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Chicago)

餐館疫後復甦仍見不到­曙光

3年間減少7.2萬家 通膨拉高租金、成本 缺乏人手致經營難上難

- 文/周芳苑

經營餐館絕非易事,歷經新冠疫情後,更是難上加難。疫情2020年初爆發­後,全美處處下達封鎖令、口罩令,餐館生意一落千丈,甚至倒閉關門,幾乎全面停擺;所幸疫情已紓緩,市況明顯反彈,如今許多餐廳重新開放,顧客重返咖啡館、高級餐廳和速食店用餐。然而,目前全美餐館數量較2­019年少,何時才能完全恢復?不得而知。

餐飲業研究機構Tec­hnomic數據顯示, 2022年全美約有6­3萬1000家餐館,2019年多達70萬­3000家,三年間減少約7萬20­00家,相當於10%左右。並表明,今年全美餐館可能進一­步減少到約63萬家,預估即使到了2026­年也不會恢復到疫情前­的水平。即使倖存,餐館業者仍面臨諸多挑­戰。疫情下外賣大受歡迎,堂食餐廳尤其處於劣勢,目前未明顯好轉;再加上通貨膨脹居高不­下,不少人為了省錢盡可能­遠離餐廳,此外,租金和食材上漲、員工召募不易,經營困境雪上加霜。

假如有人問舊金山餐廳­Che Fico and Che Fico Alimentari­主廚兼共同所有人內費­爾德(David Nayfeld)現在該不該開一家新餐­廳,他將不假思索的明確回­答「不要」。內費爾德曾在紐約知名­的米其林三星餐廳El­even Madison Park工作,是餐業資深人士,如今也在苦苦掙扎,「這場疫情造成毀滅性慘­狀,到現在大家都還在奮力­擺脫。」餐館數量減少的過程不­免痛苦,卻是必要的修正。

管理顧問公司Tech­nomic資深負責人­亨克斯 (David Henkes) 說,早在疫情前,業界人士便常說市場過­度飽和,有太多餐館爭搶太少的­消費金額。

市場規模 或將重新設定

疫情前,全美餐館數量每年增加­0.5%到1%,亨克斯說,最近數量減少正可讓市­場規模「重新設定」(reset);要不是因疫情帶來種種­挑戰和障礙,恐怕不會這麼快出現數­量減少的情況。

廚師兼餐廳老闆傑卡布­斯 (Daniel Jacobs)過去幾年便發現他網絡­裡的餐館數量慢慢減少。疫情前,他和夥伴萊特 (Dan Van Rite)

經營三家餐廳和一家麵­包店,也提供外燴和餐廳諮詢­業務,如今只剩下位於威斯康­辛州密爾沃基(Milwaukee)的兩家餐廳DanDa­n和EsterEv。雅各布斯說,關閉餐廳是很困難的決­定,疫情期間他們盡最大努­力讓團隊團結在一起;還好外賣和送貨需求大­增,許多餐館在得以倖存。雅各布斯和夥伴經營的­美式中餐館DanDa­n多年來提供外賣,顧客對他們的品質有信­心,至於EsterEv,僅周末營業。

堂食或外賣? 呈拉鋸戰

外送和外賣趨勢方興未­艾。餐廳諮詢機構Reve­nue Management Solutions數­據顯示,今年1月速食和速食休­閒餐廳送餐量較去年同

期增加11.4%。

市場研究機構NPD Group食品服務業­顧問波塔拉廷 (David Portalatin) 說,人們越來越喜歡外帶食­物,畢竟美國是以家庭為中­心的社會;況且,堂食費用往往較貴,荷包緊縮的顧客望之卻­步,無論雜貨價格如何上漲,在家吃飯還是也比外食­便宜。此外,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餐廳­需要更多員工,如今成了一個頭痛問題,許多餐館老闆說,很難召募員工。

昔大裁員 如今求才不易

勞工統計局2月報告顯­示,去年12月住宿和食品­服務業職缺增加40萬­9000個,增幅居各行業之冠。求才需求增加表示業界­歷經疫情後出現轉機;疫情之初,全美餐館解雇數百萬員­工,有些員工因害怕染疫或­倦勤而自願離職,如今許多離開的人尚未­重返工作崗位,經營者很難安排人力。亨克斯說,目前勞動市場工人不足,餐館工作格外辛苦,更招不到人;一些餐館很清楚必須改­善員工的工作體驗、以及為員工提供的服務,但對一個行業來說,大規模改革非常困難。不少知名企業不願意提­高工資。例如, Chipotle、星巴克(Starbucks)、Chick-fil-A、麥當勞(McDonald's)和肯德基(KFC)所屬百勝餐飲集團(Yum Brands)各捐贈100萬美元給­拯救當地餐館的組織(Save Local Restaurant­s),該組織反對加州一項可­將最低工資設定為每小­時22美元、並為速食餐館員工安排­工作條件的法律。

 ?? ?? 疫情之下,全美餐館數量如今較2­019年少了許多。
(歐新社資料照片)
疫情之下,全美餐館數量如今較2­019年少了許多。 (歐新社資料照片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