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間翻轉進行式三核三線穩健行
2030 年後,新北市每10萬市民即享有3座捷運車站,將與東京、首爾、新加坡齊名,躍升為國際大城市,逐步實踐「新北好、北臺好、千萬人共好」的施政目標。
台灣在全球戰略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新北市位於北北基宜桃大台北生活圈核心位置,在城市發展上具承先啟後的重要意義,整體空間規劃早已跳脫以往台北火車站為核心的思維,近年更提出以新北市為核心的大台北生活圈構想,藉由三環六線逐漸建構完成,有效串聯台北、桃園、基隆及宜蘭,形塑成1千萬人的大台北生活圈。
夏綠地翻轉舊思維、塭仔圳蛻變新核心
政策的推動,市府團隊合作最為重要,為能解決30年城市之瘤,108年起啟動「五股試辦計畫」,成立22
跨局處團隊,抱持「民眾的事就是我們的事」的態度,
不分彼此挨家挨戶拜訪677家廠家,說明輔導申請合法
使用、留設綠化及開放空間。短短一年半時間就將原本
170公頃的五股垃圾山改造成「五股夏綠地」,整體環
境大幅改善,更榮獲考試院「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」最高殊榮,為「翻轉」五股寫下新里程碑,公私協力共同維護治安、環安、公安,打造全民「安居樂業」新篇章。
另一方面,為翻轉以往台北縣時代以溪南板橋為主的空間結構舊思維,首先在三重先嗇宮站旁規劃了第二行政中心,與既有板橋市府大樓、新莊副都心的中央合署辦公室,形成了新北市「三核心」發展的重要支點,除均衡溪南北的發展,也確立了大台北生活圈的核心地帶─新泰塭仔圳。
塭仔圳,擁有400公頃的土地,約為2.6個信義計畫
區,以往帶給人的感覺都是鐵皮工廠、公安疑慮、髒亂無序的三不管地帶,市府經過兩年的溝通協調,共
計4,217家工廠及住戶零抗爭拆遷完成;未來完成開發
後,享有機場捷運、捷運新莊線及未來的五泰、泰板輕軌的便捷,是新北市中心點,也會是大台北的中心點,搭配零碳翻轉及河岸綠化等機制,將塔寮坑溪及貴子坑
溪進行環境優化,完備海綿城市基礎建設,積極銜接未來泰山楓江、擴大五股等區域,營造比台北市東區更優質完善的住商及產業核心區。
規劃空間新布局、擘劃2030新願景
空間規劃上,新北市已提出近2,450公頃整體開發區的規劃,透過公平負擔的開發機制,將提供約811公頃產業用地、610公頃住商用地、7.84公頃社福用地及逾1,000公頃的公設用地,除可提供充足都市發展用地及多元的公設用地,滿足「幼年托育、青年住宅及老年長照」的全齡友善服務機能外;同時也改善地區公安、現況使用失序及開放空間不足之都市發展課題,來縫合服務新舊發展地區,落實新北市「安居樂業」的施政目標。
新北市以新店十四張與蘆洲南北側兩處整開區為南北「端點」,並藉由三條「線型」微笑曲線捷運系統串連「面狀」城市發展,建置完整的空間規劃布局,首先是沿著新北環快與淡水河、新店溪沿岸發展區域,如:三重二重疏洪道、板橋江翠、新店央北及秀朗橋北側等;第二是以新北環狀線串接的新莊知產、頭前、副都心、新板特區;第三則是未來的五泰輕軌、泰板輕軌、新北樹林線及三鶯線等,銜接起蘆南蘆北、擴大五股、泰山楓江、新泰塭仔圳、板橋浮洲、土城彈藥庫、土城暫緩區徵區、中和灰磘及未來樹林防洪三期、大柑園、三峽麥仔園等區域。新北市長侯友宜說,整體開發區微笑曲線的建構,與三處都市核心三角,讓新北市逐漸由東向西、由南向北,新北市發展攸關北台灣的發展,北台灣發展更牽動全台灣的發展,解決過去數十年沒人敢動的沉痾,所有人都在寫歷史。
在永續規劃部份,主動導入SDGs概念,兼顧產業
及環境永續發展,搭配交通及捷運進行整體規劃,如:新莊知產區規劃的溪北轉運站,就是銜接整體開發區發展定位,規劃出兼具領導產業發展及交通轉運機能的核心樞紐。
整體2030願景,冀以新北為引擎、捷運路網為發展動脈,將2,450公頃整體開發區效益擴散至擁有千萬人
口與腹地的「北北基宜桃─大台北生活圈」,創造「共榮共好生活圈」,展現新北市卓越的國際競爭力,讓
2030年全球視野,聚焦新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