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lobal Views

南毫科大一”卜 轨未束崖案舆社曹

疫情下探索跨领域创新­攀替模式

- 南臺科技大學校長盧燈­茂

從去年開始,新冠肺炎肆虐,重創各種產業活動、民生消費、以及學術交流,連校園教學都受到影響,但南臺科大仍然持續以「產業應用」為導向,透過院、系、所研究資源的跨領域整­合,深化核心技術,強化產學合作,培育未來產業人才為目­標;與教育部合作的各項U­SR(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­lity, USR)計畫也未停止,反而以更創新的模式帶­領學生走入社區,藉由人與人的互動與關­懷,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。

每年九月是各級學校開­學的日子,經過比往年更漫長的線­上教學和暑假,師生們好久沒有回到校­園;隨著疫情趨緩及開學日­期的趨近,校長盧燈茂每天都會利­會利用一點時間,檢視校園裡的每個角落­設施,期待學生返校,揮灑屬於年輕人的青春­與歡笑。今年5月全台疫情不斷­升溫,「即使疫情期間,學習和精進教學都不能­停止,學校甚至在這段時間,舉辦了兩場線上國際研­討會。」盧校長不諱言,也許疫情不會在短時間­內結束,國際學術活動的進行也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;但既然要與病毒共存,那麼無論是教學、研究或是產學合作,都必須搭配防疫做調整,持續探索創新模式,以維繫大學教學與研究­的量能。尤其南臺科大教學向來­重視「做中學」,從106年起推動電機、電子、資工、光電成立「新世代跨領域工程實務­班」,到109年「箍桶式」創新工程教育課程設計­模組,都為了培養學生能力可­與產業升級接軌。

鼓勵參與國內外競賽 做中學驗證學習成果「有了教育這塊,才是奠定台灣產業升級­轉型的後盾。」那麼在疫情期間,如何維繫學生參與實作­的能量?盧校長露出一抹自信的­微笑說,長期以來南臺一向非常­重視跨領域學習,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競賽,透過主題設定與問題解­決,展現學習成果,因此在疫情期間各院系­還是不斷傳出獲獎的好­消息。

例如近期在「第21屆旺宏金矽獎」應用組中榮獲銀獎及應­用組最佳創意獎的電機­工程系,也在「德國

Falling Walls Lab創新挑戰賽在臺­灣」決賽中獲得第三名的佳­績;而電子系輪型機器人實­驗室參加由教育部主辦­的第17屆「電腦鼠暨智慧輪型機器­人國內及國際競賽」中已連續兩年包辦「古典電腦鼠走迷宮」競賽大專組第一、二名,即將代表臺灣走入世界­舞台。盧校長進一步指出,上述機器與電腦鼠設計­所需技術相近,包含了機構設計、電子電路設計佈線與雜­訊防治、光電整合、電動機控制、軟體程式演算法等諸多­不同的工程領域,學生從電腦鼠習得之專­業知識,十分貼近現階段產業的­應用,更與近年來物聯網、5G、人工智慧等技術蓬勃發­展高度契合。特別是後疫情時代,各類零接觸商機應用爆­發,智慧應用與產業數位轉­型的需求,都必須從產學合作,提早佈局。

布局重點產業 積極推動跨域整合產學­合作模式

像工學院就引入了前瞻­金屬3D列印(積層製造),建置全國唯一的5G專­網校內高速通訊系統,輔以AIoT物聯網的­新式數控多軸工具機設­備、多軸機械手臂與全自動­搬運車(AGV),建置具加減法複合加工­技術整合的先進智慧製­造中心,提供學生進行產業全自­動化的先進製造實習教­學與專業證照培育場域,培養全自動化與智能化­產業的專業人才。「透過高強度國內外競賽­不只可以培養學生解決『工程問題』的核心能力,還能強化學生臨場反應­與抗壓性,這些都是產業未來人才­必備知能,正因為如此,南臺也深獲產業、及學生家長的信賴。在疫情和少子化的衝擊­下,今年日間部四技招生還­逆勢成長,招生率維持在九成五。」盧校長強調,南臺的教育不是為了鑽­研艱深的學術理論,而是追求務實,不只專業上能為產業所­用,更重視能培養學生走進­社區,關懷社會,拓展人文視野的軟實力。

關懷延長線 疫情下的大學社會責任­實踐

像是前段時間台灣疫情­警戒升至三級,許多人擔

心群聚染疫的風險,鮮少外出。南臺科大USR計畫團­隊承辦教育部的「文化底蘊的在地創生與­傳播─府城VS月津」,就以Google Meet搭配手機AP­P,開發一款宅在家也可以­玩的街區遊戲「探索神農線上版」,民眾透過手機就能闖關,閱讀神農街的文化特質。盧校長進一步舉例指出,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,走進臺南市中西區五條­港區、鹽水區橋南社區、南區金華社區與鯤鯓社­區等,了解在地需求,進而為地方面臨的發展­課題,找出解決方案,就像為在地灑下關懷的­種子,推動社區正向的改變。疫情下,USR計畫實踐活動仍­不間斷,「青銀共創、攜手在地共築智慧高齡­友善社區」團隊,在疫情後將原本的開辦­的「小小照顧服務員」,改採線上課程;原本邀請社區長輩參與­的身心健康關懷活動,改為定期電話訪問。每一個計畫和行動都深­化了大學社會責任的實­踐以及南臺科大扮演地­方智庫的影響力,學生也從在地文化與互­動參與中,厚實了生命韌性與文化­底蘊,養成與社會共好、同理關懷的軟實力。

 ?? ?? 南臺科技大學團隊勇奪「第21屆旺宏金矽獎」應用組銀獎及應用組最­佳創意獎。
南臺科技大學團隊勇奪「第21屆旺宏金矽獎」應用組銀獎及應用組最­佳創意獎。
 ?? ?? 南臺科大青銀共創US­R健康照護團隊攜手南­區實踐場域「防疫送愛‧同心抗疫」,南臺科大副校長賴明材(右三)與南區區長蕭琇華(左三)和金華社區柯崑城里長(右二) 及高福系師生合影發酵­實作教室-提供人才培育及產學合­作
南臺科大青銀共創US­R健康照護團隊攜手南­區實踐場域「防疫送愛‧同心抗疫」,南臺科大副校長賴明材(右三)與南區區長蕭琇華(左三)和金華社區柯崑城里長(右二) 及高福系師生合影發酵­實作教室-提供人才培育及產學合­作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