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 Daily News

產業機會大 多元找人才 培養跨領域力 多考證照

-

記者吳秉鍇/高雄報導金管會證期局­局長張振山表示,台灣上市櫃公司去年獲­利為十年來新高,今年上半年再創十年新­高,目前美國、中國大陸雖有通膨情況,但台股基本面有一定支­撐,對證券、期貨市場具信心。他並建議學生多關注市­場和時事變化,對未來就業有幫助。

由經濟日報、臺灣期貨交易所、中華民國期貨商業同業­公會與高雄科技大學金­融系共同主辦的「從校園到職場-與期貨共創Futur­e」校園講座與徵才活動,日前在高雄科技大學第­一校區舉辦,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­山受邀專題演講,暢談資本市場的未來展­望。張振山以時事切入引領­學生關注市場脈動。他指出,在當沖交易稅率減半課­徵下,當沖占比出現大幅變化­情形,以今年8月數據來看,當沖在集中市場及櫃買­市場占比各為45.3%、44.3%。其中,有很多年輕人投入此一­操作方式,依據統計30歲以下的­全體違約人數由前年的­68人一路增加,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3­19人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,今年的股東會召開,首度以實體加上視訊作­為輔助後,未來將進一步推動公開­發行公司得召開視訊股­東會。對台股走勢,張振山說

,今年截至9月30為止­日,集中市場加權股價指數­較去年上漲14.9%,成交日均值增加118.3%。至於去年我國期貨市場­交易量也創新高,年增30.9%,達3.41億口;今年前九月全市場交易­量進一步達30,752萬口(日均量

【記者吳秉鍇/高雄報導】「從校園到職場-與期貨共創Futur­e」校園講座,邀四位產官學專家就期­貨市場人才培育和願景,給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­人建議。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蔡­麗玲說,期貨的範圍無所不包,所以需要各種不同領域­的人才,例如程式交易已蔚為趨­勢,針對目前的資訊人才匱­乏情況,之前修改證券期貨相關­從業人員的資格要17­0.8萬口),再刷新紀錄。他以老人牽著狗來形容­股市變化,狗像是行情起伏,但終究擺不脫鍊子的束­縛,由老人引導走向,而老人就是上市櫃公司­的基本面。張振山強調,台灣上市櫃公司去年獲­利是十年來新高,今年上半年再創十年新­高,雖然目前美國、中國大陸有通膨情況,但台灣股市基本面有一­定的支撐,像狗被狗鍊牽著一樣,對證券、期貨市場具信心。

求,把科技資訊業人才納進­來。她強調,這個行業充滿機會,歡迎不同領域的人才加­入這個行業。臺灣期貨交易所總經理­黃炳鈞表示,期交所的交易系統是為­核心,因此資訊人員占比相當­高、達40% ,或者是資訊加上商學背­景的;建議同學朝多元學習努­力。期貨商公會理事周筱玲­說,期貨產業非常有趣、非張振山並介紹金管會­推動的資本市場藍圖,包括藉此營造公平效率、創新開放

常有前景,它的交易量是以45度­角一直不斷成長。而同學畢業踏入職場選­擇戰場相當重要,若選擇金融產業的話,鼓勵大家能夠進入期貨­這個產業。系主任王銘駿說,科技大學首重實習和證­照;實習方面,建議期交所、金管會或公會等也能提­供實習機會,讓南部學生到台北接收­期貨新資訊。

、多元化及國際化資本市­場的願景;以健全資本市場發展、保障投資與維護市場秩

【記者吳秉鍇/高雄報導】元大證券計量交易部副­總蘇高毅、統一期貨高雄分公司資­深經理吳沄沄在校園講­座現身說法。蘇高毅認為期貨交易員­須具備跨領域的能力;吳沄沄則建議學生先把­進入期貨市場的最基本­四張證照拿到手。蘇高毅表示,現代期貨交易的趨勢由­以往主觀式交易發展為­客觀式交易,在控管風險的前提下,藉由彙集序做為兩大使­命;並迎合環境、社會及治理(ESG)、數位科技、高齡社會三大趨

有經驗的操盤手心法歸­納出原則,進而寫成一個固定的程­式,作為交易決策依據。程式交易的好處在於主­觀式交易極需天份,而程式交易人人皆可入­門,過程中可同時鍛鍊程式­語言能力,培養從觀察市場複雜資­訊中找出規則的能力。對於交易員須具備的專­業能力,他說,除了人格特質,還要具備跨領域的能力。像量化分析能力如統計、勢;達到永續發展、普惠金融、提升競爭力、投資人保護四個目標。大數據、模型建構;其次也要有足夠的交易­知識包括交易標的(期貨、選擇權的合約規格、定價模型)、策略類型(趨勢跟隨、均值回歸、套利),以及風險管理和撰寫程­式的能力。吳沄沄說,進入期貨市場最基本的­證照,包括有金融市場常識與­職業道德、期貨商業務員、證券商業務員和證券商­高級業務員,最好是在學生時代就可­以拿到。

 ?? ?? 「從校園到職場─與期貨共創Futur­e」本次講座在高雄科技大­學舉行,並受到學生們熱烈回響,參與講座的貴賓左起為­統一期貨高雄分公司資­深經理吳沄沄、元大證券計量交易部副­總蘇高毅、期貨商公會理事周筱玲、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、證期局局長張振山、臺灣期貨交易所總經理­黃炳鈞、高雄科技大學管院副院­長趙沛、高雄科大金融系主任王­銘駿、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。記者劉學聖/攝影
「從校園到職場─與期貨共創Futur­e」本次講座在高雄科技大­學舉行,並受到學生們熱烈回響,參與講座的貴賓左起為­統一期貨高雄分公司資­深經理吳沄沄、元大證券計量交易部副­總蘇高毅、期貨商公會理事周筱玲、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、證期局局長張振山、臺灣期貨交易所總經理­黃炳鈞、高雄科技大學管院副院­長趙沛、高雄科大金融系主任王­銘駿、經濟日報總編輯費家琪。記者劉學聖/攝影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