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環六線開創永續營運的城市新榮景
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積極推動「三環六線」建設,以精進革新的作法,為城市帶來改變的能量。以新北市為核心,串連北北基桃超過一千萬人捷運生活圈,促進主幹道沿線景觀風貌改變,不僅驅動城鄉發展與商業機能,有遠見的策略規劃、與環境共好的理念,更成為台灣捷運工程的典範。
「軌道建設影響都市發展,新北市政府導入國外大眾運輸導向(TOD)概念,促使市民減少使用私人運具、降低環境污染與社會成本,讓高效率的大眾運輸系統做都市主幹,讓『捷運』成為大都會最便捷的綠色運具。」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局長李政安表示,新北市是大台北都會區人口最多、幅員最大、位置最核心的城市,以都會捷運網出發,規劃以環型捷運路網,強化各都會行政區之間聯繫,自2018年侯市長上任後,捷運「三環三線」升級為「三環六線」,加入五股泰山輕軌、八里輕軌及深坑輕軌,採因地制宜成本較低的輕軌,並配合新北次核心區域的城鄉發展,得以延伸與擴大服務,讓新北捷運整體路網更加完善。
三環六線的運輸願景,讓新北市躋身國際城市
「三環六線完成後,超過400萬人口的新北市境內捷運車站數將達154座車站,等於每10萬人享有車站數為3.8
座,新北市的軌道運輸將躋身國際級城市的公共運輸服務等級。」李政安表示,三環六線的建設推展,除了淡海輕軌第一期綠山線與藍海線、新北環狀線皆已通車外,安坑輕軌也朝2022年底完工通車目標努力。預計2030年前還有三鶯線、淡海二期、萬大中和線、新北樹林線、環狀線南北環都將陸續完工提供營運服務。加上汐東捷運、五股泰山輕軌、八里輕軌及深坑輕軌等路線的推動,完整的運輸路網建置,將與世界先進城市並駕齊驅。
新北市有多個輕軌路線計畫,而興建「輕軌」或「捷運」的評估標準為何?李政安解釋,「除了運輸承載需求不同,輕軌除了擁有捷運大量運輸、準點率高、搭乘舒適穩定之優點優於公車外。相較於捷運,輕軌具有因地制宜的彈性,在既有道路上興建,用地需求小,加上系統型式單純、興建時程短、工程經費低,特別適合運輸效益不高、卻有運輸需求的地區。」
李政安強調,新北市政府將淡海、安坑、八里與五股泰山等輕軌計畫整合,打破國內軌道產業受外商壟斷技術的現況,推動產業本土化、系統單純化。除了協助國內廠商取得輕軌車輛製造的關鍵技術,所有輕軌電聯車與供電系統皆整合採購,有效管控建置成本,連帶零組件也單純化,降低維護成本,讓軌道建設能永續營運。
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成立5年來,嚴謹有效率的工程治理,積極縮短工程、加速完工,力求符合市民的期待。李政安強調,捷運是百年建設,建設期長且興建經費龐大,在施政上要提出更精進、革新的作法,讓民眾對生活升級更有感。不僅如此,捷運工程從評估到完工,除了安全第一,更要能與人文環境共好。施工路線,難免遇上受保護老樹、文化資產,或是施工及營運噪音問題,該如何減低對自然與市民生活的衝擊?
保護老樹、資產保存、改善噪音讓建設與環境共好
「在捷運的規劃階段,就盡可能避開環境敏感區位,把生態環境、人文資產、民眾利益、都市景觀等,納入路線考量。」同時,設計階段必須依據「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」、「文化資產保存法」、「陸上運輸系統噪音管制標準」等相關法規。舉例來說,捷運三鶯線的工程,在 LB02媽祖田站基地遇上老樹,捷運局在樹保委員的指導下,順利移植至基地內,持續護樹。而在淡海輕軌的工程位於「水碓尾遺址」,也在文化局指導協助下,順利將試掘出來的文化資產轉交十三行博物館收藏展出。另外捷運新北環狀線部分路段高架軌道鄰近市民居住環境,除了保持鋼車輪真圓、鋼軌磨平,減少噪音振動,更設置軌道自動潤滑器,以及增設隔音牆,全力照顧民眾的權益。
捷運創造軌道經濟,帶動次核心區域之發展。李政安表示,捷運工程以綠色輸運骨幹建置,擴大大型土地開發區交通便捷的價值。「像是新北環狀線行經新店的央北重劃區、新莊的頭前庄重劃區、五泰輕軌之於泰山的塭仔圳市地重劃區等區域,捷運為地方開啟新風貌,促進土地活化與經濟發展。」,同時,提倡回饋容積優先作為托育、托老、社會住宅、青銀共居空間等公益設施,讓軌道建設與市民共榮共好。
臺灣已有超過三十年的捷運建設經驗,新北市政府採取整體考量轄區內系統建置需求,擬定路網資源整合與策略,並積極培養國內優秀軌道工程人才、扶植軌道系統產業,為捷運開創永續營運的利基,將成為其他都會區推動軌道運輸系統建設的最佳示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