統一投信 你的理財神隊友投資金律:及早開始 選對工具
金融海嘯後的低利率環境,使投資理財成為所有人必修的重要課題。理財不僅是為了能夠優雅退休,對年輕投資人來說,也是成就未來更好的自己。但進行長期理財規劃時,除了持之以恆的執行力,選對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一環。
以長期投資金律的定期定額來說,必須選擇長期淨值穩定向上的基金,才能達成資產增值的效果。若仔細觀察蓬勃發展的定期定額市場,會發現品牌化的現象日漸明顯。近年來理財族挑選長期投資的工具時,都傾向規模較大的老牌基金公司,例如最受青睞的統一投信。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數據,2020年4月以來,統
一投信蟬聯扣款人數、金額及筆數冠軍寶座,已超過2年。「三冠王」地位屹立不搖的關鍵,在於備受
肯定的團隊實力及基金。歷年來,統一投信橫掃各大基金獎,至今已累積近百座獎項,今年更是一舉奪下理柏股票型團體大獎,及《指標》雜誌4個分類
的最佳基金公司獎,包含亞洲、台灣中小型、中國及資訊科技產業股票。
團隊實力來自於成員的努力,統一投信旗下基金也得獎無數。例如統一強漢及黑馬基金,今年先
後在理柏、指標及Smart基金獎獲獎。且這兩檔基金分別對應中國及台灣,兩大國人主要投資的市場,顯示統一投信對不同領域的深厚耕耘。多領域的傑出表現,使統一投信能夠全方位達成不同類型投資人的理財需求。
除了主動式基金以外,對於近年爆發式成長的
ETF,統一投信也積極布局,為投資人挑選優秀指數
發行ETF。以代表尖牙股的統一FANG+ETF(00757)為例,成分股精選10檔科技巨頭的特色,成為新手股民投資科技股
的最佳工具,自成立以來也連續數年獲得ETF大獎。為了落實理財教育,培養國人長期投資的觀念,統一投信多年來致力推廣定期定額,將定期定額投資門檻設為2000
元,提供小資族及資金有限的學生族群等,能夠更有彈性執行理財規劃。因應今年以來股市震盪行情,統一投信更是推出限時定期定額零手續費活動,減輕投資人的投資成本。
「藍衫」或「大襟衫」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符碼之一,它所用布料耐洗、耐穿;所用染料又以丘陵地常見植物大菁為藍色染劑;加上結構簡單、富機能性,便於操作勞動,在客家那段和大自然搏鬥、困頓的開荒墾地的歲月裡,將客家人那種刻苦奮發、勇敢堅強、內斂的精神表現地淋漓盡致,這就是客家人的藍衫精神,也就是客家人樸實勤勞的人生態度!
一百多年前,「長衫」、「藍衫」或「大襟衫」,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穿著,也是客家聚落特殊印記。製作藍衫之前有一項大工程─藍染,分為製作染液及染布兩個步驟,製作染液過程包括採菁、浸泡、打藍(製藍)、取藍、建藍等項目;而製作染布又分夾染、縫染、絞染、蠟染、紮染、型染等項目,繁複的工程導致近世紀以來,只有極少部分的人仍在製作與穿著,因此植物染色逐漸被淘汰甚至遺忘。
藍染製程繁複三峽染名聲響
新北市三峽區,舊名「三角湧」,一個盛產藍染的主要原料植物──馬藍(俗稱大菁)的聚落,造就染布業的發展。清道光年間,三峽就已經出現染坊,同治、光緒年間更為興盛,當時民權老街上,光是染坊就有近十家,第一家開設的染坊為「林茂興染坊」,日據時期名聲響亮,其他老字號染坊如「陳恒芳染坊」、「林元吉染坊」、「元芳號染房」以及「金聯春」等,為三峽的染坊染上一段輝煌的歲月。然而,清光緒年間,歐洲合成化學染料進入台灣,使得三峽染布業受到重創;日治中期後,西服及日式和服逐漸流行,導致傳統染色及傳統服飾市場逐漸衰退。如今,在老街上仍能見到許多「染坊」匾額高掛,藍染以文創的面貌再次出現世人面前,為藍染拼出另一片天。
尋回消失的那一抹藍為了延續三峽的純樸風貌,也為保護超過百年的珍貴老街及自然生態景觀,1999年三角湧文化協進會
和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的馬芬妹老師學習採摘藍草,進而恢復藍染技藝學習,後成立「三峽染傳統技術復原工作團隊」,以「找尋失落的三峽染」為主題,期待能復原百年藍染傳統技藝,將故鄉傳統藍染技藝逐步復原,再次和藍染相遇。2001年,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正式成立「三峽染工坊」,結合三峽在地社區居民及團體,讓傳統藍染增添三峽文化元素及創意,為台灣藍染工藝發展史寫下嶄新的篇章。
藍金傳奇─客家藍茶文創計畫
除了三峽在地居民、團體的努力復甦藍染文化,新北市政府也致力於藍染這項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的短中長期復刻計畫,著手培育全方位專才,從藍染製作的藍靛取得、染缸照顧、藍染工坊管理,到後端的文創商品規劃、紋樣構思、產品行銷策略等全方位的引導,結合
DIY教學規劃及實習,使結訓學員能立即融入新北的藍
茶文創行銷與藍茶文化體驗推廣。
短期計畫是自2015年起,連續兩年在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「Hakka好學園」開設研習課程「藍染風華」,
招募學員共同學習藍染技藝,藉由課程的設計,增加對
客家文化與藍染技藝的了解;中期計畫則從2017年起,連續3年藍染種籽教師的培訓計畫,在長期人才養成計
畫下,逐漸提升藍染工藝技術,讓學員嘗試開發文創商品,厚實地方傳統產業的產能,扎扎實實地培養新一代
藍染講師;自2020年起的長期計畫則結合產官學發展
藍染技藝,共同辦理茶系列活動,以「茶創生」為主軸出發,與客籍茶行合作辦理客庄文史走讀小旅行,以質感茶席與野餐活動推出封茶特色活動,注入創新客家元素,打造節慶品牌。
藍染DIY,染出屬於自己的藍
然而來到藍染之鄉的三峽,當然不能錯過親手DIY
的染布體驗及了解新北市客家族群與藍染的歷史淵源。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的戶外場域,設置有「藍染戶外展示空間─藍金客」,復刻早期山林間的菁礐池、小溪漂洗區及晾曬區,讓遊客來園藍染DIY時能了解藍染完整
的製作流程。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首創北北基客家場館,利用古法菁礐打藍與製靛,從古早味到創新,累積藍染技藝實力並致力於推廣「天然染」的重要性,透過「藍色奇蹟」再造,重現三峽藍染的美麗風華。
「藍衫」或「大襟衫」是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符碼之一,三峽又是藍染產業重鎮,復刻藍衫之工作,新北市政府責無旁貸,藍染從傳統中再創新,一直是台灣生命力的表徵,堅苦卓絕的毅力,更是客家本色。客家傳統的雙藍色印記,由傳統走向現代,以文化產業帶動商機,進而與國際化接軌,讓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,壯大新北市安居樂業的生活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