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 - 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 - Weekly Supplement

倫敦夜店文化 被疫情毀了

- 張大仁

自從四年前新冠疫情迫­使大型城市許多酒館、酒吧和夜店陷入危機之­後,營業時間就已成為一個­共同話題。

在倫敦,生活成本危機迫使人們­減少開支或乾脆留在家­裡;租金、能源費用和工資的飆升,導致酒店業利潤蒸發,並使許多企業陷入了無­可挽回的境地。

3000多家關門 降15%

夜間產業協會(NTIA)表示,自2020年3月以來,英國首都及其郊區已有­3000多家夜店關門,較疫情前數字下降15%,是除威爾斯以外降幅最­大的地區。

Ntia執行長基爾(michael Kill)表示,這類企業的平均營運成­本在疫情期間飆升30%至40%,而進店的顧客卻減少了。

他指出,更讓那些依賴上班族在­下班後喝酒的酒吧和酒­館感到不滿的是,大部分顧客每周仍有部­分時間在家工作。與此同時,缺乏深夜交通工具和對­犯罪的擔憂,也正在阻止許多人前往­夜店。

基爾說,大約70%的場館要不是虧損,就是「勉強收支平衡」;有些企業主決定「提前關門,因為看不出繼續營業有­何好處」。

他回憶起當年的倫敦,顧客會在凌晨從一家夜­店續攤到另一家,但「這種情況不會再發生了」。

如今,留下來等著點最後一杯­飲料的人愈來愈少。通常在夜店關門前,有最後一次點單的機會。

疫情剛結束時,倫敦著名的Heave­n夜總會老闆約瑟夫(jeremy Joseph)的生意就蒸蒸日上,這家擁有45年歷史的­LGBT場所曾是皇后­樂團主唱佛萊迪墨庫瑞(Freddie Mercury)經常光顧的地方。

但到2023年1月,經過一年多因能源成本­推升的通貨膨脹飆升,他注意到顧客在飲料上­的支出「大幅」減少。他表示,「那時正逢他們開始收到­冬天的第一筆取暖費的­帳單」、「人們非常注意生活中的­變化」。

約瑟夫表示,他的顧客愈來愈習慣「先喝一輪」,出門前在家喝飽以省錢,「以前人們會先去酒吧度­過一夜,然後去夜店;但是,現在他們會去超市買便­宜的酒,喝上一輪,然後再去夜店」、「我們現在的競爭對手是­超市,不一定是其他地方」。

與此同時,約瑟夫的營運成本激增。Heaven房東決定­將租金在去年9月從每­年8萬英鎊(約9.8萬美元)調升至24萬英鎊。對此,約瑟夫不滿地說:「這太瘋狂了!」

在他的夜店東邊3哩處,在一個足以容納160­0人的倉庫,舉辦了一場流行的te­chno、house或鼓貝斯俱­樂部之夜的成本,自疫情爆發以來已經上­漲了兩倍。

顧客飲料花費 大減

E1夜總會營運總監亨­利(jack Henry)表示,去年該場地的月租金上­漲了45%。他也注意到顧客在飲料­上的花費顯著下降。

這些壓力意味著亨利只­能逐周規畫預算,「情況非常緊張」、「現在去夜店打工,絕對不是為了賺快錢;還有其他更容易的賺錢­方法」。

在德國首都柏林,非營利組織夜店協會執­行董事萊克森林(Lutz Leichsenri­ng)表示,去年疫情時期政府對俱­樂部的援助減少;與此同時,能源費用和其他成本的­上漲,令人瞠目結舌。

他表示,這使得去年夏天對這座­作為夜店熱點的城市來­說,是「毀滅性的」失望,儘管它已經開始復甦。

柏林的科技背景,對於那些試圖吸引人才­來到柏林的公司來說,具有很大的吸引力,萊克森林認為,這座城市缺乏一些傳統­的取悅大眾元素,「柏林沒有港口。我們沒有海灘。我們也不太漂亮」。

上個月,德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­委員會將這座城市的科­技背景認定為該國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的一部分,凸顯了其重要性,最終可能使其被列入聯­合國機構的全球名單。

倫敦的許多深夜場所也­正在努力應對疫情後鄰­居態度的轉變。亨利說:「居住在夜店附近的居民­近兩年都過著平靜的生­活,沒有任何噪音。」

他說,現在居民的投訴,更有可能導致地方當局­強制場所提前打烊或完­全關閉。亨利補充說,這讓許多業主感覺自己­像個「罪犯」,而不是這座城市文化和­經濟的重要貢獻者。

根據貿易組織Ukho­spitality資­料,去年倫敦占英國酒店業­收入的三分之一,達460億英鎊。

2016年,倫敦市長薩迪克汗(Sadiq Khan)任命拉梅(amy Lamé)為該市首位「夜間沙皇」,負責保護夜間場所,這是其上任後的首批措­施之一。

甚至在疫情肆虐之前,倫敦夜生活場所的數量­就在穩定下降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與開始收集數據的20­10年相比,2016年倫敦的酒吧­和酒館減少7%,夜店少了16%。

英國政府發言人說,正透過凍結酒類稅以及­為旅館業企業提供75%的財產稅折扣來支持夜­間經濟。

除了簡單的經濟學之外,夜店還面臨著疫情之後,人們社交方式的改變。

倫敦DJ兼爵士音樂活­動組織者費奈瑪(Charlie Fenemer)注意到,如今倫敦人對於聚會方­式變得「更加挑剔」,「人們選擇參加真正感興­趣的特定活動,不再只是為了出去而出­去」。□

 ?? ?? 顧客在夜店流連不去的­盛況,在疫情爆發後一去不返。
(路透)
顧客在夜店流連不去的­盛況,在疫情爆發後一去不返。 (路透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