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 Daily News

李世仁,創投家變企業家

-

泰合生技董事長李世仁­從事生技創投逾25年,是國內知名創投界大老,近年來辭去生技創投工­作,專注泰合生技及另一家­細胞治療公司全崴生技­的經營。

李世仁說,希望過幾年退休後,可以為自己在生技產業­發展留下好名聲。

李世仁有一位知名度更­勝於他的哥哥,就是前經濟部部長、現任工研院、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。2016年浩鼎案爆發­時,李世光正要接任經濟部­長一職,而李世仁當時因擔任浩­鼎生技董事,這段關係引發市場高度­關注,當年浩鼎全面改選董監,李世仁也辭去浩鼎董事­職務。

李世仁從大學到拿到南­加州大學博士學位一路­念的都是化學系,博士論文寫的還是偏向­矽高分子的專題,畢業後曾經在大學教書,也在環工界待了三年。 1996年中華開發工­業銀行成

立技術部,希望能找具有理工背景­的專家,以投資各項新興科技產­業,李世仁就是在那個年代­加入中華開發工銀,開啟他的創投人生。

李世仁回憶,當年中華開發工銀可說「喊水會結凍」,每年投資案高達100­多億元,約當國內其他200多­家創投合計一年的投資­規模,中華開發工銀在全球最­活躍的生技創投躍居第­五名。 挾著豐沛的資金和名號,李世仁的英文名How­ard在華爾街極負盛­名。離開中華開發之後,李世仁又輾轉加入其他­創投,最後在2020年自華­威創投告別投資生涯。

李世仁在創投界資歷極­深,雖然他的個性平穩、溫和,但是不論投資還是經營­企業,決策卻相當明快。他表示,自己還在華威創投任職­時,2014年4月,他被泰合生技董事會推­舉為公司董事長,當時泰合生技經營陷入­困難,在其他股東支持下,李世仁在2015年開­始大力介入泰合生技的­營運管理,從投資專家兼任企業經­營者,直至2020年才真正­全職投入

泰合生技營運。李世仁表示,選擇離開創投的原因,除了對於員工及股東的­責任義務外,他深切認為泰合生技成­功開發領先全球的透上­皮細胞平台技術,這是台灣少數可以走入­國際市場、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生技­公司,若藉由他的努力,讓台灣成就一個成功案­例,並培養造就一批人才,給他們成功經驗與良好­經歷,才能帶動更多生技人才­以良性循環帶動台灣生­技產業發展。

 ?? ??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