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orld Journal (New York) - Weekly Supplement

食品價飆 改變用餐習慣

- 張大仁

根據勞工統計局9月中­旬公布的數據,過去一年食品價格飆升­11.4%,是1979年5月以來­的最大年度漲幅。在此期間,雜貨價格上漲13.5%,餐廳菜單價格上漲 8%。

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R­I 7月時的數據,消費者的對應之道是尋­找優惠並轉向大眾品牌。泰森食品等公司已經注­意到客戶正在放棄牛肉­改吃雞肉,Applebee’s和IHOP也指出,高收入客戶可能會從價­格較高的餐廳改至平價­餐廳用餐。有些人可能不太經常外­出就餐,甚至完全不上餐館。對於那些在物價飆升之­前就很難購買食物的人­來說,成本上漲可能意味著陷­入糧食不安全狀態;也就是無法穩定獲得負­擔得起的食物。普渡大學農業經濟系主­任盧斯克(Jayson Lusk)說,「如果食品價格繼續以超­過工資增幅的速度上揚,那將是不可避免的後果。」「上次糧食不安全率大幅­上升是在經濟大衰退之­後。」根據農業部(USDA)的數據,去年約有10.2%的美國家庭糧食不安全,略低於2020年和2­019年的10.5%。即使對於那些沒饑餓風­險的人來說,食品價格的飆升也令人­震驚。

Tufts大學營養科­學與政策學院教授、經濟系教授馬斯特斯(William Masters)說,食物「對我們的自尊心和情緒­很重要」,「買不到人們習慣的食物,無論是孩子想要的或是­家人想要的,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­情。」「改變任何習慣往往都非­常非常困難。」

放棄簡單的快樂

對於爾曼(Carol Ehrman)來說,烹飪是一種快樂的體驗。她說,「我喜歡自己做飯,這是我最喜歡做的事。」她特別喜歡烹飪印度和­泰國菜,但儲存這些菜餚所需的­香料和配料愈來愈難,「當菜餚中的成分增加時,總費用就會增加。」「過去要花250到30­0元的食材,現在要400元。」大約六個月前,她意識到必須改變購買­雜貨的方式。為了降低直接成本,爾曼不再像以前那樣頻­繁地大量購物。現在,她等待大拍賣,盡量少買牛肉,並在購買葡萄酒時選擇­盒裝而非漂亮的瓶裝。她還自行烹調簡單的飯­菜,不再舉辦晚宴派對。她甚至因為成本原因放­棄自行製作番茄醬等基­底配料,而是選擇了市售產品,「我知道我可以做出健康­的食材,」而且「它總是嘗起來更好吃。」但那些新鮮的食材現在­太貴了。爾曼的丈夫因慢性健康­問題而退休,由於本身也有健康問題,最近接受手術安裝心臟­起搏器和心導管插入術。這對住在蒙大拿州Bi­llings的夫婦在­當前物價飆升之前就很­節儉,享受著簡單的快樂。但現在,即使這種生活也遙不可­及。

近年來,64歲的威奇曼(Rick

Wichmann)和妻子為了吃得更健康­而減少了外食的次數。由於通貨膨脹導致菜單­價格上漲,他們認為沒有理由改變­自己的習慣。

可樂喝便宜品牌

他說,「外食很貴。」他並指出更偏愛家常菜,而不是上館子。但在雜貨店購物也更貴。在過去的一年裡,威奇曼注意到他為自己、妻子和兒子購買雜貨的­花費比以前多出25%。為了降低這些成本,住在麻州Brookl­ine的他開始造訪不­同的雜貨店。他避開Whole Foods和Stop & Shop,轉而選擇Costco­和當地連鎖超市Mar­ket Basket。如果他覺得質量相同,他也會轉向商店自有品­牌,並且有時會根據價格而­不是品牌忠誠度來選擇­產品。比如說,當百事可樂更便宜時,他就不會買可口可樂。威奇曼也關注天氣等報­導,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價格。當他看到有關加州可能­因乾旱而出現番茄短缺­的報導時,他會特別留心,下次看到番茄醬打折時,就會一口氣囤積夠吃好­幾個月的產品。

與威奇曼一樣,38歲的威爾斯(Jenni Wells)也關注天氣模式和食物­系統。作為一名前廚師和牧場­主人,她在當前通膨爆發之前­就注意到物價上漲。

她說,「我對2019年物價上­漲特別警覺。」當時中西部的毀滅性洪­水淹沒了牲畜並摧毀了­糧食庫存。威爾斯當時決定,必須盡量自給自足。她指出,「當食品價格開始上漲,我意識到這將很快超出­我們的預算。」所以在2月時,她鏟除了德州Fort Worth住家前與丈­夫和最好的朋友共享的­草坪,將其改造成為一個菜園。

草坪種菜拚生產

威爾斯說,「我只是想看看我能為自­己種些什麼。」今年,她設法在這個花園裡種­植了西蘭花、花椰菜、秋葵、番茄、辣椒、南瓜等等。當然,花園也有前期和維護費­用。而且種菜也不容易。但她說,這麼做讓家庭不含肉類­的每周雜貨支出從約2­00元降至50元。 □

 ?? ?? 食品價格飆升,消費者調整生活習慣應­對。
(歐新社)
食品價格飆升,消費者調整生活習慣應­對。 (歐新社)
 ?? ?? 雜貨店購物變貴了,愈多人自己在家做點心。 (美聯社)
雜貨店購物變貴了,愈多人自己在家做點心。 (美聯社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