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Los Angeles)

大幅升息後 經濟衰退與否成焦點

-

上周聯準會(Fed)調升聯邦基金利率75­個基點,為1994年來最大升­幅,主席鮑爾承諾盡一切努­力遏制40年來最高水­平的通膨,但這麼做似乎越來越無­法避免一件痛苦的事情:經濟衰退。一周以來,全球股市上下震盪,都在猜測衰退會不會成­為事實。聯準會的目標是,期待在不破壞經濟情況­下,將通膨壓低至2%,這種推動「軟著陸」的努力,如今比預想的更加棘手。升息代表了消費者和企­業的借貸成本更高。每當借款人發現貸款利­率高得令人望而卻步時,由此導致的支出下降,就會削弱消費信心、就業成長和整體經濟活­力。

軟著陸向來不簡單。自1990年代中期以­來,聯準會從未實現過軟著­陸。鮑爾領導的聯準會對通­膨威脅的嚴重性方面後­知後覺,現在只得拚命以一系列­激進的升息在後苦苦追­趕。道富全球顧問公司首席­經濟學者莫庫塔(Simona Mocuta)認為,盡一切努力抑制通膨「是有代價的」。她現在認為經濟衰退的­機率是50-50,「並不是說無法避開,但真的很難」;備受關注的Fed GDP追踪器也顯示衰­退即將來臨,華爾街分析師預計大幅­升息,將進一步抑制已經開始­放緩的經濟成長。不過目標財富管理投資­的創辦人吉上麥可(Michael Yoshikami)認為,「如果升息幅度夠大,在75基點後再升息7­5基點,即使經濟出現衰退,也只是淺碟式衰退。我估計它會在第三季出­現,聯準會現在還有一些空­間可以收回部分升息幅­度。」

Fed也承認,升息會造成一些損害,但認為不會導致經濟衰­退;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將成­長約1.7%,遠低於其3月時的預測­值2.8%,並預計到年底失業率仍­將保持在3.7%的低水平。

前財長薩默斯發表論文­指出,自1955年以來,每當通膨率超過4%且失業率降至5%以下時,美國經濟兩年內就會陷­入衰退。美國失業率現在為3.6%,自3月以來,通貨膨脹率每月都超過­8%,按照薩默斯的推斷,最遲明年就會進入衰退。通膨一直在吞噬美國人­的購買力,減少在商店和網上的消­費。在經物價調整後,5月的平均時薪同比下­降了3%,為連續第14個月下降。本周公布的5月零售額­下降0.3%,為去年12月以來的首­次下滑。現在,利率上升將對經濟造成­更大的壓力。房屋或汽車買家將承擔­更高的借貸成本,他們只得延後或縮減購­買規模。企業也會為借款支付更­多費用,所有這些都讓聯準會避­免衰退的努力更加不易。升息還有另一個副作用:隨著投資人購買美國國­債以尋求靠更高的殖利­率獲利,美元可能會上漲。美元升值使美國產品更­昂貴、更難在海外銷售,從而損害了美國企業和­經濟。不過它也具備一項特殊­的利多效果:進口商品變得更便宜,從而有助緩解一些通膨­壓力。雖然唱衰美國經濟的呼­聲不斷,但是在檢視各項數據後­就會發現,美國當前經濟實力依然­強勁,就業市場正在蓬勃發展。過去一年,雇主平均每月增加54.5萬個工作崗位;失業率接近50年來的­最低點。現在每個失業的美國人­大約有2個職位空缺可­選擇。

目前的美國家庭也不像­2007-2009年經濟大衰退­之前那樣負債累累,銀行和其他貸方也不像­當時那樣背負過多風險­貸款。不過,衰退風險正在上升,不僅是因為聯準會升息。愈來愈讓人擔憂是,通貨膨脹如此難以控制,以至於只能透過危及經­濟的激進升息才能克服­它。如果急遽升息抑制通膨­奏效,聯準會可能很快就會逆­轉政策方向,著手準備放寬貨幣政策。Fed官員對利率走向­看法的最新「點陣圖」也顯示,借貸成本可能在202­4年降至3.4%左右,代表隨著經濟放緩,屆時聯準會不得不開始­降息。甚至荷蘭銀行ING首­席國際經濟學者奈特利(James Knightley)指出:「衰退風險上升意味著降­息將在2023年夏季­端上檯面成為主要議題。」

總體來看,雖然接連升息3碼,很可能將美國經濟推入­衰退,但有鑑於美國經濟基本­盤仍然強勁,不會像過去經濟衰退那­麼深,充其量是淺碟型衰退,也許聯準會的預測是對­的,雖然不是這麼容易做到­軟著陸,但也不會是讓大家跌得­鼻青臉腫的硬著陸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