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N Prestige (Singapore)

BALTIC SEA

真情。三国演绎

- TEXT 黄丽如

波罗的海三小国:立陶宛、拉脱维亚、爱沙尼亚,独立快三十年。联合国把这三小国列为“北欧”的一分子。命运几近相同,一起前进,三小国总被旅人编入“一次过游览”的行程,我们也来“一次过阅览”。

1989年8月23日,波罗的海(Baltic Sea)三小国的人民集体动员,从立陶宛(Lithuania)的维尔纽斯大教堂广场,一路手牵手跨越了拉脱­维亚(Latvia),抵达爱沙尼亚(Estonia)。两百万人手连着手串成­长达六百公里的长链,以示脱离苏联的坚定意­志。半年之后,这三个国家纷纷宣告独­立。

波湾三小国各自发展出­不同的姿态,但在命运上又深刻地相­连。时至二十一世纪,联合国认为,波湾三小国在地理位置­上应该属于北欧,据称于2002年确定­了这个划分。在独立快满三十年的此­刻,各有各精彩。

优雅。ESTONIA过往波­湾三小国,总是被归类于东欧。爱沙尼亚的美食作家兼­美食家Silja说:“把我们划为东欧,完全就是政治版图的归­类法。我们过去虽然是苏联的­一部分,但地理上是跟北欧紧紧­相连,从首都塔林(Tallinn)搭个渡轮,不到两小时就到芬兰首­都赫尔辛基。”

的确,爱沙尼亚真的跟芬兰很­近。在冷战时代,这里可以偷偷听到芬兰­的广播电台;若亲朋好友有机会到芬­兰,爱沙尼亚人还会托友人­带牛仔裤回来。当时,芬兰是自由、先进的象征。

现在塔林的码头,也有大批游客从芬兰搭­船来观光了。

从挪威来的游客Han­s说:“爱沙尼亚的物价比芬兰­低一点,而且东西好好吃,有很多气氛好、品质佳的餐馆。而且,塔林老城区的中世纪气­氛浓厚,比赫尔辛基美多了。”

的确,钻进老城区的巷弄,旅人都会被眼前如同童­话世界里的中世纪建筑­所吸引,尤其初夏的塔林老城节(Old Town Festival),不少人会穿着中世纪服­装到街头亮相,置身在静好的时光隧道­中。节庆期间的傍晚,广场上有丰富的表演;有时是交响乐,有时是摇滚乐,爱沙尼亚的创意,让这个中世纪古城有新­的活力。

典型北欧风 循着阶梯慢慢走到古城­的制高点,可以鸟瞰波罗的海;天气好的时候,可以看到赫尔辛基。Silja说:“脱离苏联之后,我们和北欧五国的关系­更近了,尤其在饮食风格上,其实就是典型的北欧风(Nordic)。”

的确,几家塔林知名餐馆的菜­色、摆盘、整体气氛,都是极简中带有独特风­格。再加上爱沙尼亚健康意­识强烈,有机食品的选择、超级食物的研发,都让饮食发展更为缤纷。

从老城区走进新城区,场景转换,城市的活力更是明显。Silja指出,过去苏联时代的工厂、修车厂,都有了新的运用,比方公车修车厂转换成­文创特区,在过去社会主义生硬外­观里,藏着一间间创意小铺与­有特色的餐馆。

走进知名的Renar­d Coffee Shop,听着北欧风的摇滚乐,喝着北欧风格的咖啡,看着宛如北欧电影里走­出来的优雅男男女女自­在地交谈着⋯⋯是啊!爱沙尼亚的血液里,和芬兰、瑞典这些国家是分不开­的。只是小国爱沙尼亚,把这种优雅发挥得更精­致,更惜福。

“因为我们曾经走过苏联­的封闭时光,所以会加倍享受自由。”Silja说。

奔放。LATVIA波罗的海­袭来的自由之风,到了拉脱维亚,更是奔放。

许多旅人以“很像巴黎”这种字眼,来形容拉脱维亚一地的­浪漫气质与精采生活;首都里加(Riga)就被称为“北方巴黎”,但比巴黎更狂放不羁,面对大海的城市造就此­地有一种不被侷限的想­像力。

里加跟巴黎的连结,不是单纯的一种气氛而­已,而是在城市里有一批建­于十九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房­子,就是受到巴黎新艺术(Art Nouveau)建筑风格的影响。里加的新艺术建筑群是­世界上最多的,超过巴黎。也因为如此,这个位于波罗的海畔城­市被列为世界遗产。

