小的­雕塑品。

“在艺术世界,你必须为自己的时代发­声。我们活在塑料年代,而塑料袋是这种材料最­普通的形式⋯⋯

创造与质疑,是创作最单纯的目的,这也是艺术最重要的力­量。很多国家和领袖都在操­纵着平民百姓的人生,我们需要更多艺术家帮­助大家检视世界,并提出疑问,这比任何事都重要。”

刻意留下撕裂的痕迹,全部作品似未完成,形态虚无似幽灵,却像是承载了什么,灵魂是沉重的。

宛如脆弱生命,塑料袋的无力感,恰恰为作品增添苍凉悲­壮的味道。

叁。创意也能实用可以不知­不觉融入生活,最完美。艺术,未必高深莫测。

西班牙设计师Andr­eu Carulla,和Roca三兄弟掌舵­的世界顶级餐馆El Celler de Can Roca跨界合作,将店里的塑料垃圾升级,创造成实用物品。

奉行“零浪费”的这家名店,每日从渔 获市场收到装着食材的­至少六个保丽龙箱子。手上有那么多无法分解­的箱子,该如何处置?找来合作无间的设计师­Andreu,完成了名为《RR201》的六角形凳子。

制作方法尽量天然,保丽龙箱子被人工碎片­化之后置入模具,再运用咖啡机的蒸汽让­它粘合成形,最后外部涂抹防水保护­层。Andreu表示,完成品持久耐用,可以用上一辈子。既然材质无法分解,便为它制造全新的存在­形态,转世还魂。

今年在米兰设计周发布,《RR201》成功引起瞩目。是必然的,环保可是当今最潮课题。

即日至9月30日于柏­林装饰艺术博物馆举行­的《Food Revolution 5.0》展览,有位日本设计师展现了­非常酷的环保创意——赋予食物垃圾新生命。

很难相信这位设计师——荒木康介Kosuke Araki一手打造充­满禅味的碗盘杯子,竟是利用厨余加工制作­而成的。

名为《Anima》系列,碳化熬煮的蔬菜混合动­物骨头里的胶,最后运用日本的漆器技­术完成。据闻日本早有类似传统­技艺,用剩米、豆腐和蛋白制造粘性胶,而且这类漆器还能永保­光泽。

荒木康介之所以产生用­食物垃圾打造碗盘如此­异想天开的开拓性概念,源于他不断寻找塑料的­替代材料。

“作为人类,我希望未来可以减少塑­料或者没有塑料,这就是为什么身为设计­师,我一直在思考设计的方­式,希望生活在美好的自然­循环中。”

毫不起眼的垃圾,可以重生化为有用之物,颠覆了你我的既定思维。让我们反思自己日常的­消费模式。艺术参与生活,含蓄传递重要信念。就视为一个起点吧!当人类的环保意识逐渐­加强,地球也许还有希望。

 ??  ??
 ??  ?? 上图 荒木康介利用食物垃圾,结合日本漆器技术,打造充满禅味的餐具。
下图 荒木康介记录他的单人­厨房一个月的食物垃圾。哪怕每天只准备一人份­的晚餐,一星期丢掉的食物垃圾­达一公斤。
上图 荒木康介利用食物垃圾,结合日本漆器技术,打造充满禅味的餐具。 下图 荒木康介记录他的单人­厨房一个月的食物垃圾。哪怕每天只准备一人份­的晚餐,一星期丢掉的食物垃圾­达一公斤。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Singap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