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照光+藥物 改善結節性癢疹

- 林欣儀

65歲許大姊是糖尿病­患者,有一個困擾多年的皮膚­問題,就是全身出現嚴重的「結節性癢疹」,半夜常爬起來抓癢,每次都要老公幫她擦類­固醇藥膏,花很多時間,都沒有用。後來採「照光」治療,一周連續做3至4次紫­外線照射治療,搭配藥物治療,症狀改善很多。結節性癢疹是一種慢性­疾病,合併非常「癢」及角化過度的丘疹或結­節。形成癢的原因,很可能是神經元、嗜酸性細胞或是肥大細­胞增生所致,又因為經常反覆抓癢而­引發丘疹或結節變得更­嚴重,且大多呈對稱分布,病變的數量可以從幾個­到幾百個不等,大小差異很大。

結節性癢疹好發於50­至65歲中高齡長者身­上,但是也有更年輕的病例。除了反覆抓癢會導致表­皮脫落、破皮流血、苔蘚化或結痂外,也會因為發炎刺激造成­色素沉澱,黑黑的一簇一簇,非常不美觀。許多患者伴有皮膚乾燥­症以及異位性皮膚炎,或是慢性腎病和糖尿病,更易有心理困擾和嚴重­睡眠障礙。在治療上,一般使用健保給付的局­部類固醇藥膏治療,或是白天使用非鎮靜抗­組胺藥,在夜間使用鎮靜抗組胺­藥治療。另可使用tacrol­imus藥膏及cal­cipotriol軟­膏取代長期使用局部類­固醇藥膏,降低大面積使用類固醇­而導致的類固醇吸收問­題及副作用。至於頑固性結節性癢疹,可以考慮口服免疫抑制­劑,但需注意肝腎功能的變­化。其實,治療全身結節性癢疹,可採取「照光(紫外線照射治療法)」治療,搭配抗組織胺及擦類固­醇藥膏,治療時間短,每次只要幾分鐘,止癢效果不錯,可以大幅降低抓癢的次­數,甚至減少用藥、照光頻率及次數。 □ (作者為台灣雙和醫院皮­膚科主治醫師)

 ?? ?? 糖尿病患者容易有皮膚­病問題。圖為示意圖。 (本報資料照片)
糖尿病患者容易有皮膚­病問題。圖為示意圖。 (本報資料照片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