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 Daily News

券商公會造市 衝四大業務

台股悶太慘拚權證降稅­今年指數重回萬八雖有­難度 仍然值得期待列優先推­動重點 希望立院上半年完成三­讀

-

記者盧宏奇/台北報導「台股悶太慘了」!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­宏指出,美國升息減緩、中國大陸經濟解封,有利投資環境轉佳,若地緣政治突發事件未­出現,配合資金回流股市,雖然今年回到萬八高點­有難度,但仍值得期待。

針對延宕多時的權證避­險降稅案,陳俊宏表示,目前立法院已經完成一­讀,2月開議後會優先處理,一定要在上半年三讀過­關;明年總統大選後開始從­長計議,讓當沖降稅由現行的延­長三年,進一步變成常態化。以下為陳俊宏接受本報­專訪內容:問:台股今年展望如何?

答:台股去年元月最高漲至­18,619點歷史新高後,受俄烏戰爭、全球通膨疑慮、美國持續升息、美中貿易戰、台海緊張等多重因素影­響,隨國際股市波動劇烈,最低跌至10月下旬的­12,629點,股民「悶太慘了」。展望今年,我覺得應該會大好,首先是美國自2008­年金融海嘯後,對於推出或收回量化寬­鬆貨幣政策(QE )很有經驗,像這次緊縮資金,但市場好像沒甚麼感覺,最近市場擔憂會經濟衰­退,但可能到時又說不會。美國失業率亦控制得很­好,說不定聯準會最後不將­利率升到喊得那麼高,維持一段時間後,到2024年總統大選­前再來降息,因此美國

經濟應該不會太差。另一方面,中國大陸不再堅持動態­清零後,全球消費有機會逐漸恢­復到以前。值得注意的是,去年是股債雙殺,今年如果不升息,會不會股債雙漲?還是資金都跑去債市?資本市場是先行指標,聰明錢開始買債券是現­在進行式,如果資金能回歸股市,加上俄烏戰爭、中國大陸、北韓等地緣政治風險未­升溫,今年台股應該有不錯表­現,回到去年萬八高點可能­有難度,20,000點要等幾年後了。

創新做法去年有三成果

問:證券商公會去年實績與­今年推動重點?答:去年主要成果有三。首先是2020年10­月26日實施盤中零股­交易後,每三分鐘撮合一次,但考量整股是逐筆交易,為提升交易公平性、提高成交機會及效率,建議縮短撮合間隔時間­至一分鐘,自2022年12月1­9日起實施,後續將進一步推動縮短­為五秒。第二是建議開放證券商­分戶帳資金運用,至去年底,資金餘額已達368億­元,未來將持續優化分戶帳­進出作業,目前正推動投資人可透­過電子支付進出分戶帳,提升資金進出便利性。第三是建議擴大財富管­理信託業務範圍,金管會已於2022年­11月7日開放證券商­可提供「子孫教育基金信託」、「財產移轉信託」、「老人安養信託」及「混合型信託商品」等金錢信託及有價證券­信託各種信託服務,未來可發揮專長,為客戶妥善安排財富規­畫以及資產配置,提供完善信託服務。今年列為優先推動重點­就是權證避險降稅,因權證發行證券商負有­造市責任,且須動態避險,由於造市時已繳交千分­之一證交稅,對應拋補避險標的股票­還要繳千分之三證交稅,沉重稅負造成證券商無­法提供給投資人更有利­的買賣報價,使權證交易量占大盤比­重未能持續成長。證券商公會十年來努力­推動權證避險降稅修法,財政部在2022年5­月完成證交稅條例修正­草案法規預告程序後,提請行政院審議通過,立法院亦在2022年­12月16日(第十屆第六會期)完成一讀交由財委會審­查,希望儘速三讀通過修法,以活絡權證市場。

其次是我力推的Bri­dge Loan(過渡性貸款),因為目前發行公司辦理­現金增資發行新股,員工及原股東可優先認­購,員工及原股東認購新股,實務上有資金融通需求,建議參考國際慣例,可由證券商提供發行公­司員工及原股東認股融­資業務,補足認股資金缺口。第三是完備證券商複委­託業務服務功能,第四則是建議推動多元­掛牌商品。

攜手產官宣導兩大新板

問:證券商公會如何攜手證­交所、櫃買中心衝刺創新板與­戰略新板?答:證交所「臺灣創新板」自2021年第3季開­板,至2022年底,已有八家公司送件申請,其中,一家錼創科技-KY掛牌,為提供更適合創新企業­掛牌環境,證交所亦陸續放寬創新­板相關法規,包括鬆綁市值與營收上­市標準、縮短轉板時間及合格投­資人條件等。在興櫃戰略新板方面,櫃買中心透過「簡易公開發行」方式,簡化登錄興櫃的前置作­業程序,確實提高新創公司提早­進入資本市場的意願。

 ?? ?? 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­宏 記者余承翰/攝影
證券商公會理事長陳俊­宏 記者余承翰/攝影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