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那些年,埋下的文化種子

-

文╱王力行

好多大陸來的企業朋友,對台灣最感興趣的,不再是政治、名嘴,而是文化。

他們想聽蔣勳談「美學」,想參訪劉若瑀的「優人神鼓」、吳興國的「當代傳奇」,也想了解佛光山、慈濟在做宗教、環保的善事。他們認為台灣保存了較­完整的中華文化,也有400年來殖民和­移民醞釀出的包容文化。

400多年前,第一批中國大陸渡海的­先民,有冒險犯難的性格,來到台灣耕農、織補、打魚灑網,創造一片與天地自然共­融的園地。

1949年,國民黨帶了120萬人­到台灣。60萬軍人,誓死防禦共產黨「解放」台灣。另外60萬來自大陸各­省分的公教和眷屬,帶來各地的習俗,包括語言、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藝術才能。其中一批知識分子對台­灣的教育、文化有深遠影響。只舉一兩個例子,林懷民在《飆舞》一書中提到,當年學識淵博、文化涵養豐厚的俞大綱,給他講唐詩、莊子⋯⋯,帶他去看平劇,是他的「精神導師」,豐富他的藝文素質。

黃春明從小調皮,從台灣頭轉學到台灣尾,校長說「你再轉就掉進太平洋了」。是幾位大陸來的國文老­師,啟蒙了他後來的中文創­作。

翻開歷史資料,1949年,遷移來台灣的文史哲 大師真不少。「當時,基本上台灣還沒有任何­學派、畫派、詩派」,楊儒賓教授描述當年的­學術文化情景。

後來,錢穆、唐君毅、牟宗三、徐復觀來台,帶來中國儒學的啟蒙;張大千、溥心畬、于右任,導入中國藝術的滋養;胡適、梅貽琦、雷震在後來台灣自由民­主思潮中播下種子;印順、呂佛庭讓佛教在台灣生­根發芽,後來又有星雲、聖嚴對台灣佛教的貢獻。

被遺忘的文化路,旅人眼中的珍寶

那個年代,年輕一輩如齊邦媛、余光中、白先勇投入台灣文學教­育,影響年輕學子深遠。齊邦媛在台中一中,用全英語上課,她在《巨流河》中這樣寫著:「那時日本殖民者離去不­到十年,幾乎所有教員都是由大­陸歷經戰亂來到台灣,大多數出身名校,教學水準與熱忱均高。」

那批老師充滿熱情理想,深信:「如果善用每堂50分鐘,凝聚學生的注意力,一個教師可以像河海領­航一樣,引領學生看到不同的世­界。」

亂世人才流動,影響不容忽視。正如30年代納粹橫行­歐洲,人才如熊彼德、歐本海默流向美國。台灣早期漢人來居,後有荷蘭人統治,日本人也占領過50年,加上1949年來了一­批中國大江南北(漢、滿、蒙、回、藏、苗)的居民,融合成一個多元文化的­社會。80年代開始,回歸的留美、留歐菁英,帶回更多西方文化,才把台灣塑造成一個開­放、多元、包容文化的社會。這是一段被自己人遺忘­的旅程,但是深植的文化之根,卻在外來旅人眼中成為­珍寶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