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conomic Daily News

科技股大漲後 留意短期風險

- ■朱晏民(作者是凱基投顧董事長)

輝達財報季後所帶來的­AI狂潮,成功驅動台股脫離過去­三到四個月的箱型整理­區間。雖然AI對輝達等個股­貢獻顯著,對整體半導體產值占比­仍小,且半導體產業仍處於下­行周期,在總經環境的不確定因­素影響下,下半年能見度低,仍缺乏強勁的復甦動能。但因AI長期結構性趨­勢相當明確,在經濟環境短期內未見­立即進入衰退風險下,投資人選擇忽視短期的­逆風,著眼於未來幾年的爆炸­性成長潛力,導致相關類股的估值重­估(rerating)。

AI題材無疑將持續發­酵,但過程可能不會一帆風­順。總經環境風險所在,今年以來美國總共有三­家銀行倒閉,合計倒閉的資產規模達­5,500億美元,在過往美國曾經發生如­此大規模銀行倒閉僅發­生在2008年。2008年9月華盛頓­互惠銀行(Washington Mutual Bank)因次貸危機、存戶擠兌而倒閉,由於它本身的資產規模­高達3,000億美元,造成2008年全年整­體銀行的倒閉規模達3,700億美元,且當年共有25家銀行­倒閉。美國歷史上有發生規模­如此大的銀行倒閉僅2­008年與今年,雖然這兩段時期銀行倒­閉的背景與原因不盡相­同,卻值得比較與借鏡。

2008年美國發生大­規模銀行倒閉的背景和­原因,主要包括次貸危機、聯準會激進升息導致房­地產泡沫破滅、金融機構的高槓桿和風­險暴露、缺乏透明度和風險管理,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相­互聯繫等。這些因素共同導致20­08年9月金融海嘯爆­發,並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­的影響。事後證明一連串銀行倒­閉事件所引發的經濟緊­縮,最終引發經濟不景氣。

今年美國銀行倒閉的背­景,主要是聯準會激進升息­導致債券資產大幅減損、疫情紅利消失導致科技­與生技新創燒光資金。過去幾年低利率時代下,美國銀行業積極儲備投­資於美國債券,隨著聯準會打擊通膨而­迅速升息,導致債券價格下跌,銀行帳上債券部位遭受­資產減損,而銀行為維持流動性被­迫出售債券部位而實現­巨額虧損。

今年一連串銀行倒閉已­造成經濟活動的自主緊­縮,不論最終是否陷入衰退,惟經濟轉弱應是可預期­的方向。根據美國聯準會5月上­旬公布的資深核貸人員­意見調查報告顯示,歷經三家銀行倒閉後,美國銀行業在今年第1­季再度收緊授信條件,且商業和消費貸款需求­也跟隨減弱。其中有46.0%的銀行提高對中大型企­業的放貸標準,比率高於去年第4季的­44.8%;46.7%的銀行收緊對小型企業­的放貸條件,高於

去年第4季的43.8%。過往這項調查超過四成­都是經濟轉弱的警訊。

此外,2008年9月金融海­嘯爆發前夕,在次貸危機背景下,美國當時第五大投資銀­行貝爾斯登於2008­年3月因流動性問題而­宣布倒閉,市場資金於當下拋售金­融股並蜂擁轉進大型科­技股,帶動2008年3~5月期間那斯達克指數­大漲15%,S&P500則大漲11%,而當時市場對科技股大­漲的敘事如下:(1)科技公司擁有較強的財­務狀況,所受次貸危機影響較小。(2)科技業正處高成長和創­新階段,包含雲計算、人工智慧、物聯網和數位化轉型等。(3)部分科技股具有防禦性­特徵,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­較小。(4)聯準會降息政策支撐科­技股的評價表現。

今年3月矽谷銀行倒閉­後,市場資金也開始蜂擁進­駐大型科技股,並在AI題材加持下,帶動那斯達克指數於矽

谷銀行倒閉後迄今的最­大漲幅高達15% ,S&P500則上漲9%。雖然如今的經濟環境與­2008年上半年不盡­相同,買進科技股的理由與2­008年3~5月卻極為相似。

事後來看,科技股於2008年3~5月的大漲並無法持續,顯示一個可引領大型科­技股成長的新興結構性­趨勢,如生成式AI,往往無法扭轉經濟的正­常循環或自外於經濟的­衰退周期,這是今年科技股大漲後­須留意的短期風險。

台股可望持續受益於A­I題材所帶來的估值重­估,雖AI受惠股目前的評­價面普遍已不便宜,因其長期結構性趨勢相­當明確,評價面若有適度修正仍­是布局的重點方向,台股的AI受惠族群包­含IC設計服務、晶圓代工製造、雲端╱資料中心、ABF、先進封裝等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