享乐老城区 走进Elizabet­es街,建筑墙面刻着酒神与美­杜沙的头,还有繁复的花草雕刻,其中多样的裸女雕像更­引人遐想,华丽的墙面呈现一百年­前里加的富足。

尽管经历过苏联的统治、经济的疲弱,但独立之后的拉脱维亚,经过几年的摸索与跌跌­撞撞后,近五年的经济表现非常­亮眼,是欧洲新兴市场的代表。

活络的经济成长,在里加街头最能体会,波罗的海地区最酷炫的­酒吧、最有创意的餐馆,都聚集在里加。

对许多旅人来说,里加就是享乐的城市、派对的舞台。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老城­区,有如不夜城,越夜越热闹。踏在石板路上的年轻男­女打扮有型,穿梭在精酿啤酒店、红酒店,爵士乐、电子音乐更呈现此地的­缤纷活力。每到傍晚,随处可见的啤酒杯,反射着斜阳迸发夺目的­金光;来来去去的金发尤物,在光束间穿梭,世界遗产级的古城有如­伸展台。

田野好风光 然而,甫开车离开里

加不到20分钟的车程,却是恬静的乡村景致。在地的平面设计师Ri­hards说:“当在城市里感到心烦时,我就会骑着单车到Ju­rmala一带,然后去走沼泽步道,这让我感到平静。”

如同爱沙尼亚的河海交­界处有丰富的沼泽生态,里加这片沼泽区是赏鸟­者的天堂。溶入自然之中的步道,让旅人有行走在水上的­幻觉,辽阔的水色,非常空灵。

眼前的景致,就像我去芬兰时造访北­方城镇罗凡涅米(Rovaniemi)的郊区一样,大片的森林与湖泊,让人心情平静。我想起在芬兰,在地人初夏采莓果、秋天采野菰。

Rihards说:“我们也是啊!我们甚至开发出一种野­菰的app,采集者可以对照app­的图,判断菰类有没有毒。”

在原始的天地间,讨论着科技,新北欧让人有不同的惊­喜。

纯真。LITHUANIA波­罗的海三小国的地貌,大抵是平原,没有什么高山,也因此位于立陶宛的十­字架‘山’,格外让人想像山的样子。本以为是个山头,没想到是个小土丘,尽管是土丘,也不减超过五万个大大­小小十字架插出来的震­撼感。

向导Rita说,一百多年前,人们为了祈福,也为了信仰,习惯性地来此插上十字­架。尤其在苏联统治的那几­年,这个山头更是许多人心­灵的出口。当时在“不能有宗教信仰”的规定下,人们还是偷偷地来插十­字架,把一个小土丘插成了一­座圣山。2002年。教宗若望保禄二世造访­过后,十字架山更被称为北方­的耶路撒冷。

国中另有国 位于波罗的海旁的立陶­宛,凭一种意志力,让平凡变成传奇。这样的信念,以及对自由民主价值的­坚持,也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­亚共同的特质。

三小国在波罗的海畔,竖立了北欧新价值,就连首都也都有乌托邦­的气氛。

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(Vilnius)是一个逛起来很舒服的­中世纪城市,城里还有一个在199­7年成立的对岸共和国(Užupis Republic)。

这个‘国’,并非立陶宛的反对派建­国,而是艺文人士共组的一­个乌托邦,他们有自己的国旗、宪法、总统;宪法总共有41条,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,就立在街头的墙上。宪法明定: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­权利,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,每个人都有不被爱的权­利,每个人都有无所事事的­权利⋯⋯

这个‘国’,和维尔纽斯市政府和平­共荣。它的存在,提醒着立陶宛:不要忘记最初的理想,不要忘记人之所以为人­的尊严,不要忘记人与人之间的­良善与诚意⋯⋯

 ??  ??
 ??  ?? 拉脱维亚
拉脱维亚
 ??  ?? 立陶宛
立陶宛
 ??  ??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餐馆­的菜式
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餐馆­的菜式
 ??  ?? 极简、独特风格的塔林菜式
极简、独特风格的塔林菜式
 ??  ?? 拉脱维亚
拉脱维亚
 ??  ??
 ??  ?? 爱沙尼亚
爱沙尼亚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Singap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